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7)
- 2023(16080)
- 2022(13117)
- 2021(11991)
- 2020(9604)
- 2019(21615)
- 2018(21358)
- 2017(40048)
- 2016(22114)
- 2015(24859)
- 2014(24972)
- 2013(24473)
- 2012(23160)
- 2011(21142)
- 2010(21523)
- 2009(20426)
- 2008(20327)
- 2007(18823)
- 2006(17342)
- 2005(16235)
- 学科
- 济(95914)
- 经济(95780)
- 业(67090)
- 管理(60718)
- 农(51224)
- 企(43937)
- 企业(43937)
- 农业(34222)
- 中国(31575)
- 方法(28783)
- 业经(27939)
- 地方(25881)
- 数学(23968)
- 制(23879)
- 数学方法(23611)
- 财(22372)
- 学(19907)
- 发(18174)
- 银(17721)
- 银行(17675)
- 行(17100)
- 融(17001)
- 金融(16999)
- 体(16929)
- 贸(16675)
- 贸易(16658)
- 易(16113)
- 环境(14818)
- 发展(14639)
- 展(14603)
- 机构
- 学院(322655)
- 大学(320346)
- 济(133200)
- 经济(130223)
- 研究(121105)
- 管理(115392)
- 理学(97131)
- 理学院(95962)
- 中国(94344)
- 管理学(94151)
- 管理学院(93580)
- 农(74833)
- 科学(73911)
- 京(70560)
- 所(63367)
- 财(62628)
- 农业(57544)
- 研究所(56703)
- 中心(55389)
- 业大(53870)
- 江(53636)
- 财经(47081)
- 北京(44717)
- 范(44555)
- 师范(44031)
- 院(43177)
- 经(42515)
- 州(42084)
- 省(41686)
- 经济学(39536)
- 基金
- 项目(206188)
- 科学(161283)
- 研究(152149)
- 基金(147199)
- 家(129794)
- 国家(128547)
- 科学基金(108046)
- 社会(97104)
- 社会科(91492)
- 社会科学(91471)
- 省(82377)
- 基金项目(76769)
- 划(68670)
- 教育(68303)
- 自然(67401)
- 自然科(65779)
- 自然科学(65761)
- 自然科学基金(64570)
- 编号(62512)
- 资助(59073)
- 成果(52178)
- 发(50226)
- 重点(47152)
- 部(45269)
- 课题(44741)
- 创(42347)
- 制(41646)
- 国家社会(40341)
- 发展(40199)
- 创新(39761)
- 期刊
- 济(168963)
- 经济(168963)
- 研究(102153)
- 中国(81465)
- 农(77642)
- 学报(56157)
- 农业(52256)
- 科学(51585)
- 财(47865)
- 管理(44438)
- 大学(43571)
- 学学(41045)
- 教育(39859)
- 融(37335)
- 金融(37335)
- 业经(32160)
- 技术(28272)
- 业(25793)
- 经济研究(24260)
- 财经(23948)
- 问题(22727)
- 经(20724)
- 版(19120)
- 世界(17910)
- 农村(16609)
- 村(16609)
- 业大(16003)
- 农业经济(15974)
- 技术经济(15771)
- 贸(15590)
共检索到526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志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明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华夏神州沧桑巨变。但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占全国人口总量近七成的农民的收入增幅已连续6年下滑,“九五”(2.89%)比“八五”(8.92%) 降了6个百分点。这67万个行政村小康的实现无疑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着决定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已成重中之重。不仅要求税费征收、户籍管理、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金祥荣
本文在深入研究近年来沿海地区出现的区域产业群集经济现象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 了“块状经济”这种由凝聚力支配的产业组织创新的经济效应 ,并指出“块状经济”这一准 市场组织能有效地克服企业 (内部组织 )和市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知识溢 出与知识发展、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资产专用性的提高等方面两者都难以应付的矛盾
关键词:
块状经济 产业组织 经济效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荣材
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对于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制度革命,首先是以意识形态为先导来实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意识形态从共有信念上规定了经济主体实施制度创新的行动域。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有效地协调了社会成员的行动,减少了社会协调成本,新的制度安排也就会沿着意识形态预设的轨道被创设出来。在当时特殊的初始条件下,毛泽东把制度变迁的目标函数界定为制度革命和工业化。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需要进行制度革命,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使国家能对经济资源进行统一配置,降低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意识形态 制度变迁 工业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在有关清代手工业的史料中经常出现“合伙”、“股分”一类词语,从其存在来看,已不是一种偶发现象,它存在于许多行业中。这种“合伙”、“股分”式的手工业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筹资方式,也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也得到官府的认可。在清代手工业的发展中,这种“合伙”、“股分”形式的企业组织也具有一定地位。史料中对此没有统一称谓,本文权且承袭传统提法,称之为“合伙制”。 有关合伙制前人已有研究,本文再作探察,或有不妥,还请方家指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叶
不同于一般的农地制度创新,沿海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属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畴,其核心是土地开发权的界定问题。乡村工业化既推动了土地开发权从国家向集体转移,也影响了这一权利的配置方向。本文研究发现,不同乡村工业化模式形塑出不同的土地制度,珠三角的外资充裕型、苏南的外资竞争型、浙江的内生资本稀缺型工业化模式,分别产生了保护股民利益的土地共有制,强调政府统筹能力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与有利内生资本积累的"公有私占"的土地制度类型,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性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表明,评价土地制度的绩效,必须着重考虑具体的工业化模式。当前,中国正处于全球资本竞争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仍然需要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统筹土地开发权的优势,为建立服务于工业发展的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保障,同时,也应当加强土地的再分配功能,保护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提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合法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锐
在清末民初 ,赣闽边地区农村的租佃制度与华北、苏南、关中等地的租佃制度相比 ,具有租佃土地多、公田多、分成租多、土地流转快等特点 ;该地区普遍的租佃制与边区地处三边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农户家庭经营的选择和政府无暇顾及社区公共事业的现状相联系 ,与当时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生产要素流通体制相适应 ,是农村社会的经济选择 ,对边区农村社会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赣闽边 租佃制 经济选择 农村社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中国早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化是我国教育史上一场巨大变革。从实业教育制度化形成的背景来看,包括了其发展环境、实践基础及文本出台。洋务实业学堂的兴起、实业教育师资配备、实业教育学生规模发展推动了实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进程,进而实现了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管理机构的规范化、施教机构的规范化。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制度取得了教育理念更新、储备大批实业人才的历史成就,同时存在其自身的发展局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业教育 实业学堂 制度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峰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是工业化进程中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变量,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相互决定且共同作用于工业化,二者良性互动是工业化强大而又持久的动力源,会大大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的道路还远未走完,需要以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造就新型复合推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此,要做到"三个一揽子解决"。即,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一揽子解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高端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揽子解决;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揽子解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峰
制度、技术、工业化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般性理论关系。制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化,而且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工业化。通过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分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不发展(迟缓)归因于制度和技术。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坚持科技进步的制度性促进,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化带动制度,建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促进制度,推行资源环境生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和现代生态产权制度。
关键词:
近代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佛丁
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为了使潜在的获利机会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改革旧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压力下,中国政府从19世纪末期开始转变经济政策,参照西方各国的样板,制定一系列新的工业、商业、金融业、税收政策。这些新制度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使经济在20世纪早期有了较快的发展。由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在利益取向上与社会大多数人的偏离,以及传统意识形态与近代经济制度引进的冲突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近代的制度变迁是被动的,因而也是滞后和不彻底的,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这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比西方国家缓慢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工业化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建云
在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发展与近代工业之间存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主要以华北地区抗战之前的情况为依据,试从市场角度来说明近代农村手工业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促进作用。由于传统社会中农村家庭手工业带有很大的自给性,由于农村手工业中最重要的纺织业主要市场在农村,人们常常认为农村手工业阻碍了近代工业开辟农村市场,对抗了机器工业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传统的、以自给为主的农村手工业来说,也并不完全正确,对近代中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馥兰 董晓萍
手工业与现代技术工业化是国家生产模式的二元结构,在跨文化的视野下分析这种二元结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得失利弊,对于考量国家现代化政策水平不无裨益。中印手工纺织业的比较正是这方面的一个研究个案。中印两国政府都曾以同样的决心改革传统手工业生产,提高现代工业化水平,加速国家现代化。两国也有差异,新中国初期实行手工业改造,鼓励工人和农民转向工业技术就业;印度则限制农村手工业的转型,在城市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化。这两种努力的长期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在中国,手工业生产已缩减至小众范围,中国在现代化经济繁荣后发展起来的旅游文化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苑改霞
金融制度与一国经济运行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和互动关系。工业化国家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 ,不断变革金融制度以协调经济与金融的运行 ,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风险 制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