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
- 2023(832)
- 2022(730)
- 2021(653)
- 2020(576)
- 2019(1079)
- 2018(1111)
- 2017(1717)
- 2016(1252)
- 2015(1321)
- 2014(1286)
- 2013(1302)
- 2012(1253)
- 2011(1156)
- 2010(1260)
- 2009(1118)
- 2008(1220)
- 2007(1020)
- 2006(839)
- 2005(771)
- 学科
- 济(2360)
- 经济(2359)
- 学(2234)
- 业(1351)
- 管理(1338)
- 农(1149)
- 中国(1140)
- 水产(1001)
- 动物(934)
- 农业(858)
- 虫(834)
- 企(826)
- 企业(826)
- 害(825)
- 动物学(824)
- 方法(819)
- 业经(790)
- 虫害(742)
- 病虫(670)
- 病虫害(670)
- 理论(665)
- 及其(647)
- 物(595)
- 数学(591)
- 研究(585)
- 地方(569)
- 数学方法(569)
- 文化(549)
- 事业(543)
- 植(525)
- 机构
- 学院(18321)
- 大学(18250)
- 农(10281)
- 研究(10101)
- 科学(9080)
- 农业(8508)
- 所(7004)
- 研究所(6630)
- 业大(6387)
- 中国(5869)
- 农业大学(5217)
- 业(5056)
- 室(4813)
- 省(4688)
- 实验(4665)
- 实验室(4508)
- 京(4434)
- 科学院(4378)
- 重点(4295)
- 中心(3749)
- 济(3652)
- 技术(3568)
- 经济(3500)
- 院(3382)
- 管理(3312)
- 江(3111)
- 部(2976)
- 研究院(2828)
- 理学(2773)
- 北京(2712)
共检索到26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由著名旱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先生,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先生作序,张正斌研究员编著的《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遗传育种基础》,200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40余万字,定价42元。欢迎单位和个人从科学出版社购买。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作物抗旱节水生理遗传育种研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及最新研究进展,共15章。分别是:水危机与蓝色革命、节水农业的发展、生物节水、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蒸发蒸腾估算模型、碳同位素在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中的应用及问题、作物抗旱节水形态发育适应与自我调控、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耗 剧成欣 陈婷婷 曹转勤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明节水抗旱水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生理基础。【方法】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籼稻)和旱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 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当地高产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显著降低,两种灌溉方式间的节水抗旱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显著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生产力(产量/灌溉水量),节水抗旱品种灌溉水生产力增幅大于当地高产品种。与当地高产品种相比较,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相对分蘖数和每穗颖花数(节水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常规灌溉分蘖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瑞冬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形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也日趋严重,选育抗旱的品种已成为育种家们努力的目标。持绿性是植物的重要抗旱机制,在多种植物中被发现,引起了作物育种家们的极大兴趣。作物持绿性状的遗传及生理基础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许多作物持绿性基因数量性状位点(QTL)标记及连锁图构建已经实现。研究表明:在生理基础上持绿性决定于籽粒灌浆期氮素供求关系的平衡,即持绿型品种叶片氮浓度高于非持绿型品种。持绿型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表现出高的蒸腾效率和光合能力,最终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大量对持绿基因QTL及其标记的研究和定位,为持绿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打下坚实基础,将加快...
关键词:
作物 持绿性 遗传基因 生理 抗旱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文英 柳斌辉 彭海城 李爱国 栗雨勤
依据Griffing方法I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在人工模拟干旱棚和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分别设水、旱2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秀琴 兰进好 林琪 穆平
为明确小麦抗旱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27对SSR引物对50份小麦抗旱种质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7对引物共检测出127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在2~8之间,平均4.7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6~0.89,平均为0.68,其中西农811与西农928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遗传相似系数(GS)高达0.89;山农16号与秦麦3号间的遗传相似性最低,GS为0.46。所选引物可以将全部品种区分开来,50个品种可分为8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品种系谱比较吻合。
关键词:
小麦 抗旱种质 遗传多样性 SS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娟玲 乔蕊清 谢福来 王丽萍 阎淑萍
对6个典型水、旱地小麦品种、三种杂交类型6个组合、5个性状F2世代的遗传研究表明:旱地条件下,单株产量,穗节长分别表现完全显性和超亲优势,且遗传传递力强,变异系数大,是F2重点选择性状;穗粒数也具有超亲优势,但遗传力弱,变异系数小,株高表现完全显性,遗传力较强,但变异系数甚小。此二性状应在F2后进行较大量地连续选择;旗叶长的3个遗传值均最小,应在高代再行选择。旱/旱、旱/水、水/水3种杂交类型中,旱/水类组合性状遗传力强,变异系数高,应作为旱地杂交的首选类型。
关键词:
小麦,抗旱性状,杂交类型,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宏 蔡平钟 何俊蓉 阎文昭
分子标记已被广泛用于作物分子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外源导入基因的检测等研究。以RFLP、RAPD、AFLP和SSR为主的分子标记各具特色, 克服了传统遗传标记的缺陷, 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标记 作物 分子标记育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杰 陈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逐渐由“吃饱”向“吃好”以及“吃入营养”“吃出健康”等方向转变。小麦是我国以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育种家们认为小麦育种也要从“产量育种”向“品质育种”转变,即产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使得小麦籽粒具有特定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这些成分一般是小分子代谢物。与之相对应,还进一步提出了“功能性小麦品种”的概念。黄酮类代谢物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物质,由于它能够影响植株表型以及人类健康,该类物质含量也是“功能性小麦”育种的范畴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功能性小麦”育种,需要使用多种手段解析影响特定“功能性”代谢物含量的分子机理和遗传基础。代谢组学手段与遗传学设计相结合能够高效鉴定影响代谢物含量的基因,然而由于小麦参考基因组信息公布较晚,小麦中这类研究进展相对滞后,导致对于代谢物的遗传基础揭示不足,从而限制其在“功能性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本文以黄酮类物质为例,概述了解析这类代谢物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将为以提高黄酮类物质含量为主要目标的“功能性小麦”育种提供分子资源和理论基础,以及为研究其他“功能性”代谢物提供借鉴。与此同时,还初步构想了在相关基础研究积累不足的前提下直接使用代谢组学手段辅助育种的方式,有望在获得育种中间材料的同时“顺便”解析关键遗传因子或者候选基因,从而有效推动“功能性小麦”育种。
关键词:
黄酮 功能性小麦 遗传基础 育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志兵 戴晓港 尹佟明
林木由于世代周期长、个体高大、遗传负荷高等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遗传学材料,导致林木遗传育种在基础研究方面远远滞后于模式动、植物和其他重要作物,成为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子育种是突破林木育种周期长的关键技术,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和阐明林木基因的功能是进行林木分子育种设计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也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林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连锁与关联分析、木材形成机制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虽然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作为技术储备是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伟溪 刘浡洋 丁昌俊 张冰玉 黄秦军 褚延广 苏晓华
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在激活胁迫相关基因、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来自极端抗逆木本植物霸王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基因(ZxZF)为外源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欧美杨‘渤丰1号’进行遗传转化。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80株抗性植株,通过PCR检测获得17株呈阳性植株,Southern印记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以单拷贝方式整合到5个转基因株系体内,RT-PCR及qRT-PCR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在4个转基因株系中成功表达。PEG模拟干旱胁迫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植株10%以上,转基因株系抗旱性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研究表明ZxZF转录因子...
关键词:
欧美杨 锌指蛋白基因 遗传转化 抗旱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猛 于大伟 员海燕
[目的]揭示抗旱型玉米苗期根系表型性状的遗传特性,为玉米根系耐旱性状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干旱敏感型材料WN897(母本)、抗旱型材料WU109(父本)及其杂交和回交产生的F_1、B_1、B_2和F_2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干旱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玉米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和根体积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玉米的总根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遗传率均较高,环境变化对其影响较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总根长和根投影面积的最优遗传模型均为E(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1.37%,68.46%,65.69%和50.01%,56.28%,77.63%;根表面积的最优遗传模型为E-1 (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31.92%,61.96%,72.96%;根体积的最优遗传模型为D(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0.64%,0.64%,0.91%。在正常条件下,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最优遗传模型均为E-1,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5.20%,68.42%,75.72%;56.38%,42.65%,72.13%及61.36%,44.26%,78.55%,根投影面积的最优遗传模型为E,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55.27%,51.84%,48.97%。[结论]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可以在低世代材料中进行有效选择。干旱条件下对玉米根投影面积的选择效率更高。正常条件下玉米根体积在低世代材料中即可进行有效选择,但干旱条件下需在高世代材料中进行有效选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黎裕
植物抗旱育种及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黎裕据统计,世界上1/3的可耕地处于供水不足的状态,而其他耕地也常常受周期性的或难以预料的旱灾所影响。通过提高作物抗旱性抗旱育种已成为发展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抗旱种质资源的筛选优异的抗旱种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广大 王改丽 叶祥盛 李权 石磊 徐芳森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油菜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氮肥利用率低。不同油菜品种的氮效率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与氮低效基因型油菜相比,氮高效基因型油菜在氮的吸收、转运、代谢、光合作用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同时,参与上述过程的基因包括硝酸根转运基因(NRT)、铵离子转运基因(AMT)、编码植物氮代谢相关酶类的基因以及其他基因等的表达水平也受到氮水平的显著影响,并在氮高、低效基因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主要从甘蓝型油菜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氮高效的生理与分子遗传基础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