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9)
- 2023(3099)
- 2022(2717)
- 2021(2655)
- 2020(2353)
- 2019(5333)
- 2018(5385)
- 2017(10099)
- 2016(5947)
- 2015(6771)
- 2014(6858)
- 2013(6904)
- 2012(6329)
- 2011(5279)
- 2010(5551)
- 2009(5356)
- 2008(5909)
- 2007(5607)
- 2006(4963)
- 2005(4674)
- 学科
- 管理(32165)
- 业(24446)
- 企(24047)
- 企业(24047)
- 财(16883)
- 济(14431)
- 经济(14402)
- 务(13135)
- 财务(13113)
- 财务管理(13075)
- 企业财务(12503)
- 方法(6293)
- 制(6247)
- 家(5257)
- 国家(5168)
- 策(4848)
- 银(4784)
- 银行(4780)
- 业经(4442)
- 数学(4366)
- 人事(4357)
- 人事管理(4355)
- 数学方法(4320)
- 划(4242)
- 中国(4236)
- 行(4183)
- 理论(4045)
- 经营(3895)
- 度(3846)
- 制度(3845)
- 机构
- 大学(73506)
- 学院(72717)
- 管理(32464)
- 济(25674)
- 理学(24893)
- 经济(24742)
- 理学院(24605)
- 管理学(24474)
- 管理学院(24262)
- 中国(21845)
- 研究(20934)
- 财(20811)
- 京(16627)
- 江(13457)
- 财经(13388)
- 经(11983)
- 中心(11339)
- 科学(11152)
- 州(10913)
- 北京(10855)
- 所(10806)
- 财经大学(9793)
- 公司(9292)
- 研究所(8916)
- 银(8755)
- 省(8753)
- 范(8744)
- 师范(8675)
- 银行(8440)
- 农(8252)
- 基金
- 项目(37987)
- 研究(30627)
- 科学(28844)
- 基金(26329)
- 家(21698)
- 国家(21483)
- 科学基金(18588)
- 社会(17851)
- 社会科(16840)
- 社会科学(16831)
- 省(14244)
- 教育(14089)
- 编号(14030)
- 基金项目(13588)
- 成果(13281)
- 划(11794)
- 自然(11400)
- 资助(11237)
- 自然科(11081)
- 自然科学(11081)
- 自然科学基金(10901)
- 项目编号(9637)
- 课题(9041)
- 性(8929)
- 部(8645)
- 重点(7967)
- 年(7794)
- 制(7776)
- 教育部(7618)
- 人文(7496)
共检索到134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海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于2001年联合发布的《公共债务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是在总结各国政府债务管理实践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公共债务管理指导意见,得到各国政府债务管理部门普遍认可和参照。2013年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组织工作组对《指引》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4月发布了修订后的《指引》。一、本次《指引》修订有关情况(一)修订过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公共债务管理问题广受关注。2013年2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请国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晓季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公共债务将如何作用于实体经济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文章简要描述了国内外公共债务的实践历程及现状,并在对早期西方公共债务理论以及近期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关于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表明,公共债务分别通过三个层面实现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基于宏观层面,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实现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产出的传导;基于微观层面,通过刺激消费与投资,实现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总需求的传导;基于金融层面,通过调整流动性和利率,实现公共债务对实体经济运行的传导。因此,应当合理
关键词:
公共债务 实体经济 传导机制 公债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飞
国际债务危机成因及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启示夏飞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外债急剧增长,债务负担日趋严重,并出现了两次债务危机的高潮。至1985年,发展中国家外债余额为10,410亿美元,偿债额高达1363亿美元,分别为1970年的1,237.sl%...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田亮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依靠举债出政绩、大肆借钱融资做法比较普遍,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相比2010年增加了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其中,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达188.95%,如果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达219.57%。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恩涛 李鑫
伴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与其紧密相关的政府债务风险应该得到及时关注和防范。然而,与PPP成熟度较高的国家相比,我国在PPP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上的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借鉴国外在PPP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上的经验做法,我国应重点围绕着PPP政府债务风险治理和制度框架设计、PPP政府债务风险监督和评估、PPP政府债务预算与会计管理以及PPP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和公开等方面,对我国PPP可能引发的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以更好地发挥PPP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涛
从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开始,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时财力却不断收紧,地方政府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为地方政府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等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地方经济增长和完成地方事务。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不规范的渠道广泛举债,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成为焦点问题。在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期国家地方政府管理债务的有益经验之后,提出了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实现制度化管理,建立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金华 赵一凡
民国时期的地方债发行始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泛滥失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制约和监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最终取缔。本文通过对民国各个时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脉络、特征分析和管理机制的研究,为当今地方债的偿债机制、风险管理、用途规范、立法完善、融资渠道等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恩涛 李鑫
伴随着PPPs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与其紧密相关的政府债务风险应该得到及时关注和预防。然而,相比于应用PPPs比较成熟的国家在PPPs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上的实践,我国还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借鉴国外特别是智利、秘鲁、南非以及土耳其等国在PPPs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我们围绕着治理和制度框架、监督和评估、预算和会计以及披露和报告等方面给出了加强我国PPPs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PPPs 政府债务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恩涛 李鑫
伴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与其紧密相关的政府债务风险应该得到及时关注和防范。然而,与PPP成熟度较高的国家相比,我国在PPP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上的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借鉴国外在PPP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上的经验做法,我国应重点围绕着PPP政府债务风险治理和制度框架设计、PPP政府债务风险监督和评估、PPP政府债务预算与会计管理以及PPP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和公开等方面,对我国PPP可能引发的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以更好地发挥PPP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的正面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丽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不无关系。但从1994年开始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的同时,财力不断收紧,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增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举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债务风险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渐成为焦点问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债务规模庞大,特别是体制外的隐性、或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丽健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及其机构出资设立的,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承担了连带还款责任,其经营好差不但影响到地方政府的信誉,还关系到公共设施建设等。本文试从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分析,从国际视角探讨我国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化解的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
地方债务 需求控制 供给控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立晟 肖然
金融危机爆发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三个方面影响了公共债务:央行向财政部上缴铸币税;降低再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有效提高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水平。在此过程中,国债市场同时承担了货币政策传导和政府融资功能,中央银行致力于将投资者的资金从长期国债市场挤入短期资本市场,降低投资者的债务久期,而公共债务管理者则试图在低利率环境下发行长期债券延长债务久期,降低债务成本,二者的政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随着发达国家相继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债利息将会迅速增长,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对中国而言,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国内债券市场;降低主权债务管理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的潜在冲突,建立国家层面的资产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冀湘 任治俊 黄然
一、澳大利亚联邦贷款委员会及其管理制度框架澳大利亚联邦设有专门管理公共部门债务的机构“联邦贷款委员会(Loan Council)”,该管理机构是根据宪法设立的,其基本职责就是统一协调和控制各州政府融资行为,“联邦贷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就是依法对公共部门债务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胜
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或财政危机时,以IMF为代表的多边金融机构通常会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通过补充流动性支持陷入危机国家渡过难关债务上限政策(Debt Limit Policy)是多边金融机构为避免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出台的债务管理政策。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债务上限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也与"走出去"企业开展主权项目密不可分。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之杰
近年来,中国债务问题不断升温,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国际舆论认为中国由债务高企带来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甚至因此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国内实体经济也缺乏投资信心。事实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债务杠杆率并不太高,债务结构、债务本质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进行中国与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债务问题的比较,对于深刻了解中国债务的真实状况,助力"三去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