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6)
- 2023(4986)
- 2022(4053)
- 2021(4087)
- 2020(3140)
- 2019(7127)
- 2018(7282)
- 2017(13514)
- 2016(7694)
- 2015(8675)
- 2014(8648)
- 2013(8571)
- 2012(7756)
- 2011(7121)
- 2010(7491)
- 2009(6580)
- 2008(6515)
- 2007(5958)
- 2006(5320)
- 2005(4742)
- 学科
- 农(44151)
- 济(31552)
- 经济(31524)
- 农业(29316)
- 业(26667)
- 管理(12123)
- 业经(12118)
- 农业经济(9846)
- 村(8939)
- 农村(8934)
- 中国(8366)
- 发(7697)
- 地方(7465)
- 方法(7416)
- 制(7058)
- 土地(6963)
- 劳(6867)
- 劳动(6866)
- 数学(6686)
- 发展(6682)
- 展(6676)
- 数学方法(6578)
- 企(6439)
- 企业(6439)
- 农业劳动(6283)
- 收入(6243)
- 人口(6096)
- 策(5998)
- 建设(5889)
- 体(5883)
- 机构
- 学院(104362)
- 大学(95288)
- 济(42345)
- 经济(41412)
- 农(40936)
- 管理(37377)
- 研究(35098)
- 理学(32010)
- 理学院(31716)
- 管理学(31152)
- 管理学院(30976)
- 农业(30726)
- 中国(28380)
- 业大(23098)
- 科学(20679)
- 京(19308)
- 农业大学(18623)
- 江(17950)
- 中心(17663)
- 所(17662)
- 财(15857)
- 研究所(15722)
- 范(14903)
- 师范(14787)
- 业(14586)
- 经济管理(14011)
- 州(13872)
- 省(13808)
- 技术(13406)
- 职业(12903)
- 基金
- 项目(67109)
- 研究(56057)
- 科学(51482)
- 基金(44593)
- 家(37959)
- 国家(37437)
- 社会(33143)
- 科学基金(31467)
- 社会科(30737)
- 社会科学(30732)
- 省(29820)
- 编号(27121)
- 教育(26639)
- 农(25530)
- 基金项目(24092)
- 划(22631)
- 成果(21490)
- 课题(18191)
- 自然(17858)
- 自然科(17357)
- 自然科学(17354)
- 自然科学基金(17025)
- 资助(16787)
- 发(16251)
- 年(15794)
- 部(15179)
- 性(15052)
- 重点(14886)
- 制(14447)
- 创(14233)
共检索到166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铁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必然趋势,是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然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效发挥了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发展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如法律身份不明确、内部运行不规范、一些公司等单位"翻牌"冒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些地方政府指导缺位与越位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配套法规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法律实施半年多来,总体效果明显,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抓紧制定完善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红梅
合作社法颁布至今已有两年的历史了,两年过去之后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如何,十分令人关心。文章以西部的陕西为视角,通过对陕西果业合作社的调查研究,看到陕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所呈现的欣喜成绩,以及从中暴露出来的令人不安问题。籍着对诸多发展问题的实地调查及研究分析,从中探寻推进陕西及未来几年中国合作社发展的路径,获得指导合作社发展的宝贵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晓峰 付少平
本文以府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合作社发展中地方政府、企业、农村能人、普通社员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了现阶段农民合作组织与合作制度呈现出复杂现实局面的社会性、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企业、农村能人与普通社员等利益主体在合作社发展中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博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庇护关系,构建起渐趋稳定的庇护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具有相当强的对外排斥功能,既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又不利于从根本上保护普通社员的合作权益,成为阻碍合作制度创新的结构性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新一轮合作组织与合作制度的变迁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政策工具,打破庇...
关键词:
多元主体 庇护关系 合作社 制度变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唯希
盈余分配请求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重要经济权利,关系合作社宗旨和目标的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遵循按惠顾额返利为主、按股金分配为辅的盈余分配原则,公积金可以分割并量化到个人,实行社员个人账户管理制度。立法规定之合作社盈余分配核算繁琐、任意性规定较多,盈余分配实践存在偏离合作社分配原则、公积金提取不规范等问题,法律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亟待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紫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关系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前景理论,分析为何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而大多数合作社却因融资难、参保贵未实现成立初衷。提出要想通过合作社实现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提倡组织创新,鼓励成立股份制合作社、联合社,降低交易成本,应通过"联合社+银行+保险+政府"模式,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为主、收入分配职能为辅,为合作社提供资金保障和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佳民 张照新
[目的]构建德治、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分别从历史视角和组织视角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变革和农村各类组织构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属性探讨了其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结果]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具有多项功能和价值,可以教育和引导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能代表农民发声,成为农村公共事务协商决策的重要主体;可以承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承载主体;可以调节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成为乡村社会重要的纠纷调处主体。[结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要从转变观念、完善体制、创新方式、完善法律等方面,加快推动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协商决策,承担更多公共服务。(1)要转变观念和意识,重视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2)完善乡村管理体制,细化县乡政府与村级自治的职责和界限。(3)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健全合作社民主管理。(4)推动购买服务方式,让合作社承担更多乡村公共事务。(5)完善法律法规,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光太
2007年我国实施的首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在促进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合作社法》是首次制定,国情的不同决定了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区与国家的合作社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合作社治理机构方面,存在监督机构不健全、治理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治理机构是合作社的中枢,迫切需要修改《合作社法》予以完善。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治理结构 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以惠顾返还为主的盈余分配原则为基础,既可以梳理201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改进,又可以揭示其尚需进一步完善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强化合作社惠顾返还为主的盈余分配原则、新增联合社规则并坚持合作社原则、放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法人之特殊性的表现等方面改进较为突出,但因其未区分成员出资与非成员出资的不同类型并进行差别制度设计、允许法律性质不确定的土地经营权与林权出资且"固定保底收入+浮动分红"配套规则的缺失,对遵循合作社原则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因而尚需进一步完善。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可以从实践操作和地方立法两个层面完善其不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洪波 陈洪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今年7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宣传贯彻和实施落实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应依照法律规定,各负其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面临"规制漏洞"与"规制失灵"的制度困境,亟需以《农民合作社法》为名进行修订。修法应在坚持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相机抉择法律文本结构体例两条思路的基础上,既要从成员资格更新、优先股设置、联合社规则设计、解散清算制度细化等方面完善一般合作社通用之具体制度,又要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系统构建特殊合作社专用之特别规则。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士海 刘俊浩
目前,我国各种不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是对农民制度创新的一种替代,同时也是对政府制度供给缺位的自发填补,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条款会降低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的交易成本,但其有关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款可能在短期内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交易成本 制度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面临"规制漏洞"与"规制失灵"的制度困境,亟需以《农民合作社法》为名进行修订。修法应在坚持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相机抉择法律文本结构体例两条思路的基础上,既要从成员资格更新、优先股设置、联合社规则设计、解散清算制度细化等方面完善一般合作社通用之具体制度,又要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系统构建特殊合作社专用之特别规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敬华 龚春明
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农民生存发展问题十分严峻,恩格斯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农的消亡是必然的,农民必须联合起来,走合作社的道路,农民自身的特点又为发展合作社提供了可能性。在走向合作社这一道路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自愿的原则和社会帮助的原则,始终以尊重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注意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农民,并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采取最适当的发展政策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法德农民 合作社 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敏 苏楠 杨学军
通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县建设,宜川县合作社功能改善,业务拓展,社员收入增加。但仍存在缺乏监督、依赖政府等局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从机制构建的角度,针对问题,提出构建合作社系统性发展制度体系,包括监督、市场、服务、管理、社群关系等五个方面,希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监督 激励 制度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大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效率,是合作社生存与发展的前置条件。文章采用一种修正的单侧截断Bootstrap-DEA模型,以解决我国当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的测度问题,测度结果印证了Bootstrap-DEA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显示:在外来环境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财务杠杆、合作社理事会结构、合作社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的诸自变量中,合作社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的关键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