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2)
- 2023(10975)
- 2022(9679)
- 2021(9165)
- 2020(7674)
- 2019(17793)
- 2018(17845)
- 2017(34158)
- 2016(18684)
- 2015(21136)
- 2014(21277)
- 2013(21013)
- 2012(19185)
- 2011(17145)
- 2010(16991)
- 2009(15361)
- 2008(14733)
- 2007(12810)
- 2006(11123)
- 2005(9556)
- 学科
- 济(73762)
- 经济(73688)
- 管理(54437)
- 业(52769)
- 企(44301)
- 企业(44301)
- 方法(36002)
- 数学(31237)
- 数学方法(30850)
- 农(19315)
- 学(18230)
- 技术(17239)
- 中国(17108)
- 财(16363)
- 业经(15800)
- 地方(14650)
- 农业(13396)
- 理论(12627)
- 和(12460)
- 环境(12405)
- 贸(12189)
- 贸易(12184)
- 易(11817)
- 务(10826)
- 财务(10756)
- 财务管理(10736)
- 制(10702)
- 划(10425)
- 企业财务(10168)
- 教育(9857)
- 机构
- 大学(266289)
- 学院(263768)
- 管理(109366)
- 济(98974)
- 经济(96602)
- 理学(95146)
- 理学院(94114)
- 管理学(92489)
- 管理学院(92045)
- 研究(88651)
- 中国(62991)
- 科学(58765)
- 京(57814)
- 农(45664)
- 所(45322)
- 业大(43888)
- 研究所(41854)
- 财(41641)
- 中心(39628)
- 江(37226)
- 北京(36444)
- 农业(36080)
- 范(35672)
- 师范(35361)
- 财经(34216)
- 院(32693)
- 经(31188)
- 州(30641)
- 技术(30089)
- 师范大学(28816)
- 基金
- 项目(189679)
- 科学(148004)
- 研究(136521)
- 基金(136018)
- 家(119784)
- 国家(118835)
- 科学基金(101340)
- 社会(82993)
- 社会科(78615)
- 社会科学(78590)
- 省(74715)
- 基金项目(73454)
- 自然(68151)
- 自然科(66542)
- 自然科学(66527)
- 自然科学基金(65279)
- 划(63474)
- 教育(62294)
- 编号(56100)
- 资助(55673)
- 成果(44107)
- 重点(42492)
- 部(41222)
- 发(39948)
- 创(39688)
- 课题(38388)
- 创新(37039)
- 科研(36401)
- 计划(35447)
- 大学(34553)
- 期刊
- 济(105390)
- 经济(105390)
- 研究(72808)
- 中国(49586)
- 学报(44349)
- 科学(41837)
- 农(39914)
- 管理(38042)
- 大学(32555)
- 教育(30629)
- 学学(30529)
- 财(30119)
- 农业(28861)
- 技术(26260)
- 业经(16815)
- 融(16511)
- 金融(16511)
- 图书(16084)
- 科技(15733)
- 业(15615)
- 经济研究(15380)
- 财经(15232)
- 技术经济(14825)
- 资源(14045)
- 问题(13246)
- 理论(12980)
- 经(12850)
- 实践(12195)
- 践(12195)
- 版(12121)
共检索到37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袁正科 宋戈
我国亚热带地处北回归线到北纬34°间,包括秦岭—淮河到东南沿海丘陵山地之间的广大地区,由于受东南季风之惠,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山丘坡地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多种喜温作物和经济林果生长,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基地。这一地区山丘岗地广布,坡地面积大,其中缓坡地是坡地的精华所在,是经济林果、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饲料作物、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南方农林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亚热带山丘缓坡地由于存在土层薄、土壤不耐干旱和气候季节性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土
关键词:
缓坡地 亚热带 高效利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汤少勋
11月23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谭支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反刍动物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担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小立 王凯荣
针对我国亚热带地区降雨量时间变化大且不规则的水文特征和垫面多样雨水分配空间变异十分复杂的水文现象,报道2项技术创新成果:1地表径流测量系统——解决测流面积与集流设施的矛盾,同时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2轻型蒸渗器及其降雨入渗再分配测量方法——适用于南方红壤地区农田降雨土壤入渗及其再分配的测量。提出我国亚热带丘岗生态系统水分监测中,数据置信度检测和尺度转换两大科学问题。
关键词:
雨水 测量 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王娟 付晓青 李勇 石辉 肖润林 童成立 吴金水
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变化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氧化亚氮(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一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含量较低却十分稳定,具有较大的增温潜能(其单分子的增温潜能是CO2的310倍)和较快的浓度增加速率(以每年0.25%的速率增加)(IPCC,2007)。N2O可吸收红外线,减少地球表面通过大气向外层空间的热辐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增加。N2O能参与大气中许多光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Crutzen,1970),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U.Simon 周寿荣 毛凯
1991~1994年,在四川雅安进行了几种春性饲料(小鹅草、红薯、赤豆、赤小豆、籽粒苋)分别与玉米间套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间红薯(刈青1次或3次)两间作系统的间套作物获得了很高的饲料价值(DM5210~5580kg/ha,TDOM3790~4070kg/ha,CP670~700kg/ha,ME3.22~3.49×104MJ/ha),特别是大量代谢能;玉米间籽粒苋、赤小豆和赤豆三间作系统也获得了较高的饲料价值(DM1750~3360kg/ha,TDOM1110~1480kg/ha,CP380~570kg/ha,ME0.79~0.98×104MJ/ha);以上5间作系统玉米产量在稍低于对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奇宏 黄道友
12月13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黄道友研究员领衔完成的"重金属超标土壤的农业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总体居国际先进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为了探讨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植被恢复模式的群落结构,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润楠次生林的垂直层次结构、种群水平分布格局、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润楠次生林群落层次结构分化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外植物4个基本层次,物种数量排序为灌木层(23种)>草本层(19种)>乔木层(16种)。乔、灌、草重要值在10以上的主要种群有7个,其水平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占绝对优势,占主要种群的71.43%。β分布和Γ分布能较好地模拟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径阶与树高分布曲线反映乔木层中小径阶、矮小林木占多数。多数种群的聚集分布有利于促进黄壤坡地的植...
关键词:
群落结构 润楠次生林 黄壤坡地 中亚热带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任世奇
桉树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要商品林树种之一,其生长速度快,可在短期内提供大量木材,对缓解国内木材不足压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桉树与水分关系争议日益突出,尤其2010年西南5省干旱以来,桉树过度耗水问题愈演愈烈,阻碍了桉树继续发展。为此,急切开展桉树与水分关系研究,了解桉树生长与水分利用的互作关系,这对今后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合理规划、科学经营、高效用水和保护区域水资源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大面积桉树人工林采取多代连栽模式定向培育“尾巨桉无性系”小径级纤维材,因而本文以二代尾巨桉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小立 王卫东 谭云峰 谢克和 上官行健 王明星 沈王兴 王若思
本文通过对亚热带丘岗区稻田甲烷排放的实地测量和实验研究,描述了稻田甲烷的排放过程、排放量和排放特征;辩析了环境温度、施肥、水管理等因子对稻田甲烷排放的相关影响。提出了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施肥方案和水管理措施。
关键词:
甲烷排放,影响因子,减排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萍 卫新 王美青 孙永朋
低丘缓坡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也是农业发展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宝库。该文评价了浙江省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把握四个突出、构建三大体系"的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基本思路。根据浙江省低丘缓坡资源分布和农业发展特定的格局,提出了全省4个基本低丘缓坡区域类型的集约利用路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浙江省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浙江省 低丘缓坡 农业资源 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世贤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的不断扩大,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劲。然而,地从哪里来?在国家严管土地的政策大背景下,如何既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又能缓解工业用地紧张的局面,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用地平台?有的地方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洪荣
福建省龙岩市土地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面积占总面积的78.6%。近年来,为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龙岩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独辟蹊径,把解决发展用地的注意力放到科学合理开发低丘缓坡地上来,引"工业上山",建"梯田工厂"。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平 何昌明 胡紫红 聂佳
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多宜性是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该资源的基础。以抚州市临川区为研究区,构建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和矩阵匹配方法,评价了研究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单目标适宜性及综合适宜性。从单目标适宜性来看,临川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耕地适宜性及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不高,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从综合适宜性来看,多宜性占比高,开发利用时应依据其适宜程度选择开发方向,并考虑其空间聚集情况,从区域尺度统筹规划利用。
关键词:
低丘缓坡土地资源 综合适宜性 临川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浙江是全国首批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试点省份之一,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省份,落实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政策,必须搞好"补改结合"试点,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城乡建设则要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事实上,即使在近期整体经济下行的形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小立 王凯荣
提高蓄调雨水的能力 ,是我国亚热带丘岗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其基本组成单元——自然集雨区 ,实施系统内水分循环利用动态平衡的雨水蓄调工程。实践证明 :运用农田小水利建设形式 ,改善生产条件 ,可将雨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 6 0 % ,将雨水的蓄调量与可蓄调量的比率提高 1倍 ;能基本克服或减轻区域性的季节性干旱的危害和成灾 ;支持农业的持续发展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 ;并具有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因此 ,在推进我国亚热带丘岗区农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 ,对雨水工程蓄调应予强化。
关键词:
雨水资源 工程蓄调 效益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