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1)
- 2023(7290)
- 2022(6187)
- 2021(5732)
- 2020(4464)
- 2019(10336)
- 2018(9931)
- 2017(18560)
- 2016(9736)
- 2015(10642)
- 2014(10749)
- 2013(10691)
- 2012(10418)
- 2011(9696)
- 2010(9818)
- 2009(9025)
- 2008(8942)
- 2007(8161)
- 2006(7687)
- 2005(7450)
- 学科
- 济(47884)
- 经济(47835)
- 业(24738)
- 管理(20558)
- 中国(18382)
- 地方(17815)
- 农(17661)
- 银(16105)
- 银行(16097)
- 行(15270)
- 贸(14821)
- 贸易(14809)
- 企(14591)
- 企业(14591)
- 易(14454)
- 方法(13189)
- 农业(13185)
- 制(13143)
- 融(11807)
- 金融(11807)
- 出(11559)
- 数学(11413)
- 数学方法(11357)
- 业经(11324)
- 地方经济(10043)
- 发(9669)
- 财(9204)
- 度(8878)
- 制度(8877)
- 口(8140)
- 机构
- 学院(137546)
- 大学(136023)
- 济(63882)
- 经济(62584)
- 研究(54089)
- 管理(48356)
- 中国(47002)
- 理学(39504)
- 理学院(38989)
- 管理学(38493)
- 管理学院(38220)
- 京(30438)
- 财(30161)
- 科学(30000)
- 所(27472)
- 中心(25080)
- 农(24924)
- 研究所(24409)
- 江(23067)
- 财经(22588)
- 经济学(20897)
- 经(20465)
- 北京(20069)
- 银(19937)
- 范(19932)
- 师范(19758)
- 院(19246)
- 银行(19156)
- 州(19145)
- 农业(19041)
- 基金
- 项目(83737)
- 科学(66118)
- 研究(65162)
- 基金(59600)
- 家(50861)
- 国家(50356)
- 社会(42983)
- 科学基金(42659)
- 社会科(40829)
- 社会科学(40822)
- 省(33230)
- 基金项目(30564)
- 教育(28702)
- 划(27228)
- 编号(26371)
- 发(25228)
- 资助(24329)
- 自然(23980)
- 自然科(23390)
- 自然科学(23387)
- 自然科学基金(22952)
- 成果(22030)
- 发展(20997)
- 展(20623)
- 课题(19276)
- 重点(19095)
- 部(18587)
- 国家社会(18196)
- 创(17447)
- 性(16695)
共检索到242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为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编写了《纪实》《画册》。其中,《纪实》共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十三五"时期考察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报告、工作纪实、典型案例和工作大事记等5个部分,共计64万余字,详细记录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和单位"十三五"以来支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关情况,全面展现了 22个省(市、区)推动落实"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艰辛历程和显著成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明确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之一,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十三五"以来,我国用5年多时间使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彻底摆脱贫困,有力推动了搬迁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助推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继土地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云南省会泽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目标,制定并实施"短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的思路举措,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实施易地搬迁,确保10万群众"搬得出"会泽县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位于云贵川3省8县交界,国土面积5886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5.7%,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曙光
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扶贫攻坚阶段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理论层面从阻断效应、重构效应、增长效应和社会一体化效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同时也从融入障碍、共同体割裂效应、生活成本约束、就业困境和公共服务瓶颈等角度论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约束条件,并着重以广西模式为核心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顶层设计-动员激励-统筹协调-监督考核"四位一体核心机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模式包含基础设施、就业培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产业带动、社区重建、文化融入、心理介入、生态恢复等九个方面,从而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了系统性的制度框架。这些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石欣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举措,但易地扶贫搬迁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西藏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存在很大的难度。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采取了充实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强化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最终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任务。这些举措为今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等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明月 冷淦潇 冯晓龙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当前的重点任务,强化后续扶持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关键。产业发展作为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安置区和搬迁户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9省4期搬迁户调研数据,对后续产业发展的特征、减贫成效、面临的问题及提升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后续产业已覆盖72.05%的搬迁户,类别以种养殖业为主,组织方式从"农户自己发展"向"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转变。在带动模式及成效方面,后续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生产带动、就业带动、资产收益带动和混合带动四种模式帮助搬迁户增收致富,可使其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5.27%。但安置区后续产业仍面临着发展不足、产业选择同质化严重、新型经营主体带贫能力不够、搬迁户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未来要通过加大后续产业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选择、完善带贫主体激励机制、激发搬迁户内生动力来进行提升,以巩固搬迁脱贫成果,接续乡村产业兴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强
易地扶贫搬迁是促进缺乏生存条件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总体进展顺利,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但也存在搬迁与发展不同步、社区管理服务滞后、生态修复与拆旧复垦缓慢以及尚有大量同步搬迁人口留置等问题。当前,需要在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框架下,统筹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措施,强化社区自治,促进社会融入,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压茬推进生态宜居搬迁等工程,着力解决同步搬迁人口问题,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涛 张琦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面对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扶贫重点、物质基础等条件的不同,各阶段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法有着特有的特点。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就业发展变迁历程,从搬迁后农户就业安置模式角度分析各阶段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施及对减贫开发的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减贫新趋势,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减贫政策创新提出了未来展望。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就业减贫 回顾 展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明月 冯晓龙 汪三贵
测度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脆弱性,对贫困进行事前干预,不仅能增强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长效性,还能降低减贫政策成本。本文利用8省16县1050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测度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下,2015年、2016年农户的平均贫困脆弱率分别为54.29%、47.62%,且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与未搬迁农户脆弱率变动相比,已搬迁农户的脆弱率下降幅度更大;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户主年龄在65岁以上、未上过学、家庭抚养比在75%及以上、劳动力数量在6个及以上的家庭未来最容易陷入贫困。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贫困 脆弱性 精准扶贫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聪 王颖文 刘杰 荀阳
基于多维贫困理论,以陕西南部安康地区为例,使用"A-F"双临界值法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数进行测度,实证分析移民搬迁视角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农户家庭,"搬迁户—打工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数最低,"非搬迁户—非打工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数最高;外出务工和外出务工强度能有效减轻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家庭收到汇款额和打工时间对减轻多维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受非搬迁户样本影响,外出务工强度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生计活动,对减轻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有积极作用,相较于非搬迁户,外出务工的减贫效应在搬迁户群体中更为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琦 张诗怡
后续扶持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也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初衷所在。过去我国移民搬迁存在后续发展困境,原因在于政府单一化搬迁扶持供给以及由此导致的扶持措施供给与搬迁户脱贫发展需求的错位。随着政府工作理念的转变,各地对于搬迁后续扶持越来越重视,形成了更多层次、更为精准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措施供给体系。通过对11个省份易地搬迁后扶措施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整合迁入迁出两地资源、丰富后续帮扶供给的可持续减贫机制,协调推动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从而解决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的难题。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供给侧 精准扶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蒙
当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即将全面进入工作目标为"稳得住""可致富""能发展"的后搬迁时代,工作目标的达致依赖长效减贫机制的建构。从社区营造视角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地方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研究认为通过社区营造推动移民安置社区从过渡型逐渐转变为发展共同体,是实现搬迁户长效减贫的可行路径。具言之,移民安置社区营造聚焦在三个层面:社区主体层面,营造社区多元主体并促进其积极参与社区发展与贫困治理,从而激发社区内部的组织化减贫动力;社会空间层面,营造制度空间、公共空间、生计空间等多维空间,在社区秩序、社会交往和保护性生计的营造中促进移民的社区融入与生计安全;社会关联层面,营造紧密利益关联并借助具体社会关系的"传帮带",促进移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通过"社区主体-社会空间-社会关联"三位一体的社区营造,移民安置社区的发展导向不仅是一种强化社区移民之间社会和心理联结的生活共同体,更是一种融入共同性的经济发展与能力建设的发展共同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茂章 周璟
通过阐述易地扶贫搬迁概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内涵,分析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存在政策、产业扶贫经验和民族特色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土地资源、资金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不利因素。结合湖南省石门、沅陵、桑植等国家级贫困县调研案例,总结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11种模式,并提出根据安置地情况选择合适产业、产业发展模式等促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茂章 周璟
通过阐述易地扶贫搬迁概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内涵,分析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存在政策、产业扶贫经验和民族特色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土地资源、资金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不利因素。结合湖南省石门、沅陵、桑植等国家级贫困县调研案例,总结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11种模式,并提出根据安置地情况选择合适产业、产业发展模式等促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楠
可持续生计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在国际扶贫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开展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局限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增加贫困群众生计资本、丰富生计策略、取得可持续生计的良好效果。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实践的典型代表,易地扶贫搬迁不但与可持续生计理论具有理论和内容上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政策体系构建、组织实施主体、创新性构建生计资本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生计理论,为促进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