- 年份
- 2024(9696)
- 2023(14045)
- 2022(12197)
- 2021(11617)
- 2020(9606)
- 2019(22102)
- 2018(22216)
- 2017(43053)
- 2016(23402)
- 2015(26389)
- 2014(26265)
- 2013(26143)
- 2012(23980)
- 2011(21338)
- 2010(21318)
- 2009(19460)
- 2008(18688)
- 2007(16633)
- 2006(14490)
- 2005(12347)
- 学科
- 济(93357)
- 经济(93250)
- 业(68949)
- 管理(63510)
- 农(49029)
- 企(47407)
- 企业(47407)
- 方法(40017)
- 数学(34792)
- 数学方法(34390)
- 农业(32589)
- 业经(24604)
- 中国(24024)
- 财(21624)
- 地方(20126)
- 学(18724)
- 制(17223)
- 贸(16335)
- 贸易(16329)
- 易(15879)
- 技术(14622)
- 理论(14542)
- 环境(14264)
- 和(13618)
- 务(13262)
- 财务(13201)
- 发(13199)
- 财务管理(13175)
- 策(13077)
- 银(12692)
- 机构
- 学院(326272)
- 大学(323691)
- 管理(131449)
- 济(128476)
- 经济(125606)
- 理学(114427)
- 理学院(113225)
- 管理学(111339)
- 管理学院(110774)
- 研究(105969)
- 中国(80234)
- 农(69793)
- 京(68412)
- 科学(66828)
- 财(55772)
- 业大(55373)
- 农业(53600)
- 所(52662)
- 中心(49846)
- 研究所(47963)
- 江(47800)
- 财经(45119)
- 范(43209)
- 师范(42871)
- 北京(42611)
- 经(41215)
- 州(38559)
- 院(38005)
- 经济学(36844)
- 经济管理(36166)
- 基金
- 项目(227658)
- 科学(178068)
- 研究(169217)
- 基金(163783)
- 家(142179)
- 国家(140900)
- 科学基金(120803)
- 社会(105697)
- 社会科(99675)
- 社会科学(99647)
- 省(89619)
- 基金项目(88368)
- 自然(78084)
- 教育(76144)
- 自然科(76140)
- 自然科学(76117)
- 自然科学基金(74712)
- 划(74379)
- 编号(71462)
- 资助(66021)
- 成果(56918)
- 部(50244)
- 重点(50037)
- 发(48885)
- 课题(47275)
- 创(47031)
- 创新(43756)
- 科研(43044)
- 国家社会(42736)
- 教育部(42642)
- 期刊
- 济(144873)
- 经济(144873)
- 研究(92120)
- 农(70792)
- 中国(63644)
- 学报(52550)
- 农业(48315)
- 科学(48200)
- 管理(42951)
- 财(40892)
- 大学(40429)
- 学学(38186)
- 教育(34862)
- 业经(29296)
- 融(28019)
- 金融(28019)
- 技术(27649)
- 业(22971)
- 财经(20675)
- 问题(20491)
- 经济研究(19766)
- 经(17524)
- 图书(17471)
- 版(17412)
- 科技(16161)
- 资源(16002)
- 理论(15748)
- 技术经济(15728)
- 现代(15251)
- 业大(14753)
共检索到47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进成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合同签订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新签劳动合同的平均期限也确实有所延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但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解决用人单位不将劳动合同文本交农民工持有、能以较小的代价随意非法解除各类劳动合同等问题,并不能说明《劳动合同法》保护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在整体上得到了实现。应通过完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强化劳动监察等,引导用人单位积极、自觉地执行《劳动合同法》,切实保证《劳动合同法》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农民工 实施效果 实证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忠培
为避免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处于"眠其权利之上不觉醒"的窘况,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唤醒其应有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晓《劳动合同法》已经为劳动者谋取了"五大福祉"。为编织一张更加周密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恢恢法网",国家应在规范"包工头"劳务关系、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增设用人单位精神赔偿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农民工 权益保障 法律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在当今社会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行,对保护农民工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的保护进行了浅析,阐述了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运用《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条款,提出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途径。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农民工 保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多生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标和实施中发现,该法实质上是中央政府对企业自由协约权利的管制,其制度效应将是租金耗散;在该法律框架下,企业追求租金耗散最小化的行为选择导致农民工雇佣权益被弱化。此外,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证明,地方政府介入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率具有约束作用。本文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在信息成本约束下,中央政府把监督《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但后者出于自身租金最大化考虑可能无动力介入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博弈中。企业为了减少因协约权利管制而产生的租金耗散,将对劳动者采取歧视性协约策略:跟谈判能力较强的技术和管理型员工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同时,与谈判能力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方朔 崔建良 苏庆国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我国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但毋庸讳言,这套机制尚不健全,使得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仍层出不穷,故急需加以完善。本文对当前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如何完善做了探索。
关键词:
农民工 合法权益 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延园 宋皓杰 王甫希 谢鹏鑫 王畅 尹奎
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中国职工状况调查,采用比率差异检验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不同文化程度、户籍身份与就业身份的职工群体在各项劳动权益保障上的差异变化。结果显示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力量推动了不同劳动者群体在某些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差异日益缩小,但在多数劳动权益状况上,差异现象依然显著。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权益 差异化 趋同 趋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郑英隆 武志伟 田莎莎
目前,我国农民工劳动并未得到劳动合同法的有效保护,劳动不签约和违约现象普遍存在。基于广东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劳动合约与人力资本专用性、流动性、工会组织、合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给合约双方足够的合约激励与约束是有效推进农民工签订劳动合约的重要条件。最后基于劳动合同法,从提高农民工劳动合约制度的激励作用和增加违约成本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向阳
应用博弈论来分析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间的博弈状态,《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对于平衡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劳动合同法》并未得到全面实施。文章分析论证了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利益博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影响,主张应努力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赢"的状态,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利益博弈 劳动合同法 实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俊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剑文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对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在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政府、雇主和民工多方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以解决。
关键词:
民工合法权益 和谐劳动关系 协调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一兵 张东辉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法对劳动力供给究竟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国内尚无此问题微观角度的实证分析。本文采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通过计算劳动力供给跨期弹性,分析新法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力的跨期弹性变小。新法的实施达到了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稳定劳动力供给的目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淇
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标的由于建造工程未竣工而无法直接呈现给买受人,易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虚假广告的宣传、货不对板、房屋逾期交付等问题,存在损害购房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本文首先研究综述了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起源、含义、特点,其次对于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买受人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最后,从立法角度就商品房预售制度提出完善建议,以求更好地保护买受人权益,进而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买受人间的良性交易,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不断增多。由于征地范围乱、征地补偿乱、征地费用分配乱、失地农民安置难,大量失地农民“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而转化为城市贫民,合法权益严重被侵害,基本生活无法保证,群众信访、申请行政仲裁等事件不断增加,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城市化战略是要使农民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推动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农村经济向城镇经济转变,带动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但如果失地农民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存在困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