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2)
- 2023(2309)
- 2022(2060)
- 2021(1820)
- 2020(1753)
- 2019(4065)
- 2018(3932)
- 2017(7167)
- 2016(3788)
- 2015(4120)
- 2014(4004)
- 2013(4069)
- 2012(3863)
- 2011(3574)
- 2010(3963)
- 2009(3766)
- 2008(3827)
- 2007(3573)
- 2006(3471)
- 2005(3498)
- 学科
- 济(15846)
- 经济(15818)
- 管理(10133)
- 业(8572)
- 企(7266)
- 企业(7266)
- 中国(5375)
- 制(4480)
- 农(4441)
- 方法(4140)
- 财(3931)
- 地方(3918)
- 学(3814)
- 关系(3387)
- 银(3382)
- 银行(3380)
- 理论(3318)
- 教育(3312)
- 行(3266)
- 业经(3241)
- 数学(3154)
- 数学方法(3014)
- 融(2933)
- 金融(2933)
- 体(2863)
- 贸(2849)
- 贸易(2843)
- 农业(2743)
- 易(2742)
- 经济关系(2626)
- 机构
- 大学(52155)
- 学院(49613)
- 济(20164)
- 经济(19615)
- 研究(19218)
- 管理(17383)
- 中国(16207)
- 理学(13734)
- 理学院(13535)
- 管理学(13193)
- 管理学院(13061)
- 京(12091)
- 财(11789)
- 江(10335)
- 科学(10217)
- 所(9580)
- 中心(9530)
- 研究所(8247)
- 财经(8197)
- 北京(8141)
- 范(8114)
- 师范(8066)
- 州(7958)
- 农(7586)
- 省(7575)
- 经(7289)
- 院(6862)
- 师范大学(6523)
- 教育(6189)
- 人民(6082)
共检索到97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祥文
本文研究了《元一统志》所载宋元常德织锦史料,依据时人诗文,指出《元志》的记载是可信的;并对常德织锦为何消失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关键词:
《元一统志》 宋元时期 常德 织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宇
陈亮本人自称曾"六达帝廷",即六次上书皇帝,但现存文献所见仅有五次。邓广铭先生从《元一统志婺州路陈亮传》中发现了第六次上书的线索。本文对《元一统志婺州路陈亮传》关于陈亮上书皇帝的内容进行了考证分析,认为此传的真实性存在很大问题,"六达帝廷"到底何指,仍是悬案。
关键词:
陈亮 南宋 上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鑫敏
本文以江苏左、右布政使司为例,提出并检验了《大清一统志》中"滋生男妇大小"数字来源的一个假说,结果显示"滋生男妇大小"是民数汇报与人丁编审的人工产物。此外,本文认为,《大清一统志》编纂者对相关体例的盲从和对民数汇报、人丁编审制度的陌生共同导致了"滋生男妇大小"这个名词的形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秦丽娜 季秋华
天津图书馆珍藏的康熙本《大清一统志》是清王朝入关以后编纂最早的全国性的一部方志,是目前海内所藏篇 幅最多、版本最早的一部孤本方志,国家图书馆所藏不及天津图书馆所藏的六分之一。本文从该书的编纂始末、 原书风貌、史料价值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
康熙 大清一统志 版本 方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苏卢健
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所编汉籍书目《东北大学所藏和汉书古典分类目录·汉籍》著录两部《天下一统志》,都记为"天顺五年万寿堂刊本";然该书目对此著录有误。通过对这两部《天下一统志》及其相关史料的考证,可知《天下一统志》为明万历间万寿堂刊《大明一统志》的后印本;《大明一统志》改印《天下一统志》的原因,并非是清人为避文字狱之害,而是与时人对"天下"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这两部志书应著录为"明万历间万寿堂刊文林阁后印本"和"明万历间万寿堂刊积秀堂后印本"。该书目还存在诸多错误,可归纳为两点。一是古籍作者的姓名、年代、著述方式等有误;二是古籍版本的著录错误和不准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文光 李书豪
“大一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但对唐朝“大一统”的讨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思想阐释层面展开,从空间叙事角度表达唐朝“大一统”历史形态的研究不多。《新唐书·地理志》对唐朝疆域范围、交通道路、户数人口、政区沿革等方面的详细记载为我们解释唐朝“大一统”提供了空间维度的观察路径与文献基础。唐朝“郡县天下-羁縻府州-文化边疆”的空间结构不仅改变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空间叙事,而且在具体实践上,唐朝所形成的“大一统”是沟通中央与地方、维系中心与边疆、涵盖中国境内与域外世界的整体性叙事。正是基于“大一统”的空间叙事,使得中国疆域具有了超越具体朝代的稳定性,成为现代中国疆域叙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求索
[作者]
吕文利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行了深入阐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是对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基础上的高度凝练,极其鲜明地指出了实现、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历代都重视实现“大一统”,促成中华民族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王朝,其继承前代经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清朝“大一统”的多维实践,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清代的具体展开,有着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统一性 大一统 嵌入式互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晓辉
组织管理模式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当前社区组织管理是典型的政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排斥了社区建设中主要的参与者社区居民与非政府组织等民间机构的参与权,对社区建设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国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应当由政府管理向多元合作的自治管理模式转化,成立由政府、公民与非政府组织等民间机构的代表组成社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来保障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创造社区组织管理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人淮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等改革举措,可探索实行"一统两分"的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模式,即按照出资人监督职责与收益职责相分离的要求统一管理,按功能不同定位把国有资本区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两大类,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要求设立商业性和公益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大运营平台。"一统两分"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模式具有特定的实现形式,该模式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商业性和公益性国有企业发展,更有效地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更加显著地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向阳 李海 孙川
中国文化到底是"大一统"抑或"多元化",历来争论不休。本研究试图探讨我国各个地区在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俗方面的异同,以及与造成这种异同的外部因素(如地理条件、历史过程、人口因素、宗教、语言、经济、政治和法律体系等)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学科的文献综述,我们提出了一个类似马赛克拼图式的中国区域文化地图模型。其中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俗在每个模块内部相对同质,而在模块之间则相对异质,但是,这些模块之间以一种耦合的方式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大一统"的整体。根据影响文化的外部因素,中国的区域文化可以分为11种类型,分别是(1)黄土高原文化、(2)华北平原文化、(3)长江上游山地文化、(4)长江中游平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宇 邢兆鹏
除了要丰富资本市场内涵外,还应力推资本市场扩界,推动建立大一统的资本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商品经济开始,我们就认识到了市场分割的危害。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却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分割状态,导致资本市场具有多重价格,资源配置效率受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海晨 佘子豪
<正>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方电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从组织、机制、文化、创新四个维度推动党建与基层建设“一统四促”融合。一统: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陈川南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民分离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历史抉择。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战车从农村移师城市,披荆斩棘开拓出来一片大好形势的同时,旧的城市建设用地制度长期隐而不发的弊病也日渐暴露出来。而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双奇
体系改革是银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这样重大的改革,需要从理论上、对现行体系的评估上、新体系的设计上进行反复论证。论证中不同观点的争论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而有益的。本文拟对当前有关争论谈一点看法。一、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如何看待马列的大银行理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晁福林
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汇是历代人们赞颂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与“大一统”理念有密切关系。汉儒所提出的“大一统”学说适应时代的需求,泽后世于久远。“大一统”之说源起于《春秋公羊传》,是汉代公羊学家的释经之语。其本义只是指出《春秋》所言“春王正月”,即王所颁行的历法的春季之正月。董仲舒将传统的“天命观”予以新的诠释。“大一统”被董仲舒说成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根本大法。认为“大一统”是天地间最习常的规律,是古往今来皆通用的矩矱。这个学说的构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固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春秋》 “大一统” 董仲舒 民族交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