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1)
2023(5291)
2022(4621)
2021(4254)
2020(3683)
2019(8342)
2018(8203)
2017(16312)
2016(8907)
2015(10020)
2014(9927)
2013(9637)
2012(8674)
2011(7764)
2010(7896)
2009(7790)
2008(8052)
2007(7366)
2006(6638)
2005(6360)
作者
(23924)
(20307)
(20133)
(19143)
(12964)
(9512)
(9115)
(7582)
(7577)
(7302)
(6776)
(6737)
(6588)
(6504)
(6474)
(6099)
(5966)
(5958)
(5852)
(5834)
(5057)
(4854)
(4806)
(4691)
(4647)
(4536)
(4466)
(4358)
(3953)
(3829)
学科
管理(40815)
(38823)
(36388)
企业(36388)
(33076)
经济(32980)
(19084)
(15465)
方法(14671)
(14522)
财务(14503)
财务管理(14479)
企业财务(13969)
数学(12222)
数学方法(12150)
(11173)
体制(9974)
业经(9455)
(8901)
(7346)
银行(7340)
中国(7263)
(7114)
(6872)
(6285)
金融(6283)
(5974)
技术(5905)
(5711)
制度(5710)
机构
大学(130428)
学院(129140)
(55622)
管理(54559)
经济(54531)
理学(47016)
理学院(46650)
管理学(46206)
管理学院(45968)
研究(37649)
(32319)
中国(31858)
(26125)
财经(24750)
(22387)
(19999)
科学(18790)
财经大学(18523)
中心(17684)
(17643)
经济学(16925)
(16691)
商学(16265)
商学院(16143)
北京(16134)
业大(15701)
(15224)
研究所(15169)
经济学院(15127)
经济管理(13959)
基金
项目(80616)
科学(65853)
基金(62156)
研究(60707)
(52406)
国家(51972)
科学基金(46702)
社会(41451)
社会科(39373)
社会科学(39367)
基金项目(33189)
(29836)
自然(29831)
自然科(29161)
自然科学(29155)
自然科学基金(28707)
教育(28283)
(24875)
资助(24823)
编号(24065)
(22495)
成果(20564)
(19641)
教育部(17799)
重点(17593)
人文(17479)
国家社会(17281)
(17203)
(16837)
创新(16123)
期刊
(64662)
经济(64662)
研究(39910)
(29970)
中国(26187)
管理(23109)
科学(16113)
学报(15991)
(15730)
金融(15730)
(15597)
财经(13672)
大学(13561)
学学(12963)
(11490)
业经(10207)
教育(10133)
技术(9712)
农业(9459)
经济研究(9360)
财会(9201)
会计(8545)
问题(8311)
(6440)
通讯(6325)
理论(6314)
会通(6312)
现代(6135)
(6067)
技术经济(5937)
共检索到198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国  
公司经营者的任务,就是平衡公司利害关系人的不同要求,公平合理地在公司利害关系人之间进行利益的分配。由于董事的自身利益和优势地位,公司法须加强对董事经营行为的规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成秋  王松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历经坎坷,已有长足发展。但是其不足却也是有目共睹的。诸如ST猴王事件、中农信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琼民源事件,以及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等事件,都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我国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严重的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天舒  
借助比较法的思路,对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1)董事诚信义务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现实价值;(2)在何种程度上,中国公司法的立法体系可以英美法语境中的董事诚信义务为模本构建相应的法律条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勇  
虽然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中国证监会的强制性要求 ,但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仍处于摸索阶段 ,尚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健全的市场条件及具体的实施法规 ,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权责、激励约束等问题也没有作出明确的制度性规定 ,由此带来的实践问题不少 ,其应有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因此进一步加强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 ,尽快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就成为当前管理层和理论分析人士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争  
从公司内部权力分配规律、董事责任严格化趋势及我国法律实践来看,将合规义务纳入董事义务体系是更为合理的选择。《公司法》应当明确公司合规的要求,并在董事义务中对合规作出更具体的规定。从内涵目标和已有实践来看,董事合规义务可以作为勤勉义务的一部分。公司董事有义务建、完善合规计划与内控机制,并利用该机制对公司经营行为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合规风险并进行妥当处置。法律也应当确立合规义务违反的基本标准,并通过设置违反义务的责任促进董事合规义务的履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祺  于东智  
本文对 1 996年 1 2月 3 1日以前上市的 3 66家A股公司 (包括同时发行B股 )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企业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我们还发现在具有董事会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 ,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董事会会议对于公司治理的涵义。但是 ,这一实证结果却未能有力地证明Nikos(1 999)的结论 ,即董事会的活动 (通过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加以计量 )是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而间接地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低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靠队  孔玉生  
董事会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委推进董事会试点,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所有权、决策权和经营权的分开,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文章对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三者的结构进行了剖析和设计,运用排列组合和逻辑排除的方法,从概念、法律框架层次筛选出具有合理性的结构模式,推荐了十种较理想的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利弊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敏  周俊鹏  
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被定位于向股东会负责的下属性机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弊端。现代公司法的发展趋势是公司权力重心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移,因为后者更能满足公司规模扩大和资本市场发展所提出的专业化和效率化的需求。这一变化趋势对公司法研究者和立法者的启示是公司董事的内涵和责任需要适当扩大、公司监管的重点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明辉  
我国1999年修订《公司法》未对关联交易问题作出直接规定。目前对关联交易的规制主要是通过中国证监会规章、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及有关公告、税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规定等。而上述规范对关联交易的规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缺乏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保护的规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珂  
本次《公司法》修改草案中, 有关董事注意义务的条款得以补充。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比较了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的不同, 分析了普通法判例中业务判断规则与董事注意义务之间的关系, 并论述了我国《公司法》修改中引入董事注意义务及业务判断规则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鹿君  
《企业破产法》设定的破产申请是权利而非义务,无法遏制事实破产的公司实施继续贷款、拖延债务履行、高风险投资等不当行为。上市公司迟延申请破产非但损害债权人、中小股东等公众投资者利益,亦低效占据大量社会资源、破坏证券市场秩序。从债权人及中小股东保护的时间维度、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践与事实破产公司的剩余索取权等视角看,构建上市公司事实破产时董事、控制股东的不当交易责任与迟延申请破产责任确有必要。基于我国实践,并参考德国、英国经验,我国董事、控制股东不当交易责任的触发时点应设定为公司存在事实破产表征时,而迟延申请破产责任的起算时点则宜为公司出现法定破产原因时,在其行为给全体债权人造成损害的范围内,根据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前强  
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尤其是明星CEO的个人事务可对公司治理、公司利益、股东权益产生实质性影响已不再是法外空间,而是逐渐演化为具有涉他性的私人场域中的"涉公司性"和公司场域中的"准商业性"两类事务,从而应被纳入规制范畴。鉴于主体身份和发生场域的双重特殊性,对两类个人事务的规制将是横跨公司团体法上的行为拘束契约、公司行为法上的信义义务以及公司信息法上信息披露规则的三元领域之问题。为此,需根据私事种类的不同,秉持类型化的逻辑,在公司团体法层面强化内部"道德法典"的拘束性和可执行性;在公司行为法层面,对忠实义务进行目的解释并扩充董事、高管信义义务的监督内涵;在公司信息法层面,构建上市公司董事、高管个人事务的信息披露机制。这既彰显投资者保护的价值追求,在深层次上,更表征着这样一个事实——对上市公司董事、高管个人事务的规制是一个复杂的事情,需多重手段配套使用并进行能动性变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新龙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性决定其董事经营责任的重要性。当前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经营责任的追究,主要适用以内部处罚为主导的责任追究机制。但重罚轻赔的固有缺陷导致其悖反了保护国有资产的制度初衷,因而,必须从内部监管、出资人和社会监督三个维度追究董事经营责任,构建立体的责任体系以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刚  肖泽忠  Nick Travlos  邹宏  
本文从独立董事背景的角度检验其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对公司业绩并没有正面的影响,同时发现有政府背景和银行背景的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经营业绩越好。研究的结果也支持限制个人担任过多独立董事的主张。本文的研究在丰富了公司治理文献的同时,对于正确理解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也提供了新的观点,并对我国公司治理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小翠  
债权人利益频繁受公司管理层侵害,董事与第三人产生新的代理问题。在公司法语境下,有过错的董事在直接或间接侵害债权人利益时应承担责任。公司正常经营时,过错董事应对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公司履行不能是董事担责的关键因素;当公司濒危,董事对债权人负有维持财产价值的信义义务,若公司财产不当减损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此时既满足侵权责任要件、亦有承担信义责任的基础,故此阶段过错董事担责是侵权责任与信义责任的竞合。同时董事与公司作为独立民事主体,过错董事应与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且由于不同董事权力大小不同,宜对董事赔偿标准差异化设置以平衡董事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