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2)
2023(12798)
2022(10894)
2021(10049)
2020(8591)
2019(19515)
2018(19102)
2017(36981)
2016(20795)
2015(23050)
2014(23010)
2013(22833)
2012(21531)
2011(19501)
2010(19963)
2009(18393)
2008(18665)
2007(17118)
2006(15002)
2005(13355)
作者
(63731)
(53581)
(53253)
(50854)
(34120)
(25676)
(24242)
(20898)
(20059)
(19234)
(18391)
(17681)
(17311)
(17006)
(16846)
(16820)
(16567)
(15915)
(15600)
(15550)
(13732)
(13202)
(13194)
(12391)
(12215)
(11987)
(11865)
(11795)
(10917)
(10846)
学科
(81899)
经济(81806)
管理(58974)
(57434)
(44658)
企业(44658)
方法(37875)
数学(33656)
数学方法(33236)
(25685)
(23252)
中国(22119)
(18845)
(18314)
贸易(18312)
(17834)
业经(17470)
农业(17198)
(16155)
地方(15646)
(14031)
财务(13997)
财务管理(13965)
(13808)
银行(13741)
企业财务(13141)
(13039)
(12823)
金融(12820)
(12748)
机构
大学(303205)
学院(302107)
(123286)
经济(120693)
管理(112505)
研究(106549)
理学(96906)
理学院(95737)
管理学(93861)
管理学院(93302)
中国(79784)
科学(68593)
(63795)
(62739)
(57535)
(56808)
研究所(51832)
业大(50845)
农业(50120)
中心(48654)
(47097)
财经(45345)
(41116)
北京(39786)
(39229)
师范(38697)
(37881)
经济学(37849)
(36646)
(34561)
基金
项目(201305)
科学(156389)
基金(145799)
研究(140055)
(130344)
国家(129246)
科学基金(108024)
社会(88038)
社会科(83428)
社会科学(83398)
(78747)
基金项目(76925)
自然(72307)
自然科(70659)
自然科学(70624)
自然科学基金(69391)
(67857)
教育(64430)
资助(60323)
编号(55670)
重点(45910)
成果(45869)
(44632)
(43256)
(41332)
科研(39586)
计划(39403)
课题(39107)
创新(38788)
教育部(37198)
期刊
(134167)
经济(134167)
研究(85002)
中国(58113)
学报(56403)
(56265)
科学(48745)
(44749)
大学(40852)
学学(38918)
管理(38803)
农业(37597)
(28922)
金融(28922)
教育(28348)
技术(23384)
财经(22227)
业经(21941)
经济研究(21926)
(20144)
(19040)
问题(17951)
(16707)
(15854)
技术经济(14776)
业大(14554)
国际(14228)
统计(14150)
科技(14048)
理论(13975)
共检索到446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宜勇  邢伟  
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更为明确具体,包括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条件进行界定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将会有所提高。当前我国应切实加强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劳动监察职责,更好地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就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爽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实施。新法出台前后一直伴随着激烈的争论,也引发了一些"震荡"。全面、客观地判断和分析有关现象和问题,及时、准确地把握相关动态,对当前积极推进新法实施、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宜勇  邢伟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法弥补了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在劳动关系监管上的不足,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保护劳动者权益,并使得我国的劳动法制更加规范、有效。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艳  
通过对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劳动力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度还比较低;二是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劳动力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三是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差异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宣传,普及和解释好《劳动合同法》;严格监督《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更好地实施《劳动合同法》,并进行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杭宇  
《劳动合同法》一方面规范了企业用工,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用工的法律风险。本文通过调查来评价《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及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从政策层面对如何扩大企业用工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爽  谭永生  冯杰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自立法之初就一直充满着争论。尤其是在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究竟会对企业和劳动者带来什么影响,在实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向阳  
应用博弈论来分析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间的博弈状态,《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对于平衡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劳动合同法》并未得到全面实施。文章分析论证了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利益博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影响,主张应努力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赢"的状态,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高松茂  
文章通过静态模型、比较静态和动态模型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维护市场公平交易,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工短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起到了鞭策落后、鼓励先进的作用,最终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一兵  张东辉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法对劳动力供给究竟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国内尚无此问题微观角度的实证分析。本文采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通过计算劳动力供给跨期弹性,分析新法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力的跨期弹性变小。新法的实施达到了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稳定劳动力供给的目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基于就业与加班时间之间可能的替代关系,利用《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雇佣的影响。基于各地历史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分组进行的双差分分析表明,《劳动合同法》具有正向加班时间效应和负向就业效应,这一结论在根据结案率及劳动合同签订率变化情况对分组进行调整的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劳动合同法》的就业效应之所以相对较弱,可能是因为我国的企业未像发达国家的企业那样采取了资本深化、提高生产率的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梁雪琴  
一、银行劳务派遣制度的背景及意义就我国银行业来说,由于其早期承担着大量的行政职能,随着银行业改制的深度推进,部分银行人才结构不符合市场化发展需要这一问题日益显现。一方面,体制内积存大量的低效率和无效率劳动力;另一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则瑜  
本文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就学习、讨论《劳动合同法》条款中产生的分歧和不同理解进行归类,以期在国家出台的具体实施细则或解释中能加以明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延园  宋皓杰  王甫希  谢鹏鑫  王畅  尹奎  
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中国职工状况调查,采用比率差异检验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不同文化程度、户籍身份与就业身份的职工群体在各项劳动权益保障上的差异变化。结果显示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力量推动了不同劳动者群体在某些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差异日益缩小,但在多数劳动权益状况上,差异现象依然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崔海英  
《劳动合同法(草案)》涉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必须谨慎对待。但是从目前情况看,部分条款在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对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公告、知情权、试用期期限、约定服务期、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等条款都值得商榷。本文从企业管理工作者的角度针对部分条款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