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8)
2023(3707)
2022(3188)
2021(3070)
2020(2513)
2019(5851)
2018(5940)
2017(11400)
2016(5695)
2015(6442)
2014(6200)
2013(5941)
2012(5571)
2011(5042)
2010(5012)
2009(4659)
2008(4414)
2007(3982)
2006(3609)
2005(3396)
作者
(15621)
(12922)
(12877)
(12215)
(8364)
(6309)
(6071)
(4965)
(4930)
(4763)
(4407)
(4390)
(4176)
(4068)
(4022)
(4003)
(3926)
(3826)
(3806)
(3764)
(3300)
(3076)
(2934)
(2928)
(2861)
(2839)
(2831)
(2826)
(2662)
(2558)
学科
(21516)
经济(21497)
管理(20845)
(18195)
(16524)
企业(16524)
(12548)
贸易(12547)
(12388)
方法(10549)
(10515)
(9438)
数学(8826)
数学方法(8728)
出口(7753)
出口贸易(7753)
(7753)
业经(6320)
(6222)
财务(6204)
财务管理(6192)
企业财务(5947)
信息(5326)
(4847)
中国(4652)
理论(4624)
技术(4603)
(4482)
(4167)
产业(3918)
机构
大学(83527)
学院(80983)
管理(35161)
(32325)
经济(31675)
理学(29926)
理学院(29670)
管理学(29318)
管理学院(29159)
研究(22664)
中国(18174)
(17074)
(16579)
财经(13325)
科学(12876)
中心(12220)
(12125)
(11977)
北京(10521)
业大(10417)
(10330)
经济学(10040)
财经大学(9928)
(9841)
(9836)
(9775)
师范(9741)
经济学院(9200)
研究所(9101)
商学(9098)
基金
项目(54871)
科学(43921)
基金(41790)
研究(40826)
(35754)
国家(35533)
科学基金(31629)
社会(27206)
社会科(25885)
社会科学(25880)
基金项目(22122)
自然(20244)
(20054)
自然科(19765)
自然科学(19757)
自然科学基金(19466)
教育(17971)
编号(17489)
资助(16835)
(16462)
成果(14940)
(12378)
项目编号(12119)
国家社会(11908)
重点(11306)
(11190)
教育部(11143)
人文(11120)
大学(10968)
(10594)
期刊
(32431)
经济(32431)
研究(20658)
中国(15580)
(14253)
学报(12249)
管理(11976)
图书(11215)
科学(9604)
大学(8992)
(8401)
学学(8025)
情报(7920)
书馆(7559)
图书馆(7559)
(6633)
(6611)
金融(6611)
财经(6433)
教育(6381)
技术(6236)
业经(5882)
经济研究(5723)
农业(5714)
(5494)
理论(5427)
国际(5333)
实践(5113)
(5113)
问题(4781)
共检索到12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灵斌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对于健全我国的法律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条例中与图书馆相关条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秦珂  
简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图书馆领域的利益平衡关系,指出其在拓展图书馆从事数字信息服务法律空间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某些不利影响,如没有使倾斜的利益天平完全得到矫正、图书馆远程在线信息服务的法定许可权利缺失等方面。提出应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保护新环境的挑战,必须充分认识《条例》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图书馆员和读者的知识产权素质,对照该《条例》规定建立健全著作权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图书馆藏的著作权评价工作,继续参与立法进程中公权和私权的博弈与制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詹福瑞  陈传夫  肖燕  
条例草案所称之“公共图书馆”,应改为“公益性图书馆”,以便包括公共、教育和科研系统的图书馆在合理使用制度下,保证读者对馆藏文献的网上借阅需求。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应偏离其立法目标,去取消图书馆馆藏作品数字化的权利。公益性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豁免条款是有其理论依据和合理性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秦珂  
《条例》第七条是权利博弈与利益相对平衡的体现,其在周延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立法传统的同时,顺应国际立法趋势,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科学行使《条例》第七条赋予的权利,图书馆必须提高自律意识,限制作品传播范围、界定作品原有的版权状态与载体形式、正确处理收藏权和所有权的关系,还要注重维护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要对著作权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并不得以合理使用为幌子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淑琴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著作权法》经过修改以后赋予著作权人的一项新权利。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该著作权利与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关系问题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话题。如何在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基础上,正确平衡社会公众利益,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性质,探讨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汪琼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对图书馆权利的限制,涉及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共享、资源整合等图书馆通行服务方式。本文分析在条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利用图书馆权利的方式,对与条例冲突的图书馆现行服务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永福  
从知识产权制度所具有的私权与公权背离的特性出发,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必须受到限制,并指出这种限制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代际伦理和法定许可三大原则。认为公益性的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网络传播行为因而具有正当性,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保护,必然损害公共利益。根据利益平衡原则,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应该尊重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的观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宁  真溱  
本文把握著作权法利益平衡的价值精髓,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图书馆数字作品合理使用的条款的特点和立法内涵,并从法理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了这些规定的合理性,力图为图书馆工作者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中依法处理版权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勤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出发,分析了该条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适用性,并进一步论述了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如何维护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珂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在适用中存在着图书馆享有的"合理使用权"与权利人享有的"著作权"相冲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从立法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图书馆还要建立健全著作权管理制度,认真遵守法定的著作权使用规范,并对部分馆藏著作权的管理引入合同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毛旭  
文章在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发行权的定义、特征,对比其异同的基础上,说明了单独设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必要性,并例证了对图书馆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颖瑜  邓小茹  朱培毅  
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有关图书馆合理使用网络服务信息资源的权利豁免进行思考,从自身的实际科研工作出发,探讨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医药信息资源导航系统的服务内容和链接方式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可能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文韬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著作权法适用的新问题。通过云计算利用作品的行为与出租行为具有相似性,但出租权系作为发行权一部分或子权利而存在的,选择出租权规制云计算传播行为,即是选择以发行权体系进行规制。中国已选择了以向公众传播权体系规制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的逻辑。云计算传播行为应被包含在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之内,因此选择发行权体系进行规制是与既有逻辑相矛盾的,云计算传播行为仍应以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规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袁锋  徐琢  
由于我国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自身的设计缺陷以及数字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的不足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体现为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中服务对象获取作品的目的限制缺失、图书馆提供数字化作品的客体限制缺失以及文本与数据挖掘带来的新型问题。在借鉴国外立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修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为“ 《条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完善。一方面,在《条例》第7条中增设“为了便于服务对象研究或学习”这一主观目的限制,并在该条中明确将视听作品排除出图书馆提供数字复制件的作品类型当中;另一方面,在《条例》第6条中增设图书馆等机构基于科学研究目的而使用文本与数据挖掘的限制与例外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