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1)
- 2023(5448)
- 2022(4535)
- 2021(4605)
- 2020(3600)
- 2019(7922)
- 2018(7993)
- 2017(16131)
- 2016(8901)
- 2015(9462)
- 2014(9507)
- 2013(9732)
- 2012(9100)
- 2011(8503)
- 2010(8941)
- 2009(8593)
- 2008(8736)
- 2007(8400)
- 2006(7845)
- 2005(7207)
- 学科
- 农(48517)
- 济(40200)
- 经济(40150)
- 业(33037)
- 农业(32259)
- 管理(20334)
- 业经(16086)
- 企(12513)
- 企业(12513)
- 农业经济(12322)
- 制(11383)
- 中国(11315)
- 发(9880)
- 村(9449)
- 方法(9439)
- 农村(9432)
- 地方(9396)
- 财(8877)
- 发展(8666)
- 展(8640)
- 体(8079)
- 贸(7877)
- 贸易(7873)
- 易(7728)
- 数学(7679)
- 建设(7581)
- 数学方法(7527)
- 土地(7519)
- 策(7484)
- 劳(7461)
- 机构
- 学院(132674)
- 大学(127446)
- 济(56617)
- 经济(55391)
- 管理(49652)
- 研究(44784)
- 农(43377)
- 理学(41585)
- 理学院(41201)
- 管理学(40598)
- 管理学院(40361)
- 中国(37879)
- 农业(32246)
- 京(26435)
- 财(26435)
- 科学(25856)
- 业大(25107)
- 所(23382)
- 江(22530)
- 中心(22059)
- 研究所(20366)
- 财经(19442)
- 农业大学(19412)
- 范(19289)
- 师范(19216)
- 州(18147)
- 经(17326)
- 省(17270)
- 经济管理(16970)
- 北京(16555)
- 基金
- 项目(77107)
- 研究(63095)
- 科学(60393)
- 基金(54481)
- 家(46051)
- 国家(45447)
- 社会(40798)
- 科学基金(38249)
- 社会科(38000)
- 社会科学(37988)
- 省(31804)
- 编号(28905)
- 基金项目(28499)
- 农(26658)
- 教育(26439)
- 划(24786)
- 成果(24550)
- 自然(20932)
- 资助(20919)
- 自然科(20382)
- 自然科学(20381)
- 自然科学基金(19997)
- 课题(18681)
- 发(18373)
- 部(17440)
- 性(17150)
- 重点(16621)
- 国家社会(16614)
- 制(16605)
- 社科(15657)
共检索到218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改革大潮漫涨之际,李燕凌教授长达50万字的新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可谓恰逢其时。作者坚持积极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来加快解决县乡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雪绸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小康建设”。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以及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后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及分配状况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尽管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已从1978年的151.9元攀升到2001年的2366.4元。但是近几年农民人均收入呈减缓的趋势,致使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从1994年开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成 何乐平 冷忠晓
当前政府主导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驱动"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包括资金约束导致供给总量不足;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诱致供需脱节;政府一次性"资金输入"导致日常维护不力。混合型供给的"需求引导"模式将社会力量、市场机制和政府行政动员密切结合,将决策权赋予村民以及相关的民间组织,在市场原则激励和引导下,以政府的行政动员作为辅助,促进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代表两种供给模式的贵州Q村、山东B村的村级道路建设效果案例比较表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不可能依靠"供给驱动"模式下的单一供给主体实现,可行的选择是建构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需求引导"模式。由"供给驱动"向"需求引导"模式转型须打破政府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雪绸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和原因的同时,提出了增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公共产品 农民收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华
阻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失衡;同时,政府将有限的财力和公共产品的大部分投向城市,形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城市化倾向,这又表现为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短缺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私人产品的产出效率。因此,作者提出了必须关注农村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体系等重要观点。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国华 李克强
一、引言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采取了歧视农村和农业的政策:以农业的征税来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偏向于城市大量投资。这一政策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城市和工业更易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走了一条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之路,其结果是农村和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兴庆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叶兴庆(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上下都做了不少努力,但至今成效甚微。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努力还未涉及到本质性的问题,即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逢春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关系之一。正确处理央地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就此,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视角,通过疏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目前中央和地方之间分权的合理性,将存在的问题具体化,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农村 公共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寻舸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需矛盾突出、供给结构不合理以及供给效率和公平难以得到保障等现实问题。农村布局散乱、农民居住分散、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区位不利条件往往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产生极大的制约,成为影响农村公共产品可持续供给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地理因素、经济因素、聚集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区位因素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区位因素 影响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丽双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整体供给不足,针对此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优规模;并运用"低水平均衡陷阱"模型,指出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制度创新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士双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具有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作用。在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自愿供给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自愿供给是一种自愿行为,制定合理政策刺激自愿供给主体的供给行为是增加自愿供给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自愿供给 地方公共组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峰
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为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农村公共产品由市场供给效率更高。但是,在我国,由于存在着种种阻碍因素,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份额一直很小。本文分析了市场供给农村产品的阻碍因素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市场供给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鸿渊
长期以来 ,我国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 ,供给不足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重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供给不足 体制重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池波 胡振虎 傅爱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依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和需求变化,农村公共产品存在若干类型。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应该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