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1)
- 2023(5706)
- 2022(4112)
- 2021(3648)
- 2020(3029)
- 2019(6388)
- 2018(6538)
- 2017(12335)
- 2016(7091)
- 2015(8055)
- 2014(8243)
- 2013(7787)
- 2012(6992)
- 2011(6193)
- 2010(6446)
- 2009(6039)
- 2008(6253)
- 2007(5642)
- 2006(5151)
- 2005(4793)
- 学科
- 济(29553)
- 经济(29516)
- 管理(18675)
- 业(17535)
- 企(13539)
- 企业(13539)
- 中国(10124)
- 方法(9892)
- 农(9672)
- 业经(8425)
- 数学(8067)
- 数学方法(7893)
- 学(7407)
- 农业(6540)
- 财(6273)
- 地方(6077)
- 发(5649)
- 制(5615)
- 贸(5019)
- 贸易(5017)
- 理论(4997)
- 易(4856)
- 发展(4807)
- 展(4792)
- 银(4767)
- 银行(4749)
- 融(4715)
- 金融(4714)
- 产业(4584)
- 行(4542)
- 机构
- 大学(106191)
- 学院(104379)
- 济(39927)
- 经济(39024)
- 研究(38745)
- 管理(35680)
- 理学(30198)
- 理学院(29771)
- 管理学(28959)
- 中国(28845)
- 管理学院(28774)
- 科学(24985)
- 京(23466)
- 所(20598)
- 农(19998)
- 研究所(18775)
- 财(18769)
- 江(17068)
- 中心(16612)
- 业大(16069)
- 农业(15682)
- 范(15682)
- 师范(15511)
- 财经(14894)
- 北京(14667)
- 院(14048)
- 经(13517)
- 州(13173)
- 经济学(12645)
- 师范大学(12609)
- 基金
- 项目(68830)
- 科学(53806)
- 基金(49977)
- 研究(49379)
- 家(44626)
- 国家(44281)
- 科学基金(36957)
- 社会(31365)
- 社会科(29614)
- 社会科学(29603)
- 省(26308)
- 基金项目(25964)
- 自然(23575)
- 自然科(23042)
- 自然科学(23032)
- 划(22756)
- 自然科学基金(22617)
- 教育(22433)
- 编号(19952)
- 资助(19613)
- 成果(17365)
- 重点(15940)
- 发(15242)
- 部(14753)
- 课题(14007)
- 创(13798)
- 国家社会(13477)
- 科研(13130)
- 创新(12999)
- 计划(12640)
共检索到161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秋宇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信托法》的适用存在被合同法规范和合同性裁判思维取而代之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为人民法院否认涉案民事法律关系属于信托关系而拒绝引用该法;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民法院虽然适用该法作为处理信托纠纷的依据,但其适用要么后位于《合同法》,要么被合同法规范所同化。基于信托在我国是通过合同方式搭建起来的,且由于我国缺乏衡平法传统,需要承认信托的合同属性,将《信托法》往默认性规则的方向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是放松对受托人信义义务的限制,允许委托人通过合同的方式降低受托人的信义义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琼
2001年10月1日,《信托法》正式施行。《信托法》的颁行和实施,健全了我国民商法律制度,在我国建立了信托制度,创新了我国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制度,促进了以信托公司为主体的营业信托活动的规范和发展。截至2012年末,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了7.47万亿元人民币,信托业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保险业,成为继银行业之后的第二大金融部门,信托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彩虹
信托的制度功能在于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与此相对应的信托的基本价值取向便是自由与效率。分析我国的《信托法》,突出委托人的地位,限制受托人的权利,其价值取向追求安全和秩序。随着信托业的规范和发展,应逐步限制委托人的权利,而给受托人以充分的自由,从而尽可能地发挥信托的价值机能。
关键词:
信托法 权利 义务 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华 刘晓洪 周莹 杜嘉能 胡新阳 李洋 刘源 綦相 杜墨 刘蓓蕾 赖秀福 胡戎飞 漆艰明 闫建东 蔡概还 李宪明 汤淑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于2001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已二十周年。作为经济金融领域的重要基础法律,《信托法》诞生于我国信托法律制度尚处空白、信托业亟待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该法的实施为信托关系的调整、信托行为的规范以及信托当事人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建立健全我国信托制度、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信托法》施行二十年来,我国金融业飞速发展,人民群众财富稳步增长,信托业务需求日益增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卫
特别法基本原则不同于一般法基本原则,也不同于特别法具体原则,它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特有性、内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贯穿始终性。从特别法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来看,信托法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良 聂俊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颁布,标志我国的民法理论与民法体系已经走向成熟。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信托法》的制定和修改都离不开民法。当前,我们应该站在新时代高度,对民法与信托法的关系、对信托及其信托立法进行重新的定位与审视,对《信托法》及其法律支持环境进行完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玉
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考察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自由流动以及劳动力市场活力的影响,该文采用CHIP数据中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国劳动者总体的离职倾向有所降低,但是劳动者个体的离职倾向因其自身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为了进一步确定劳动者离职倾向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间的关系,该文利用双差分方法进行了考察,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确实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离职倾向,并且这个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由于劳动者离职倾向的降低可能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活力,该文最后针对劳动合同法的就业保护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小雄
新华信托因经营不善在2020年7月被原银保监会实施接管,由于多方面原因此后未能重组成功。2022年7月,原银保监会同意新华信托进入破产程序,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新华信托破产清算申请。2023年5月26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新华信托破产,由此拉开了信托公司以破产方式实现市场化退出的序幕。
关键词:
信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旭阳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 ,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作为基础 ,而我国《信托法》的颁布实施将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奠定制度基础。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信托法的法律框架下 ,如何实现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 ,和融资结构的选择。
关键词:
信托 资产证券化 破产隔离 融资结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小雄
在家族信托得到快速发展的2021年,被称为"家族信托第一案"的武汉张某家族信托执行异议案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切关注。该案的基本案情如下:胡某系杨某妻子,但在婚姻之外胡某又和张某关系暧昧,且于2014年2月16日生子小张。2016年1月28日,张某作为委托人与某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以现金3080万元设立"财富传承财产信托",信托受益人起初为张某、小张等五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明婕
本文紧扣我国《信托法》和《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分析了作为企业年金受托人,企业年金理事会其权利义务规范的不平衡,轻权利、重义务以及其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促进企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理事会的发展,对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有关立法应坚持鼓励和监管并重的原则,将理事会的自由裁量权具体化,同时加强有关部门机构之间的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凌畅 叶菀馨
本文从反腐现状入手,分析腐败的原因,并引入信托机制加以研究。在参考借鉴韩国股票保密信托、美国盲目信托和台湾地区强制信托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反腐信托制度进行初步构建,并从信托思想入手,对我国反腐立法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
信托 反腐立法 盲目信托 强制信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查志刚
信托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于扩张自由并进而提升效率,信托这种极具扩张自由的倾向无疑会引发与其他价值目标的冲突与抵触,因此,必须将信托当事人以及围绕信托财产而产生的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冲突——无限扩张自由的倾向——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从而合理地平衡与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价值,特别是信托关系的内部利益的平衡与协调至关重要。
关键词:
信托关系 利益冲突 受托人 受益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万勇 张莉
存托机构和保管机构共同为存托凭证持有人的利益服务,它们在为存托凭证持有人持有、处分存托证券时,必须符合一个善良管理人的标准为存托凭证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