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
2023(298)
2022(280)
2021(287)
2020(204)
2019(475)
2018(450)
2017(849)
2016(547)
2015(520)
2014(524)
2013(503)
2012(453)
2011(399)
2010(403)
2009(387)
2008(422)
2007(379)
2006(295)
2005(280)
作者
(1234)
(1102)
(1040)
(1039)
(652)
(557)
(439)
(424)
(424)
(366)
(362)
(360)
(330)
(323)
(320)
(315)
(307)
(297)
(273)
(270)
(269)
(261)
(257)
(257)
(252)
(243)
(229)
(220)
(215)
(215)
学科
(1495)
经济(1495)
管理(775)
(696)
地方(622)
(614)
中国(527)
(430)
企业(430)
(422)
方法(384)
教学(337)
(320)
(317)
农业(315)
业经(290)
数学(281)
城市(278)
数学方法(276)
(264)
(260)
理论(260)
(248)
环境(248)
(239)
城市经济(231)
地方经济(217)
(213)
土地(213)
(208)
机构
大学(6813)
学院(6385)
研究(2324)
管理(1729)
(1625)
经济(1566)
中国(1557)
理学(1539)
科学(1531)
理学院(1498)
(1426)
管理学(1420)
师范(1419)
管理学院(1416)
(1402)
(1322)
武汉(1268)
师范大学(1168)
(1154)
(1136)
中心(1093)
研究所(1014)
业大(951)
北京(931)
(834)
(828)
农业(824)
(820)
(797)
(752)
基金
项目(4165)
科学(3061)
基金(3017)
研究(2848)
(2675)
国家(2655)
科学基金(2131)
社会(1849)
社会科(1741)
社会科学(1741)
基金项目(1668)
(1376)
教育(1349)
自然(1314)
自然科(1284)
自然科学(1284)
自然科学基金(1263)
(1194)
资助(1158)
成果(1130)
编号(1116)
重点(965)
(923)
(873)
科研(844)
课题(806)
教育部(791)
人文(781)
国家社会(779)
大学(774)
期刊
(2171)
经济(2171)
研究(2011)
学报(1768)
中国(1610)
科学(1337)
大学(1321)
学学(1210)
教育(1055)
(922)
(887)
图书(818)
(774)
书馆(671)
图书馆(671)
资源(662)
社会(626)
管理(559)
农业(519)
社会科(499)
社会科学(499)
(469)
科技(440)
(436)
论坛(436)
财经(414)
(382)
业大(380)
(376)
技术(365)
共检索到10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贺伟  
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唐前诗歌的集大成之作,嘉惠学林实多。由于工作条件限制,加之卷帙繁重,且以一人之力编成,书中无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疏漏之处。近四十年来,学界关于该书的研究已涌现相当可观的成果,尤其在增补遗漏作品、考辨误收篇目、订正作者小传、商榷编撰体例、揭示校勘失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然仍有不少失误之处尚待清理,如重复辑录、文献来源有误、误收作品、误收唐诗、文本脱讹。鉴于此书在唐前文献中居于核心地位,故略做说明,或可为其进一步整理修订提供若干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松  周超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迄今最为完备精到的先唐诗歌总集,出版以来深受学林赞誉。本文就该书误收、重收诗歌及体例紊乱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庄华峰  蔡小冬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如疟疾、瘴气、伤寒、恙虫病、天花、痢疾、结核病、狂犬病、麻风病以及各种寄生虫病等都较为流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当与频繁的战争和灾害、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差异,以及人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习俗关系至密。面对当时林林总总的流行病,时人进行了包括顺应四季变化、注意维护和治理定居生活区环境的清洁卫生、隔离病人和派遣医生巡诊及无偿施药、实施助葬措施等在内的预防和控制举措。这些应对措施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彰显了预防为主的理念,二是重视流行病防治的制度建设,三是注重用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晓峰  
形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栈道主要集中在秦岭巴蜀一带。以褒斜道、傥骆道、米仓道、剑阁道、迴车道等为主的栈道不但在沟通蜀地与中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产生了不同的建设方法,呈现出不同的栈道形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玫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是先秦两汉文学向唐宋文学发展所经历的必要阶段。由于这一时期社会极端动荡,思想意识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儒家的独尊地位大为动摇,一些反映个性解放,自我意识觉醒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雪野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夷夏之辨"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同及对传统人伦纲常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服膺基础之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夷夏之辨"为背景衍生出的伦理认同,一方面表现为"五胡乱华"局势中汉族与内迁各族政权对正统地位的认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异质文化的交锋与交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影响下,这一时期凝聚成的伦理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相伴相生,使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清晰。在此基础上,汉族与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彼此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了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发展;华夏文化与各族文化之间既相互冲突又彼此影响,共同铸就了和而不同、善解能容的中华文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白岸  
与上年相比,本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略有逊色。发表的论文数量少,据笔者所见,约有70余篇,高质量的佳作也少于往年;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也显不足。研究内容仍集中在土地制度、赋役财政、农、工、商业、人口户籍、对外经济交流等方面。现概述如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慧  
一、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度量衡史上的几件大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变化多,增幅大,北方尤比南方为甚。中国历史上度量衡单位值急剧增长,实自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三国时,大体上仍沿用东汉度量衡,单位量值虽有所增长,但尚不算多。当时天下大乱,“乐工散亡,法器淹灭,魏武(曹操)始获杜夔,使定音律”。(《隋书·律历志上》)杜夔以制乐的需要制尺,尺长24.185厘米,已较东汉之尺稍长。后世尚存的魏正始弩机亦刻有尺度(上虞罗氏藏,长24.45厘米)与杜夔尺基本相合。魏景元时(公元260—264年)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商功篇》,对新莽嘉量同魏斛作了比较,结论是魏斛大而尺长,莽斛小而尺短。(《晋书·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青  
魏晋南北朝文化及其书目刘青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民族文化从来中断的唯一国度。书目作为文化的一支,也在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着。本文仅就魏晋南北朝文化及其书目作些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由分到合、文化呈多元走向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牛红亮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社会混乱的时期,但民族融合,宗教盛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私人藏书也得到一定发展,写本书与私人著述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汝平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作了初步的梳理,揭示了促进类书编撰的原因,并指出了魏晋南北朝类书对后世类书编撰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吉成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产地,《三国志》、《华阳国志》、《水经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南史》、《北史》、《魏书》等史籍都有所涉及,但是都不全面。《华阳国志》主要记载了东晋时期巴、蜀、南中几个地区的盐产地,《水经注》主要记载了北魏时期河流附近的盐产地。其他各史都属于断代史,专门叙述某一个或某几个朝代的史事,对盐产地偶尔有所涉及,都没有专门、系统的记载。要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盐产地情况必须将这些资料综合利用起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阅读理论初现端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系统地阐释了阅读知音论,是我国早期较成熟的阅读学专门理论,与后来钟嵘的阅读滋味说以及颜之推等人的阅读功能论,共同奠定了阅读学理论发展的良好基础,使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阅读史上一个起步非凡的时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官峰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魏晋南北朝阅读的历史特征,并探讨其文化意义。总结为六个方面:纸本变迁促进阅读形态发生转型;教育格局对受教育群体的阅读影响至深;学人的阅读促使思想学术由多元转向会通;阅读清谈和无功利阅读成为时代风尚;读者的阅读精神光昭后世;阅读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成就占据历史高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