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0)
- 2023(8790)
- 2022(7474)
- 2021(6731)
- 2020(5670)
- 2019(12603)
- 2018(12402)
- 2017(23782)
- 2016(12612)
- 2015(14237)
- 2014(14236)
- 2013(14009)
- 2012(13313)
- 2011(12392)
- 2010(12731)
- 2009(12174)
- 2008(11747)
- 2007(10649)
- 2006(9740)
- 2005(9118)
- 学科
- 济(74100)
- 经济(74006)
- 管理(43104)
- 业(34465)
- 企(29677)
- 企业(29677)
- 方法(22519)
- 数学(19440)
- 数学方法(19252)
- 地方(17349)
- 制(15807)
- 学(15531)
- 中国(15520)
- 财(15397)
- 业经(14125)
- 农(13283)
- 体(12807)
- 地方经济(12461)
- 融(10368)
- 金融(10366)
- 环境(9951)
- 银(9935)
- 银行(9917)
- 行(9558)
- 体制(8843)
- 农业(8732)
- 和(8672)
- 理论(8650)
- 务(8641)
- 财务(8618)
- 机构
- 大学(194248)
- 学院(192042)
- 济(91311)
- 经济(89616)
- 管理(72613)
- 研究(68975)
- 理学(61790)
- 理学院(61117)
- 管理学(60247)
- 管理学院(59875)
- 中国(51789)
- 财(42937)
- 京(39546)
- 科学(38020)
- 所(34269)
- 财经(33357)
- 研究所(30502)
- 中心(30312)
- 经(30046)
- 江(29920)
- 经济学(29509)
- 农(27967)
- 经济学院(26031)
- 北京(24740)
- 院(24637)
- 财经大学(24510)
- 业大(24465)
- 范(24085)
- 师范(23855)
- 州(22755)
- 基金
- 项目(121907)
- 科学(97720)
- 基金(91364)
- 研究(90212)
- 家(78644)
- 国家(78042)
- 科学基金(67568)
- 社会(61507)
- 社会科(58360)
- 社会科学(58349)
- 基金项目(47532)
- 省(46107)
- 自然(41506)
- 教育(41392)
- 自然科(40546)
- 自然科学(40537)
- 自然科学基金(39862)
- 划(38239)
- 资助(36936)
- 编号(34769)
- 成果(29725)
- 部(28124)
- 制(28108)
- 重点(27658)
- 发(26497)
- 国家社会(26393)
- 创(25056)
- 教育部(24918)
- 课题(24510)
- 人文(24153)
共检索到30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特聘教授斯密德先生,出版了8本专著,包括《财产、权力与公共选择——制度与行为经济学》(1987年出版,后被翻译成为中文和意大利文,中文版由原浙江农业大学的黄祖辉教授翻译,由上海三联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和《收益—成本分析:一个政治经济方法》(1989年出版)等,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成为国际上历史制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在国际制度与行为经济学界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和很高的声誉。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制度经济学理论、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耀祥
从BT项目诸多问题中选取主要利益相关方及其利益冲突博弈作为研究对象,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审视各方围绕风险控制、工期、建设资金、寻租等展开的冲突博弈,揭示BT项目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经济决策行为,以期得到启示,提高BT项目建设各环节的规范性,减少相互间的冲突,更好地实现BT项目的目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凌 王志章
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四川泸沽湖景区既有产权制度如何引发利益矛盾、进而导致社会冲突的过程进行了论述。研究发现:旅游收益分配不均带来的利益矛盾是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直接因素;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会导致旅游目的地利益主体之间收益分配不均;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是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根源。鉴于此,从发挥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正功能、强化利益整合在冲突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相应产权制度的变迁,从3个方面提出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治理策略,希望从理论上丰富旅游社区社会冲突治理的研究体系,在实践中构建旅游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谋轩 朱方伟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PPP 模式,走出了一条特点鲜明的PPP发展之路。然而,随着PPP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PPP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其中,作为PPP项目最重要的两个利益相关者,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制度逻辑冲突是PPP项目中最为典型也最为根本的问题。如何使公私双方理解、包容与尊重彼此的价值目标,在公共利益逻辑与资本利益逻辑之间求同存异,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开展良性合作、推动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对公私制度逻辑冲突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合作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对公私制度逻辑冲突、社会资本视角下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关系嵌入以及社会资本合作行为四个构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关系进行分析与检验。本文旨在揭示公私制度逻辑冲突对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合作行为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进而深化相关理论研究,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对PPP项目进行治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郎晓娟
对社会冲突成因及解决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日益得到主流经济学界重视。在理论上,研究者以竞争成功函数为基础,考虑了产权不完善、信息不对称、集体行动机制等视角如何解释社会冲突成因,同时也关注理性选择之外的情感因素。在实证中,学者们反思早期研究中使用经济发展、不平等、社会分隔等因素解释冲突成因时的不完善之处,通过纳入空间变量、构建"极化"指标等方法,使实证分析结论更为清晰。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者通过实验方法模拟冲突环境、验证冲突理论模型,并探究具体因素如何影响冲突的发生。在解决机制方面,现有结论包括构建谈判与妥协机制,增加国家能力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逥澜
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商业化之争主要表现在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研究目的。关于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商业化是否能形成相融合作的关系,持否定观点的认为这种相融合作只会破坏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伦理道德以及各种关系。但笔者赞同一些学者关于两者相融合作的需求会越来越强,是经济学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的看法,同时通过论证对否定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进一步对两者相融合作的社会需要和必要性以及深层次意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祖强
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分析方面的研究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奥曼用数理分析工具演绎出概念和假设,并给出精确的公式和结论;用数理模式证明,即使短期利益严重冲突的对立各方,也能够在重复博弈中获得和平合作的均衡结局。谢林开创的非数理博弈理论,更重视决策主体对声誉、自信、传统等社会行为的判断,侧重分析行为者本身与他人间的反应和互动,并打通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国际关系等不同领域的通道,成为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钟情博弈论,反映出世界经济决策方式的演变———注重实际和互动,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企业进行决策的工具...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博弈论 合作与冲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刘明宇
本文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农地产权安排的内在权利冲突及其在经济上的后果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农地承包制对农业投资水平和技术选择的影响。承包期限的延长对农业投入的影响是有限的、有条件的,承包制不利于规模经济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需下放土地制度创新的权利并遵循地域差异化、产业差异化和所有权主体差异化原则。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地产权 土地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严静峰
新上台的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遗产,中美贸易战仍将持续下去。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美国将内部危机向外部转嫁,以继续维持美国垄断资本赚取垄断利润,进而延续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其根本指向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美国资本主义的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竞争与对决。为应对贸易战的挑战,中国人民应在党的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促进经济有序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继续扩大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化危为机,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永林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合作各方提供了有效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的平台,在面临国内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的挤压与竞争的战略形势下,相对于长三角地区稳妥渐进的诱致型与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整合模式而言,泛珠三角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有沦为短期行为的风险。为有效摆脱地区利益冲突与合作困境,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整合的内在动力机制是谋求通过内部融通与制度安排以及利益协调来实现区域的整体战略利益。
关键词:
泛珠三角 区域经济 利益冲突 制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