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8)
2023(17381)
2022(14817)
2021(14137)
2020(11631)
2019(26306)
2018(26095)
2017(49055)
2016(26391)
2015(29676)
2014(28890)
2013(28282)
2012(25799)
2011(23390)
2010(23263)
2009(21398)
2008(20610)
2007(18028)
2006(15850)
2005(13906)
作者
(73142)
(60628)
(60373)
(57400)
(38805)
(28963)
(27363)
(23653)
(22899)
(21620)
(20570)
(20515)
(19263)
(19105)
(18638)
(18603)
(18118)
(17705)
(17372)
(17324)
(14990)
(14862)
(14478)
(13726)
(13572)
(13471)
(13435)
(13343)
(12069)
(11945)
学科
(103916)
经济(103812)
管理(78965)
(76795)
(64868)
企业(64868)
方法(45449)
数学(38720)
数学方法(38285)
中国(31614)
(28799)
业经(24804)
(24612)
技术(23786)
(21529)
贸易(21514)
(20998)
(20826)
地方(20094)
(19549)
农业(19360)
理论(18211)
(16878)
(16859)
银行(16818)
环境(16226)
(16133)
(15808)
(15419)
金融(15416)
机构
大学(367439)
学院(367385)
(150311)
经济(147216)
管理(146416)
理学(126772)
理学院(125384)
研究(124993)
管理学(123400)
管理学院(122711)
中国(93644)
(78460)
科学(75397)
(66080)
(61443)
研究所(56082)
中心(55570)
(53992)
财经(53372)
(52356)
业大(51650)
北京(50073)
(49400)
师范(49002)
(48721)
(45563)
经济学(45081)
(42623)
农业(42008)
经济学院(40591)
基金
项目(251262)
科学(198956)
研究(188892)
基金(181988)
(157950)
国家(156623)
科学基金(134917)
社会(119552)
社会科(113289)
社会科学(113262)
(97225)
基金项目(95833)
教育(87315)
自然(85549)
自然科(83593)
自然科学(83576)
自然科学基金(82103)
(82010)
编号(77390)
资助(73879)
成果(63009)
重点(56386)
(55857)
(55826)
(54411)
课题(53899)
创新(51420)
国家社会(49304)
教育部(48480)
项目编号(47793)
期刊
(164203)
经济(164203)
研究(110626)
中国(72583)
管理(55957)
学报(53807)
科学(52270)
(49723)
(48813)
教育(47389)
大学(41299)
学学(38501)
农业(35213)
技术(34503)
(30234)
金融(30234)
经济研究(27253)
业经(27108)
财经(25698)
(22142)
问题(20795)
图书(20145)
科技(19580)
(19518)
技术经济(19119)
(18188)
理论(16748)
现代(16676)
(16632)
论坛(16632)
共检索到540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群慧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由此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大部分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偏高,科技贡献率较低。不仅如此,由于长期对增长速度的过度崇拜和投资驱动的过度依赖,形成了不利创新驱动的制度性藩篱。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正面临着投资报酬递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走上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道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林  郭玉晶  
本文在技术学习曲线理论的基础上,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两个视角,研究了1990-2014年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有效促进技术进步;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影响效应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均需通过其他间接因素作用于技术进步。(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均为负,这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技术学习曲线中的"临界点";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均为正,短期内能够促进技术进步。(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自主研发与技术进步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天炜  汪艳杰  李亮  
基于SEM模型的产品创新能力影响路径分析表明,由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科技意识、发展方式转变、成果转化、信息化水平等组成的科技与产业基础对区域产品创新能力形成较高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显现,一是直接影响,即为产品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产业能力基础;二是间接影响,即由于科技与产业基础雄厚,因此能够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更加便于形成专利等科研成果,而科研条件的提高又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进而人才的聚集有利于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俊周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于良春  
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及不同改革方案实施次序的选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在一个企业顺序进行研发竞争与产量竞争的框架下,本文对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化以及市场化等改革方案的绩效以及可能的改革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社会总福利为标准,国有企业改革应首先推动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为特征的结构化改革;进而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国有资本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不同所有制资本共同持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市场化改革,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扩张路径。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沿改革路径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及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均需做出相应改变,这意味着要同时实施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双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曦  
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中,第二条就列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一个新提法。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个方针、路线的指引下,选择怎样的路径来完成好这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已然成为当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根据论述认为在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下,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魏枫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可以节约成本,是实现赶超的主要途径。在由以模仿主导的技术进步向以独立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技术进步转变的过程中,逐利企业发挥着主体作用。同时,政府干预,向下扭曲要素价格,高估企业价值对于经济快速实现赶超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低价工业化是增长路径向最优增长路径回归的内在要求。通过对1999年至2006年省际数据的分析,也证实了部分上述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树桁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理论模型,表明一国的技术进步路径是基于“技术产出弹性”与“新技术价格”的权衡;然后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路径的实践,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更快实现技术进步路径从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研发为主的转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本文首先解释了农业技术进步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的内涵,构造了农业技术发明可能性曲线;其次,从农业技术与要素投入的"互补性"特征出发,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研究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的"诱致性"表现;再次,在二元经济体制背景下,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数和土地生产率指数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路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要素"诱致性"特征;最后基于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本文首先解释了农业技术进步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的内涵,构造了农业技术发明可能性曲线;其次,从农业技术与要素投入的"互补性"特征出发,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研究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的"诱致性"表现;再次,在二元经济体制背景下,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数和土地生产率指数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路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要素"诱致性"特征;最后基于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培培  
文章以诱导创新理论为视角,模拟欠发达经济在以技术引进为特征的制造业技术进步过程及其经济效果,认为欠发达经济应该通过强化工业化过程以增进社会知识水平、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内生性技术进步的实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卿陶  黄先海  
本文基于企业环境规制的微观识别,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两种技术进步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受到强制性环境规制后,企业技术进步路径会偏向技术引进;从异质性分析看,当受到环境规制时,东部地区企业会偏向技术引进,而中西部地区企业不仅不会增加技术引进,还会降低自主创新,以消极方式应对环境规制;从机制分析看,技术引进能够更好地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稳定其生产规模,但对于企业生产率提升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导致的企业技术进步偏向会产生路径依赖,使得企业长期偏向技术引进。本文研究表明适度环境规制能够增强企业技术进步动力,但也要注重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技术进步内生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平  
研发投入体现国家在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投入情况,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发现: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资金集中度;聚焦研发方向,增加对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增加研发项目科技含量。为此,本文提出提高我国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增强研发实力的路径规划:培养一批研发投入位居行业世界前列的头部科技企业、引导企业研发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实体企业研发投入高科技含量项目。具体措施包括落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大型企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建立政企合力的研发创新投入机制,解决中小研发企业资金饥渴问题;组建企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整合研发资源;落实落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现税收扶持措施精准高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孔宪丽  米美玲  高铁梅  
本文通过定量测度中国33个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方向和程度,对各行业技术进步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刻画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3年中国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异;与各行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特征相比,中国工业部门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失衡。中国工业行业的创新投入结构对工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引致效应。技术进步的适宜程度将直接影响创新投入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率,依据要素禀赋结构进行技术选择和创新投入有助于中国工业行业的有效增长,而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怀峰  曾晓花  
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影响的研究很多,而本国对外投资(OFDI)对本身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影响的研究一直较少。文章收集了OFDI对本身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影响的有关文献,分析前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际,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