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0)
2023(9364)
2022(8159)
2021(7709)
2020(6190)
2019(13745)
2018(13741)
2017(25341)
2016(14148)
2015(16353)
2014(16814)
2013(16609)
2012(16174)
2011(14932)
2010(15538)
2009(14698)
2008(14755)
2007(14042)
2006(13107)
2005(12203)
作者
(44913)
(37314)
(36922)
(35669)
(23941)
(17982)
(17045)
(14454)
(14422)
(13842)
(13009)
(12662)
(12428)
(12075)
(11985)
(11446)
(11077)
(11041)
(10977)
(10886)
(9788)
(9277)
(9263)
(8863)
(8454)
(8384)
(8373)
(8297)
(7888)
(7486)
学科
(75615)
经济(75453)
管理(39573)
(32983)
(28606)
企业(28606)
方法(23785)
(19861)
中国(19331)
地方(18989)
数学(17843)
数学方法(17423)
(16704)
业经(16512)
(15323)
理论(14873)
(14007)
地方经济(12952)
(12515)
农业(10778)
教育(10512)
(10330)
银行(10291)
(10207)
金融(10205)
(10131)
(9844)
(9554)
贸易(9542)
(9268)
机构
大学(218833)
学院(216641)
(89056)
经济(86856)
研究(81711)
管理(71555)
中国(62595)
理学(58503)
理学院(57688)
管理学(56324)
管理学院(55922)
科学(50372)
(48261)
(43984)
(43919)
研究所(38939)
(37527)
(37472)
中心(36395)
财经(33085)
(32150)
师范(31777)
北京(31562)
业大(29685)
(29682)
(29586)
农业(29084)
(28713)
经济学(28108)
(27747)
基金
项目(124517)
科学(94994)
研究(91925)
基金(86467)
(75849)
国家(75108)
科学基金(61814)
社会(57643)
社会科(53210)
社会科学(53187)
(49087)
基金项目(43659)
教育(43372)
(41161)
自然(38442)
编号(38037)
自然科(37488)
自然科学(37473)
资助(37449)
自然科学基金(36787)
成果(34622)
重点(28889)
课题(28286)
(27751)
(27053)
(24232)
(24075)
大学(23931)
科研(23319)
(23106)
期刊
(120366)
经济(120366)
研究(75735)
中国(52319)
学报(38480)
(36622)
(35911)
教育(32719)
科学(32714)
管理(31604)
大学(28870)
学学(26527)
农业(23670)
(22190)
金融(22190)
技术(19914)
经济研究(18739)
财经(18516)
业经(16894)
(16306)
问题(15083)
图书(14111)
(12114)
(11595)
(11524)
技术经济(11479)
世界(10833)
国际(10714)
书馆(10615)
图书馆(10615)
共检索到368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顾海良  
《共产党宣言》以唯物史观“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理论为基础,对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学理的阐释和应用,是对孔德提出的社会学学理的超越,也是对穆勒关于政治经济学要同“社会哲学”和“社会思想”结合理念的扬弃。对《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两个文本的比较研究,能够更为深透地理解《共产党宣言》中阐释的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学理及其特征。熊彼特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共产党宣言〉》的“分析性”研究中,对《共产党宣言》“历史的经济解释”“社会阶级理论”和“国家理论”作出的阐释,对《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巨大的灾难”“生产过剩的瘟疫”和形成经济社会学基本“社会观点”作出的肯定性评价,瑕瑜互见,对我们深化《共产党宣言》中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学理研究有多方面学术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子伦  
话语分析和文献分析发现,《共产党宣言》充分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认知性和超前预知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大量的隐喻手法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揭示了资产阶级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机和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是世界民族精神产品的融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子伦  
话语分析和文献分析发现,《共产党宣言》充分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认知性和超前预知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大量的隐喻手法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揭示了资产阶级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机和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是世界民族精神产品的融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子伦  
话语分析和文献分析发现,《共产党宣言》充分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认知性和超前预知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大量的隐喻手法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揭示了资产阶级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机和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是世界民族精神产品的融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振闻  
《共产党宣言》既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又道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崇高价值理想和对无产阶级的深切价值关怀,是合规律性(科学性)与合目的性(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宣言》蕴含丰富的价值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价值主体论、价值目标论、价值实现论等三方面的内容。在新时代,深刻把握《宣言》价值哲学的丰富内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贺汉魂  
共产主义的通俗理解是关于"共产"的主义,"共产"的主体应是人民,人民的主体是劳动人民,共产主义是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共产"的主义。"产"既指财产,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指生产。全面的"共产"包括共生活资料,共生产劳动,共生产资料,这样的经济就是全面的公有制经济。共享的一般含义是"共同拥有"和"共同分担",人民共同享用生活资料,共同享受生产劳动,共同享有生产资料,才是真正全面的共享经济。《共产党宣言》实际上阐明了公有制的经济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按需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确保人民共同享用生活资料是共享经济的根本特征;公正分配劳动义务确保人民共同享受生产劳动是实行共享经济的根本途径;做强做优做大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确保人民共同享有生产资料是发展共享经济的根本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艾新强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其问世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其本身所阐明的阶级斗争学说、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消灭私有制以及建党学说等,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这一人本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以《宣言》人本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明  李政  
《共产党宣言》是理解资本、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文献。在该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这一社会经济范畴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权力,还是集体的产物和社会力量的载体。同时,资本逻辑生发的基础与条件、社会历史效应等问题也得到了纲领式的表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确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暂时性,并指明了未来"自由人联合体"建构的方略。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史少博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它不仅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社会变革的必然性,而且将人类社会发展同民族问题联系起来进行了考察,揭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的片面性、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进而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也将逐渐消失,走向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共产党宣言》形成了系统的民族观。当今,全球正面临"孤立主义"、"霸权主义"、"唯我优先"、"唯我独大"等狭隘民族观的挑战,探究《共产党宣言》中的民族观,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倡议蕴含的民族观,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宇立  黄晓野  
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的曲折过程。值此《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发40周年之际,总结提炼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贡献和中国改革开放对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能够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该文简略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以及国际共运史的主要实践,着重研究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经济转型的开局——农村改革的宏大实践及其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海勇  
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实际上是首部公开面世的党的宣言。鉴于该文件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今据1926年版的《中国共产党五年来之政治主张》收录的中共二大宣言,对目前通行本进行校勘,发现在序数号、文字与标点方面存有大量差异,若干文字的改动显见扭曲了历史信息。特别是旧本宣言结末的文件标明拟写时间是"一九二二年五月",可能就是当年拟稿的时间,而非刻写之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先进  
2018年的5月5日和2月24日分别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纪念日。5月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大村泉  张立波  
与《资本论》齐名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表论著《共产党宣言》,在上个世纪其普及程度据称凌驾于《圣经》之上。姑且不论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共产党宣言》一书的传播及普及,即使在二人过世之后,国际上也没有任何关于该论著的传播及普及史状况的学术研究。为了填补这项研究史上的空白,本文通过研究判明,《共产党宣言》出版以来,全世界有101种不同语言的版本被公开发行,并揭示了《共产党宣言》在东亚,特别是日本和中国的传播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田心  
前辈学者翻译《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主义,立下了不世之功。不过由于各种可能的局限,有的译文容有可商榷之处。《宣言》首句现在最流行的译文就有这样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放教授曾在2013年《延安干部管理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对《共产党宣言》首句汉译的"共产主义的幽灵"提出质疑。笔者在对原文进行反复研究之后,感到具有贬义的译文不能充分表达马克思恩格斯原作的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顾锦屏  
把马列著作译成中文,的确很难。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搬家,而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我们一贯强调翻译一定要忠于原文,翻译必须和研究相结合,在弄清原著思想的基础上,用规范化的汉语把原著准确地翻译过来。我们一贯是这样做的。但是,马恩著作内容艰深,译者因限于自己的水平常有误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