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1)
- 2023(2520)
- 2022(2041)
- 2021(1848)
- 2020(1641)
- 2019(3367)
- 2018(3587)
- 2017(6676)
- 2016(3401)
- 2015(4214)
- 2014(4223)
- 2013(4319)
- 2012(4173)
- 2011(3957)
- 2010(3921)
- 2009(3480)
- 2008(3509)
- 2007(3247)
- 2006(2948)
- 2005(2849)
- 学科
- 管理(14836)
- 济(12542)
- 经济(12539)
- 业(12000)
- 企(10212)
- 企业(10212)
- 技术(10192)
- 图书(10139)
- 书馆(9636)
- 图书馆(9636)
- 工作(6612)
- 方法(5871)
- 技术管理(5677)
- 数学(5151)
- 数学方法(5073)
- 学(4953)
- 中国(4279)
- 读者(3812)
- 财(3441)
- 农(3205)
- 法(3127)
- 化(2832)
- 络(2613)
- 网络(2613)
- 和(2612)
- 业经(2585)
- 新技术(2517)
- 高新(2512)
- 高新技术(2512)
- 农业(2366)
- 机构
- 大学(57200)
- 学院(52230)
- 管理(22197)
- 图书(20069)
- 书馆(19575)
- 图书馆(19573)
- 济(18310)
- 理学(18145)
- 理学院(17931)
- 经济(17742)
- 管理学(17623)
- 管理学院(17463)
- 研究(15537)
- 京(12085)
- 中国(11085)
- 科学(10232)
- 江(9153)
- 大学图书馆(8668)
- 范(8399)
- 师范(8334)
- 州(8110)
- 财(8017)
- 所(7872)
- 业大(7845)
- 北京(7642)
- 中心(7622)
- 农(7524)
- 技术(7473)
- 研究所(7029)
- 信息(7016)
- 基金
- 项目(34767)
- 研究(27317)
- 科学(26187)
- 基金(23921)
- 家(20561)
- 国家(20430)
- 科学基金(17074)
- 社会(16999)
- 社会科(16227)
- 社会科学(16223)
- 省(13295)
- 编号(13251)
- 基金项目(12741)
- 成果(12218)
- 教育(11179)
- 划(10826)
- 项目编号(9577)
- 自然(9332)
- 自然科(9130)
- 自然科学(9128)
- 自然科学基金(8951)
- 一(8767)
- 资助(8715)
- 创(7729)
- 国家社会(7545)
- 研究成果(7375)
- 创新(7363)
- 部(7253)
- 发(7091)
- 重点(7072)
共检索到90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米传振
研究《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技术有利于降低图书馆事业法律规范的立法成本,提高立法效率和立法质量,实现立法目的,贯彻落实法律。在形式结构上,《公共图书馆法》对草案附则的调整比较合理。在内容结构上,将"坚定文化自信"纳入立法宗旨是合理的,但应考虑原条文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的表述顺序。在立法依据上,应明确宣示"依据宪法,制定本法"。在权利义务规范上,该法的权利性规则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图书馆事业提供了激励,也为主管部门的管理提供了合法性支撑,还调动了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由于未明确法律责任,该法的大部分义务性规则在结构上是不完整的,这使该法的落地面临不少障碍。在语言表达技术上,该法在必要情况下使用了一些模糊语词,但过多使用模糊语词会导致法律成为具文,为了确保制度的可行性,今后在制定具体的实施规范时应使用语义明确的语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小琴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关心这项工作,因为这部法律的出台,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图书馆的国家法律。《公共图书馆法》从立法到现在也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能够走到今天是我们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相关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我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日本的《图书馆法》是公共图书馆法。法律规范的主要问题、建立的基本制度是:确立理念,明确任务,免费提供图书馆服务;建立了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制度——司书制度;建立了中央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补助制度——国库补助金制度;建立了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的市民参与制度——图书馆协议会制度;建立了政府出版物向公共图书馆免费提供的制度;建立了图书馆运营评价及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制定期望标准,引导公共图书馆向高水平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发
为了加快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使图书馆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公共图书馆法的内涵、属性等,文章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要素、属性及原则、法律关系,以及法律责任与法的适用等公共图书馆法的法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法律 应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发
基于法理学的基本思想,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客体之概念、表现切入,重点就公共图书馆法客体要素中的物、人、精神以及行为结果等进行阐释。旨在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提升公共图书馆对其法律客体问题的认知和判断,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立法 法律客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丽君 陈宇 宋雅婧 谢诗韵 张钰
2018年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具有国家法效力的图书馆立法,是落实我国公民文化教育权的一项重要法律。但是,该法存在法律疏漏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规范不协调的问题。为了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以期裨益该法未来的修改完善。本文汲取法理学思想,综合法律文本质量、立法价值、立法成本与经济效益以及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等因素,初步搭建了《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后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标准以及评估方法4个方面,以期细致考察该法立法的质量(科学性)和实行后的效果(实效性),核心是评估该法实行后在政府治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方面的影响。本文期望此评估指标体系样本能为《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三至五年后正式启动立法后评估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持,并对该法未来的修改完善提出法理分析和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玉麟 李国新 赵洗尘 刘慧娟 裴成发 张颖杰 束漫
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事业发展不平衡,政府责任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完善,功能定位不清晰,人员结构不合理。公共图书馆立法在现行政策层面、学术研究层面以及地方性立法实践层面,已经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公共图书馆活动的"社会性"以及普遍的国际经验,决定了立法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要性。表2。参考文献9。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冯守仁 肖维平 董海 姜建城 吴洪珺
我国呈缴本制度存在两个法规体系,即出版法规和公共图书馆法规呈缴物制度。从构成要素分析,我国呈缴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呈缴本制度的不统一性、呈缴受体的众多性、呈缴者权利和义务的不一致性、呈缴物的复杂和多样性,以及呈缴方法的单一性。《公共图书馆法》应调整呈缴制度管理者、呈缴受体和呈缴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呈缴受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保障版本的完整收藏保存与保护呈缴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呈缴本制度,建立公共图书馆呈缴本收藏体系和呈缴者单一呈缴的制度,以及建立以"免费呈缴"为主的多种呈缴方式和鼓励呈缴的制度。参考文献3。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一博
以立法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立法的本质、立法的目的和立法的续造性对《公共图书馆法》的经费条款内容进行评析,认为《公共图书馆法》的经费条款内容与立法的本质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与立法的目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足以彰显立法的续造性。故而,《公共图书馆法》经费条款的未来改进应当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强度,细化政府经费保障的责任范围并明确法律后果以及增设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机制为方向。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经费条款 改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戴艳清
从文献招标采购的兴起、发展与优势入手,探讨文献招标采购给公共图书馆自主采购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应用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的自主采购权,以寻求文献招标采购与自主采购权的平衡。
关键词:
招标采购 自主采购 公共图书馆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2008年11月,《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启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牵头进行的支撑研究涉及11个研究专题,为立法提供思想、理论、学术、方案等方面支撑。立"大法"还是立"小法",是围绕图书馆立法争论的问题之一。《公共图书馆法》是否涉及国家图书馆,业内看法不一,立法实践尚无定论。图书馆人应以积极、负责、理性的态度参与和推动立法进程。参考文献8。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庞小菊
出版物送存制度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家完整收集、妥善保存及合理利用出版物。立法用语上使用出版物送存制度比出版物呈缴制度更符合该制度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第20条应当删除"接受呈缴"作为公共图书馆收集文献资源途径之一的规定;第22条应当规定出版者只需要向指定的公共图书馆缴送出版物,同时规定受缴图书馆应当负有长期保存、编撰国家书目以及提供合理利用的义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申晓娟 李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建立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法制框架,体现了一种立足当下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对公共图书馆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和2017年6月的3份公开征求意见稿,以及最终正式颁布的法律文本进行研读和比较,其中有关立法宗旨、法律调整对象、公共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等问题的条文变化,反映了立法过程中围绕这些关键问题的思想交锋,体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要的积极回应。但是,这部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豆豆
基于古籍与图书、文物的紧密关系,古籍立法必须与《公共图书馆法》《文物保护法》进行区分和衔接,以维护法制统一、协调同级立法、融入既有立法体系。古籍立法与《公共图书馆法》在指导方针、服务规则、原生性保护方面应进行区分,在领导和实施部门、再生性保护、奖励机制方面应互相衔接;与《文物保护法》在指导方针、利用规则、人才队伍建设上需予以区分,在定级、管理方式、法律责任方面需进行衔接。建议制定法律位阶的《古籍保护法》,以根本性消除古籍利用的违法风险;规定衡量古籍文物属性和文献属性程度的标准,实现与图书和文物领域立法的对接;合理借用现行法中的一般规定,侧重规定古籍保护中的特有问题;尊重古籍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成功经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紫阳
《公共图书馆法》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条款与《民法典》《刑法》等法律相比略显滞后,须进行立法调整。首先,应删除借阅信息等立法表述,并以可识别性为构成要素重新界定读者个人信息;其次,应专门增设儿童读者信息监护人知情同意权条款并超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进行前瞻性立法,在统一年龄标准外增加浮动性同意能力补足条款,要求图书馆处理儿童数据时采用选择进入同意模式,要求图书馆打破数据孤岛并引入第三方可信赖验证机制;最后,为实现良法善治,需废除仅关注保密性之“对外流转型”读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旧立法模式,确立关注全生命周期、全方位保护的新立法模式,并具体配置公共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的保护义务与配套处罚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