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3)
2023(3973)
2022(3129)
2021(2971)
2020(2183)
2019(5032)
2018(4819)
2017(8032)
2016(4938)
2015(5740)
2014(5902)
2013(5751)
2012(5544)
2011(5388)
2010(5861)
2009(5125)
2008(4914)
2007(4841)
2006(4439)
2005(3826)
作者
(14666)
(12365)
(12113)
(11818)
(7708)
(5929)
(5445)
(4903)
(4719)
(4557)
(4265)
(4214)
(4183)
(3987)
(3868)
(3800)
(3762)
(3535)
(3486)
(3448)
(3434)
(3128)
(3055)
(2983)
(2877)
(2803)
(2733)
(2723)
(2695)
(2680)
学科
(21932)
(17582)
经济(17556)
农业(14687)
(12516)
中国(8355)
业经(8283)
管理(8142)
农业经济(6704)
教育(6642)
(6200)
地方(6179)
(5634)
发展(5252)
(5229)
收入(5075)
(4849)
教学(4841)
(4801)
农村(4784)
理论(4706)
工作(4459)
(4343)
企业(4343)
建设(4295)
(4240)
(4040)
(3983)
土地(3694)
(3690)
机构
学院(68957)
大学(64631)
研究(25070)
(23275)
经济(22384)
管理(21180)
(20547)
中国(19645)
理学(17142)
理学院(16898)
管理学(16453)
管理学院(16335)
科学(15166)
农业(14560)
(14277)
(13829)
(13033)
(12567)
(12537)
中心(12226)
业大(12167)
(12069)
师范(11942)
研究所(11457)
(10680)
技术(10148)
职业(9444)
北京(9127)
农业大学(8968)
师范大学(8856)
基金
项目(41239)
研究(34560)
科学(31167)
基金(26085)
(22204)
国家(21836)
社会(20518)
(19271)
社会科(18815)
社会科学(18810)
科学基金(17938)
教育(17475)
编号(16473)
(14850)
成果(14241)
基金项目(13785)
课题(12702)
(12471)
(10986)
(10080)
资助(10013)
(9546)
重点(9495)
自然(9448)
(9385)
自然科(9204)
自然科学(9201)
自然科学基金(9008)
规划(8997)
(8683)
期刊
(38811)
经济(38811)
中国(27268)
(26831)
研究(23604)
教育(19081)
农业(17058)
学报(12755)
科学(10965)
大学(10384)
业经(10262)
学学(9496)
(9234)
金融(9234)
(9121)
农业经济(7814)
农村(7702)
(7702)
技术(7458)
管理(6753)
职业(6506)
(5701)
(5499)
农村经济(4947)
问题(4895)
社会(4573)
业大(4501)
图书(4203)
社会科(4178)
社会科学(4178)
共检索到126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明确规划乡村工匠就业形态、职称评定、产业扶持等,通过专业的职业认定来促进乡村人才的振兴,进而促进乡村的振兴。主要内容《意见》提出,乡村工匠主要为县域内从事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能够扎根农村,传承发展传统技艺,转化应用传统技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技能人才。目前,主要从刺绣印染、纺织服饰、编织扎制、雕刻彩绘、传统建筑、金属锻铸、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器具制作等领域中产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文勇   孙婵婵  
乡村工匠是乡村技艺的传承者,是美丽乡村的助力者,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职业教育作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类型教育,承担着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培育乡村工匠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存在培育对象离农意识强和培训意愿低、培育内容和方式不合理、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数量和质量。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工作:唤醒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感,提升其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激发其参与乡村工匠培育的意愿;对培育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培育方式进行充分的调整,确保培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紧密贴合乡村工匠的实际需求,使培养更富有成效;完善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确保培育乡村工匠所需的师资、设施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建立起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慧玲  
乡村工匠是具有传统技艺特长和专业水平的人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担当起培育乡村工匠的重任,努力探索校村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构筑培育乡村工匠的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乐军  马海燕  
乡村工匠培育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以乡村工匠培育政策演进的梳理为起点,详细阐述乡村工匠培育的内在逻辑,乡村工匠扮演着中国传统技艺的守护者、和美乡村建设的引领者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角色。根据《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国职业院校助力乡村工匠培育要通过确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夯实乡村工匠培育的专业基础以及创新乡村工匠培育的培养模式等具体路径加以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实施方案》对挖掘培养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推动乡村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方案》提出,自2023年起,启动实施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洁  
乡村工匠是乡村工艺的承载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人。乡村工匠的技艺和文化传承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现实价值。乡村工匠的职业化发展日渐明显,由此也使得高职院校培育乡村工匠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大创新来加大乡村工匠培育力度,同时各级政府要做好政策、资金、师资、就业等方面的保障,共同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羽   陈晨  
从历史维度看,乡村工匠培育先后经历了家庭内部垂直式师徒传授的技能传承探索阶段、传统学徒制下的技能传承深化阶段和现代学徒制下的技能传承创新发展阶段。目前,乡村工匠培育在培育主体、培育过程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搭建乡村工匠培育资源整合平台,形成多元协同培育共同体;面向乡村工匠核心素养,构建开放性课程体系;扎根职业教育主阵地,打造乡村工匠培育新生态;创新乡村工匠评价机制,完善乡土人才保障激励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曾亭  
乡村工匠作为农村中具有特殊技艺或技能的专业人才,在建设技能乡村和技能型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乡村工匠的培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多个不同的参与主体,既包括乡村工匠这一关键利益主体,又包括政府、企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并且各主体之间形成了利益交织、关系复杂的网络关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在乡村工匠培育中的作用和面临的现实困境:政府发挥“统筹”与“服务”作用,协调各方利益;农民转变“意识”和“惯习”,关注长远利益;培育机构提升培训“质量”和“能力”,实现利益共赢;企业明确“利益”与“责任”并重,寻求利益平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莉   张樹沁  
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乡村电商培育工作面临更复杂的限制性约束。本文基于对中部J省的实地调研,讨论中部地区乡村电商培育过程中的产业发展张力,具体表现为“三重张力”,即产品本地化和电商化之间的张力、人才外源性和内生性之间的张力、制度延续性和创新性之间的张力。围绕这“三重张力”,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部地区乡村电商培育的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照新  吴天龙  
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尤其是农民的自组织,既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实现"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农村社会组织种类繁多,既能代表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协商,也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更具有教育培训和引导农民的功能。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界限不明确、行政范围扩张过大、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合作和组织意识不强等制约。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价值,把培育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重点通过深化乡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农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为社会组织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工匠身份、工匠文化及"工匠精神"的认识偏差,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文章从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德祥  
在建设行业中不乏"工匠精神",鲁班就是其中杰出代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鲁班文化的育人实践来培养建设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鲁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理念思路以及策略选择,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井文  
近年来,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词。在广泛且热烈的讨论之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存在三种误读,如将工匠精神理解为慢工出细活、机械地重复、工匠的精神等。新时代背景下,在对工匠精神内涵理解理性纠偏的基础上,赋予工匠精神现代性的意涵阐释,包含专注坚守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勇于创新的卓越精神和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为此,在创新培育职校生工匠精神路径上应借力现代学徒制,凸显工匠精神;依托专门课程及大纲,培育工匠精神;植入专业教育,渗透工匠精神;融入文化建设,熏染工匠精神;提升教师素养,助力工匠精神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