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
2023(1444)
2022(1165)
2021(1250)
2020(1003)
2019(2202)
2018(1990)
2017(3603)
2016(2143)
2015(2488)
2014(2508)
2013(2657)
2012(2412)
2011(1774)
2010(1881)
2009(1745)
2008(2086)
2007(1646)
2006(1331)
2005(1168)
作者
(4761)
(3973)
(3901)
(3883)
(2457)
(1834)
(1795)
(1517)
(1473)
(1427)
(1341)
(1327)
(1265)
(1252)
(1185)
(1153)
(1149)
(1086)
(1069)
(989)
(987)
(984)
(971)
(913)
(868)
(866)
(838)
(834)
(828)
(800)
学科
(18718)
管理(11695)
财政(11352)
(9081)
(8872)
(8280)
企业(8280)
(7171)
财务(7171)
财务管理(7134)
企业财务(6839)
(5616)
经济(5608)
(3999)
中国(3489)
制度(3417)
(3417)
(3025)
体制(2884)
(2739)
(2640)
地方(2619)
政策(2540)
支出(2537)
方法(2537)
及其(2526)
方针(2452)
(2442)
(2442)
阐述(2442)
机构
学院(24213)
大学(23890)
(15385)
(9799)
经济(9608)
管理(8327)
财经(7652)
研究(7476)
财政(7253)
理学(6987)
理学院(6943)
管理学(6894)
管理学院(6855)
中国(6826)
(6822)
(6303)
财经大学(5311)
(4611)
(4228)
(4121)
科学(4093)
会计(3938)
(3931)
经济学(3295)
中心(3223)
研究所(3141)
经济学院(3008)
北京(3002)
(2996)
(2817)
基金
项目(12927)
研究(10531)
科学(9535)
基金(9058)
(7217)
国家(7137)
社会(6547)
社会科(6204)
社会科学(6202)
科学基金(6190)
(5065)
教育(4855)
基金项目(4694)
成果(4376)
编号(4359)
(4002)
资助(3836)
(3791)
(3725)
自然(3319)
(3254)
(3251)
阶段(3248)
自然科(3243)
自然科学(3241)
自然科学基金(3168)
项目编号(3126)
阶段性(3078)
课题(3047)
(3018)
期刊
(18011)
(12580)
经济(12580)
研究(11491)
中国(7288)
(6225)
财政(6225)
会计(5170)
财会(4621)
财经(4391)
(3681)
学报(3244)
会通(3210)
通讯(3210)
(2810)
管理(2804)
大学(2776)
经济研究(2724)
学学(2641)
(2398)
金融(2398)
之友(1959)
科学(1955)
与会(1870)
财务(1870)
(1858)
教育(1772)
(1669)
(1645)
财经大学(1595)
共检索到46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严耀中  
《六朝财政史》简评严耀中六朝既承继着秦汉的制度,又揉合着江南的地方特色,体现着社会政治形态和财政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前者对后者的制约。因此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和诸朝财政政策的制定往往有着多重色彩。这种色彩在总体上的不易把握使得提及到它的众多论著每每只涉及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文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习加  
历经十余年之久,由叶振鹏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中国财政通史》近期与读者见面,这是继项怀诚主编的十二卷本《中国财政通史》之后国内财政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中国财政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财政史》(上下)由厦门大学陈明光教授与宁波大学王万盈教授合作完成。该卷以8章约60万字篇幅系统论述了曹魏至北周时期的财政问题。与以往相关财政史论著相较,《魏晋南北朝财政史》(上下)在总结和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从视角的选取到具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仲尧  
浙江商品经济以及商贸活动的发展 ,基本上是从六朝时期开始。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 ,起步阶段的浙江商业 ,已形成自己的一定特色。这些特色与特定的地域经济条件有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德弟  
六朝佣书业兴旺发达,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书籍,促进了教育、学术的发展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培养了大批人才,加速了民族融合。这一商业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效益。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本厚  
随着人性的觉醒、文学的自觉,六朝进入"游"的自觉时代,"游"历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和自我实现的路径,并推动文人雅士沉潜山水、游心物外。本文分析了六朝山水诗"游"的核心要素、"游"的动态载体、"游"的最高境界、"游"的后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六朝"游"的自觉与山水诗兴起的社会背景、内在需求与情感归属。研究显示六朝山水诗把审美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游的自觉"体现与山水诗篇创造共同推动了山水诗的兴起和中国山水旅游文化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建国  
本文认为,当代西方财政理论是以市场失效为前提,以财政的三大经济职能为中心,以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特征而展开的。其主要特点是:把财政理论的研究同经济理论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联系实际经济问题研究财政和财政政策;运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方法研究财政理论和政策问题;把研究财政问题和研究政治问题、研究公共部门经济与私人部门经济结合起来。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建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毛泽东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江河流逝,滋养了土地和人民;人生流逝,留下了思想和足迹;历史流逝,却成为后世人们"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之渊源①;因为"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②;展开历史画卷,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静  
汉魏六朝时期,政治形势急剧变革,经济发展形态不一,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民俗习惯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创作与发展。该因素影响下,文化发展水平与学术思想的建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学质性风貌与起伏兴衰。立足于地域文化视野对汉魏六朝小说进行研究,能够深化理解各地区文化交流对文学发展的动态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我们离公共财政有多远?》是一本以全新视角研究和探讨中国公共财政和中国公共经济问题的著作。西方学者的公共财政和公共经济学教材、著作,多是以西方政治社会经济体制为背景来研究公共经济问题。其研究框架体系,主要是涉及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经济问题,而较少涉及不同体制、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元朝曾经轰轰烈烈 ,盛极一时 ,然而仅立国 98年便轰然倒塌 ,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诸如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吏治腐败等等 ,但国家财政管理的失误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过量的财政性货币发行 ,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是国家财政崩溃 ,并导致政权崩溃的诱因 ;财政管理的混乱是国家财政崩溃 ,并导致政权崩溃的主观原因 ;元朝决策者对财政思想抉择的优柔寡断是国家财政崩渍 ,并导致政权崩溃的关键原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阳清  刘静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汉地僧侣前往佛国求经巡礼者不乏其人,行记类文献应运而生。支僧载《外国事》、释法显《佛国记》、竺法维《佛国记》、释智猛《游行外国传》、昙无竭《外国传》、释法盛《历国传》、释昙景《外国传》以及记载慧生等人西行求法的《慧生行传》《宋云家记》《道荣传》等著作十种,都曾先后别行于世,其学术价值不菲。除释法显《佛国记》保存较为完整,《慧生行传》幸赖《洛阳伽蓝记》卷五之节录、拼补而存其崖略,其它佛教行记大多亡佚不存。兹对六朝佛教行记文献进行叙录,给予后学以西域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之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范骁  
六朝建康是南京史上首次以都城建置而大规模建设的开端,作为国都达360年,始自公元229年至589年止。作为古都之一,虽有悠久历史,但关于其建城状况、空间形态的共识鲜见,本文以空间研究为目的,以尺度研究为切入点,以文献资料、现实地理、考古发现以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六朝建康都城的空间形制作出一种探索,并探讨其规划意义上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高峰  
六朝时期是南方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与六朝政府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东南地区的山越、长江中游的蛮族、西南地区的僚族、岭南地区的俚族等,其人口总数超过300万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