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
2023(1349)
2022(1150)
2021(1104)
2020(983)
2019(2286)
2018(2291)
2017(4582)
2016(2550)
2015(2870)
2014(2763)
2013(2877)
2012(2678)
2011(2277)
2010(2275)
2009(2083)
2008(2023)
2007(1741)
2006(1514)
2005(1336)
作者
(6552)
(5670)
(5252)
(5238)
(3433)
(2553)
(2472)
(2133)
(2119)
(1915)
(1912)
(1855)
(1749)
(1682)
(1681)
(1663)
(1658)
(1605)
(1564)
(1555)
(1357)
(1352)
(1343)
(1317)
(1269)
(1254)
(1185)
(1105)
(1091)
(1085)
学科
(11498)
经济(11489)
(7133)
方法(6712)
管理(6618)
数学(6322)
数学方法(6242)
(4800)
劳动(4783)
(4421)
企业(4421)
中国(4124)
(3871)
(3566)
(2979)
农业(2942)
动力(2338)
人口(2326)
劳动力(2310)
(2222)
农业劳动(2137)
农业人口(2087)
(1923)
贸易(1923)
(1895)
(1647)
业经(1632)
(1403)
财务(1398)
财务管理(1396)
机构
大学(35400)
学院(34080)
(15437)
经济(15193)
管理(13163)
理学(11404)
理学院(11290)
管理学(11014)
管理学院(10948)
研究(10727)
中国(8489)
(7202)
(6834)
科学(5957)
财经(5768)
(5327)
经济学(5254)
(5217)
中心(4811)
经济学院(4728)
(4662)
北京(4618)
(4607)
研究所(4602)
业大(4582)
财经大学(4368)
(4301)
师范(4258)
(3677)
农业(3668)
基金
项目(22298)
科学(17612)
基金(16977)
研究(15983)
(14454)
国家(14335)
科学基金(12412)
社会(10828)
社会科(10307)
社会科学(10306)
基金项目(8776)
自然(7897)
(7769)
自然科(7723)
自然科学(7722)
教育(7687)
资助(7600)
自然科学基金(7577)
(6874)
编号(6317)
(5380)
成果(5269)
教育部(4835)
重点(4700)
人文(4647)
国家社会(4636)
大学(4466)
科研(4446)
(4262)
社科(4233)
期刊
(15489)
经济(15489)
研究(10085)
中国(7953)
(5204)
学报(5134)
管理(4759)
科学(4556)
(4194)
大学(4194)
学学(3937)
财经(3077)
教育(2934)
农业(2860)
技术(2781)
(2750)
金融(2750)
(2618)
经济研究(2547)
统计(2273)
图书(2055)
业经(2049)
问题(2049)
理论(2023)
(1976)
(1976)
劳动(1976)
实践(1842)
(1842)
(1808)
共检索到51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劳动合同法》的首创,《劳动法》第20条就将劳动合同分为三类: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在《劳动法》规定的"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标准之上,增加了"国企改制"和"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两种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无疑成为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劳动合同法》颁布前后,有关劳务派遣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不仅学者们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多有讨论,社会各界乃至立法者也表达了观点。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做出了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其内容主要就是劳务派遣的相关条款。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了仅仅4年的时候,就对其中劳务派遣的内容做出如此大的修改,可见社会各方对劳务派遣的规定争议之大。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总工会发布报告称,全国劳务派遣人数已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有制订规章制度的义务,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当然,也是管理劳动行为的手段。这一规定与《劳动法》第4条的规定完全一致,且《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规章制度从制订程序、修改程序到生效要件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使得规章制度与严重违纪的解除密切相关,所以,不论从企业管理实践,还是司法审判实践,企业劳动规章制度都是一个研究的重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非全日制用工是《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特别规定的第三节,也是《劳动合同法》中的最后一个内容板块,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将非全日制用工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2003年,原劳动部颁布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将非全日制用工这种新的就业形式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此后,2010年的《社会保险法》也对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做出了规定。应该说,从《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如果检索《劳动合同法》全文,并不会找到"解雇"这两个字,显然这不是一个法条概念,但在学者的研究中,"解雇保护"是劳动法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解雇意味着劳动关系的终结,意味着劳动者"饭碗"的丧失,这是一个事关劳动者就业权乃至生存权的议题,也事关社会的整体福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以,在劳动法学中"解雇"制度逐渐被发展为一个保护劳动者的体系。一、解雇保护的概念界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王勰祎  
《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自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伴随着"二倍工资"这一新创条款,一系列新型劳动争议随之而来,如劳动者碰瓷"二倍工资"(1)。对这一新生事物,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展开了丰富而全面的研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劳动合同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属性和法律适用是劳动法的一个传统研究课题,《劳动合同法》第2条的适用范围涵盖了"高级管理人员",第24条的竞业限制规定明确适用"高级管理人员"。但何谓"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法》没有做出界定,相关法律中有部分规定,如《公司法》第217条(1)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定义以及一些行业规范中做出的定义,如《证券投资基金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杰  黄金芳  
经济理论表明长期雇佣是维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条件。在长期雇佣条件下雇佣双方通常会理性地选择对双方都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报酬后置的支付模式,但考虑到这种支付模式是双方的隐性协议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雇佣双方力量悬殊的现实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用人单位单方面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而《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出台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尤其是资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庆玉  
《劳动合同法》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从这一认识出发,本文利用《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雇佣水平在法律实施前后的变化,并利用员工加班时间的变化情况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企业雇佣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对各地区依据其历史上的执法情况进行了分组,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差分方法再次探讨了企业雇佣水平变化与《劳动合同法》之间的关系。相似的结论使文章谨慎的认为,《劳动合同法》确实降低了企业雇佣水平,并使企业延长了员工的加班时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牛志强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无疑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最受瞩目的一个话题。有些人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然地联想到"终身雇佣制",进而产生许多困惑。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借助一下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来认真解读我们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许能形成一些新的、有益的认识和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保华  
《劳动合同法》第14条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强制续签的内容,应理解为"除外规定"。本文就《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度执行中的实务问题进行研究,分别对因工作年限、因签订次数和因事实劳动关系而产生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畅  杨杰  江山  王敏  夏明霞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始终是劳动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劳动纠纷的高发地带,因此可以说是HR工作的敏感区域。由于会对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管理机制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同时避免其消极影响及法律风险,考验着HR们的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