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9)
- 2023(10797)
- 2022(9095)
- 2021(8451)
- 2020(6877)
- 2019(16044)
- 2018(15958)
- 2017(30299)
- 2016(16110)
- 2015(18181)
- 2014(17922)
- 2013(17949)
- 2012(17162)
- 2011(16003)
- 2010(16043)
- 2009(14772)
- 2008(14629)
- 2007(12771)
- 2006(11715)
- 2005(10984)
- 学科
- 济(83480)
- 经济(83389)
- 业(40034)
- 管理(39690)
- 方法(32220)
- 数学(29400)
- 数学方法(29275)
- 中国(28817)
- 企(28671)
- 企业(28671)
- 农(22625)
- 地方(21668)
- 贸(16966)
- 贸易(16952)
- 制(16918)
- 财(16896)
- 业经(16858)
- 易(16445)
- 农业(15575)
- 融(14706)
- 金融(14704)
- 银(14492)
- 银行(14477)
- 行(14153)
- 发(13132)
- 地方经济(12456)
- 体(11891)
- 学(11703)
- 环境(11576)
- 技术(10410)
- 机构
- 大学(233585)
- 学院(230791)
- 济(112344)
- 经济(110559)
- 研究(90445)
- 管理(85131)
- 理学(72060)
- 理学院(71216)
- 中国(70762)
- 管理学(70466)
- 管理学院(70008)
- 财(51731)
- 京(51012)
- 科学(48248)
- 所(45224)
- 研究所(40397)
- 财经(40021)
- 中心(39311)
- 经济学(37058)
- 经(36673)
- 农(34705)
- 江(34287)
- 北京(33797)
- 经济学院(33395)
- 范(32219)
- 院(32114)
- 师范(31964)
- 财经大学(29757)
- 业大(27748)
- 州(27440)
- 基金
- 项目(145635)
- 科学(116802)
- 研究(111947)
- 基金(107813)
- 家(92771)
- 国家(91983)
- 科学基金(78662)
- 社会(75451)
- 社会科(71772)
- 社会科学(71761)
- 基金项目(55329)
- 省(53271)
- 教育(51198)
- 自然(45734)
- 划(45613)
- 资助(44729)
- 自然科(44685)
- 自然科学(44677)
- 自然科学基金(43941)
- 编号(43870)
- 成果(37397)
- 发(37300)
- 部(34655)
- 重点(33142)
- 国家社会(32986)
- 课题(31485)
- 发展(31471)
- 展(30958)
- 教育部(30684)
- 中国(30327)
- 期刊
- 济(129226)
- 经济(129226)
- 研究(83038)
- 中国(54257)
- 财(36825)
- 管理(33298)
- 农(33165)
- 科学(31077)
- 学报(29797)
- 教育(29044)
- 融(28650)
- 金融(28650)
- 大学(24130)
- 经济研究(22684)
- 农业(22653)
- 学学(22195)
- 财经(21105)
- 业经(19900)
- 技术(19367)
- 经(18358)
- 问题(17556)
- 贸(16387)
- 世界(14851)
- 国际(14695)
- 业(12514)
- 技术经济(11805)
- 统计(11119)
- 经济问题(10934)
- 商业(10697)
- 坛(10238)
共检索到375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徐丽
文章引入人口迁移重心的概念,并以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作者通过考察人口迁移重心与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位移的联动变化,发现相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更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仍然是未来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人口迁移 人口增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郎晓波
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民工流动为主的中国"乡—城"迁移一直持续至今,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乡城移民及其城市融入问题的追踪研究。在社会空间和归属感两级框架主导下,学界就中国"乡—城"迁移模式及代际差异演变基本达成共识,即,模式上从"单枪匹马"转变为"链式迁移"、代际上从"返乡务农"进入到"留城发展"的新阶段。受制于迁移前群体特质和流入地城市特征的双重影响,学界集中从二元分割的宏观制度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中观路径这两大方向提出完善策略。国内外相关成果为理解和化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乡—城"迁移及其城市融入
关键词:
“乡—城”迁移 城市融入 改革开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逢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富裕劳动力除了进入本乡本土的乡、镇、村企业外,有相当一部分流入城市,从县市直到直辖市,为我国的城市发展补充了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他们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人口问题。尤其是上海,随着浦东开发,城市经济模式需要相应的人口迁移政策,但是我国人口迁移统计还相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梓桢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改革开放洪流汹涌澎湃、高潮迭起的背景下,人口迁移流动空前活跃,呈现出独有的态势;并且在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亟须回答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东
文章基于1982~2015年人口普查和1%人口调查数据,计算了所有普查年5年跨县迁移量,从1982年到2010年再到2015年,人口总迁移量从2 863万升到1.46亿,再下降到1.32亿。其中,户籍迁入的永久迁移从2 420万下降到1 976万后,继续下降到1 432万;离开户籍县的临时迁移从443万增长到1.26亿,然后微降至1.18亿;临时性的务工迁移从不足200万增长到7 033万后,再下降至5 707万。文章发现,人口迁移已实现从计划性的永久迁移向市场性的临时迁移的转变,对市场转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人口迁移实现了从个人行为向家庭行为的转变。与2000年相比,2010年劳动力峰值受高校扩招影响,从5.9%上升到9.5%,已婚青壮年的迁移率比10年前大幅提高,并取代未婚青年人群成为迁移的主流。此外,由累积值计算的2010年儿童留守率高达62.8%,中青年妇女净留守率为21.7%,表明市场化后风险的提高迫使家庭居住分离以劳动力迁移的方式来分散风险。一旦克服风险约束后,回流增加较快。文章建议,政府在政策上营造宽松环境,以保障未来迁移向优质化、家庭化和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转型 中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敏芳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率达9.74%,人口流动率达12.33%。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经济因素为主,以女性为多,且迁移流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人口。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按城市化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新增人口数量,低于农村人口外出迁移数,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为了实现人口顺利迁移流动,需要相应的配套策略。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城市化 迁移预测 迁移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黄颖钰
本文主要考察了 1 995~ 2 0 0 0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现省际迁移人口 (外来劳动力 )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 ,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 ,推动东部地带的GDP增长了 1 0 %以上 ,对东部地带GDP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 5 %。而且在东部地带 ,越是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迁入人口规模越大 ,迁入的外来劳动力对推动迁入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就越大。
关键词:
东部地带 人口迁移 经济发展 贡献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三大人口变动之一的人口迁移,也伴随国家的艰难探索走过了70年历程。回顾人口迁移的发展,大致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主要受经济体制及改革开放的影响,人口迁移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户籍制度自1958年出台,一直作为人口迁移的桎梏制约着人口迁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在城市没有户口也可以生存的条件,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推动了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户籍制度仍制约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使其只能是"不完全"迁移及"半"城市化,并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农村"三留守"人口问题。彻底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戎爱萍 郭卫东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山西为例,从城镇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从而对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爱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化道路是一条由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扩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政策,户口迁移政策和现实的人口迁移规模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已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20多年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于中国城市化的选择,中国国情决定了应该把体系化城市发展作为城市化战略。政府在推动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中,要从法律、政策、措施方面,保证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琴 李明华
分析了浙江山区人口迁移的趋势与障碍,指出应依赖地方产业发展,就近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内部迁移。在分析人口内部迁移的特征和山区工业化对人口迁移的效果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山区人口内部迁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人口 迁移,工业化,山区 浙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敏芳
从解决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城市化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新的边缘学科领域。本文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入手,探讨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吸纳人口能力,从经济效益与容纳人口能力两方面考虑问题,从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文章应用大量的人口普查与经济统计资料,将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远,王桂新
文章定量说明“移民城市”是上海大都市的重要特征,人口迁移是城市发展的巨大引擎。近5年来,上海市常住人口迁移数量大约为户籍人口迁移的6.3倍,常住人口迁移比户籍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作者指出,传统的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人口迁移统计和人口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并将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口研究、分区域人口预测和城市动态管理的需要;提出完善常住人口迁移统计,需要积极引导人口迁移促进城市发展,需要大力推动城市户籍体制等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常住人口迁移 户籍人口迁移 城市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