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
2023(1532)
2022(1301)
2021(1307)
2020(1156)
2019(2727)
2018(2673)
2017(5127)
2016(2906)
2015(3304)
2014(3210)
2013(3307)
2012(3059)
2011(2640)
2010(2655)
2009(2489)
2008(2462)
2007(2034)
2006(1768)
2005(1609)
作者
(7284)
(6311)
(5942)
(5875)
(3851)
(2848)
(2779)
(2374)
(2300)
(2143)
(2124)
(2080)
(1983)
(1877)
(1859)
(1859)
(1842)
(1811)
(1755)
(1741)
(1536)
(1506)
(1490)
(1478)
(1428)
(1374)
(1313)
(1253)
(1225)
(1203)
学科
(12625)
经济(12616)
(8057)
管理(7654)
方法(7088)
数学(6587)
数学方法(6504)
(5309)
企业(5309)
(4857)
劳动(4840)
中国(4708)
(4084)
(3854)
农业(3062)
(3017)
(2666)
动力(2366)
人口(2359)
劳动力(2336)
(2177)
贸易(2177)
农业劳动(2161)
(2136)
农业人口(2111)
(2011)
业经(1882)
(1653)
财务(1647)
财务管理(1645)
机构
大学(39852)
学院(38184)
(17058)
经济(16778)
管理(14370)
理学(12325)
研究(12305)
理学院(12194)
管理学(11904)
管理学院(11823)
中国(9975)
(8199)
(7877)
科学(6770)
财经(6475)
(6063)
(5980)
经济学(5766)
中心(5510)
(5382)
研究所(5301)
北京(5235)
经济学院(5160)
(5100)
(5034)
师范(4986)
业大(4927)
财经大学(4906)
(4222)
师范大学(4129)
基金
项目(24382)
科学(19234)
基金(18494)
研究(17685)
(15709)
国家(15579)
科学基金(13436)
社会(11988)
社会科(11409)
社会科学(11408)
基金项目(9487)
教育(8539)
(8436)
自然(8405)
自然科(8218)
自然科学(8217)
资助(8167)
自然科学基金(8063)
(7474)
编号(7044)
成果(6009)
(5871)
教育部(5299)
重点(5205)
国家社会(5125)
人文(5088)
大学(4873)
科研(4829)
社科(4664)
(4662)
期刊
(17669)
经济(17669)
研究(11762)
中国(9486)
(6310)
学报(5959)
管理(5450)
科学(5149)
大学(4874)
(4651)
学学(4517)
教育(3907)
财经(3583)
(3502)
金融(3502)
技术(3212)
农业(3085)
(3061)
经济研究(2883)
图书(2555)
统计(2421)
业经(2301)
问题(2301)
理论(2192)
国际(2132)
(2069)
(2009)
(2009)
劳动(2009)
实践(1982)
共检索到60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有制订规章制度的义务,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当然,也是管理劳动行为的手段。这一规定与《劳动法》第4条的规定完全一致,且《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规章制度从制订程序、修改程序到生效要件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使得规章制度与严重违纪的解除密切相关,所以,不论从企业管理实践,还是司法审判实践,企业劳动规章制度都是一个研究的重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如果检索《劳动合同法》全文,并不会找到"解雇"这两个字,显然这不是一个法条概念,但在学者的研究中,"解雇保护"是劳动法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解雇意味着劳动关系的终结,意味着劳动者"饭碗"的丧失,这是一个事关劳动者就业权乃至生存权的议题,也事关社会的整体福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以,在劳动法学中"解雇"制度逐渐被发展为一个保护劳动者的体系。一、解雇保护的概念界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非全日制用工是《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特别规定的第三节,也是《劳动合同法》中的最后一个内容板块,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将非全日制用工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2003年,原劳动部颁布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将非全日制用工这种新的就业形式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此后,2010年的《社会保险法》也对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做出了规定。应该说,从《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劳动合同法》的首创,《劳动法》第20条就将劳动合同分为三类: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的基础上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在《劳动法》规定的"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标准之上,增加了"国企改制"和"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两种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无疑成为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劳动合同法》颁布前后,有关劳务派遣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不仅学者们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多有讨论,社会各界乃至立法者也表达了观点。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做出了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其内容主要就是劳务派遣的相关条款。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了仅仅4年的时候,就对其中劳务派遣的内容做出如此大的修改,可见社会各方对劳务派遣的规定争议之大。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总工会发布报告称,全国劳务派遣人数已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王勰祎  
《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自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伴随着"二倍工资"这一新创条款,一系列新型劳动争议随之而来,如劳动者碰瓷"二倍工资"(1)。对这一新生事物,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展开了丰富而全面的研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劳动合同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属性和法律适用是劳动法的一个传统研究课题,《劳动合同法》第2条的适用范围涵盖了"高级管理人员",第24条的竞业限制规定明确适用"高级管理人员"。但何谓"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法》没有做出界定,相关法律中有部分规定,如《公司法》第217条(1)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定义以及一些行业规范中做出的定义,如《证券投资基金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问清泓  
服务期是现代劳动合同中的重要制度,我国《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能够约定服务期的一个条件,即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此规定约定性太强,法定性不足,放大了服务期的单向性,应当设置服务期的期限限制,明确专业技术培训的范围,增加约定服务期的条件,在劳动合同期满而服务期未满时有效均衡双方利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大武  杨芳  
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之严重性边界在现行《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规范中未有明确的规定,即便是关于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审查,也仅有部分地方性司法文件有所提及。这为法院裁量劳动者严重违纪问题留下了大量的司法裁量空间。裁判文书分析表明,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条款的司法适用呈现出非正面回应和裁量不一的倾向。其主要原因在于,现实复杂多样、法律规定模糊、法官裁量理念差异。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回归劳资利益衡平,从完善相应司法解释、统一法官裁量理念和提出可操作的严重性标准出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颖慧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4条概括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发生合并、分立等情况下的劳动合同承继制度。为了缓解制度的刚性,将此项制度进行细化及完善,《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应明确现行立法中"等"的内涵及标准以及将用人单位发生部分变动列为前提之一。同时,在劳动合同的承继过程中进一步建立配套的劳动者异议权制度,赋予劳动者自主选择之权,并在劳动合同承继制度实施中,针对用人单位借机实施不利益变更劳动条件等行为以及不当解雇行为,建立适当的预防及补救措施,以保障劳动者之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围  
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至今刚逾4年即开启修改,其立法方式、立法体例、立法立场以及立法态度等值得反思。然而,《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仅对劳务派遣的部分规定予以了修正,且修正之内容难以达到修法之目的。值此修法之际,期望立法者能够围绕法律的体系性和规范性对该法的不足予以完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世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