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9)
2023(2558)
2022(2239)
2021(2192)
2020(2013)
2019(4599)
2018(4481)
2017(8435)
2016(4965)
2015(5596)
2014(5683)
2013(5519)
2012(5277)
2011(4866)
2010(4967)
2009(4703)
2008(4802)
2007(4216)
2006(3913)
2005(3739)
作者
(14506)
(12101)
(12030)
(11582)
(7824)
(5720)
(5613)
(4640)
(4610)
(4381)
(4271)
(4170)
(4063)
(4014)
(3853)
(3673)
(3659)
(3521)
(3501)
(3483)
(3146)
(2985)
(2970)
(2844)
(2796)
(2772)
(2727)
(2696)
(2541)
(2475)
学科
(17549)
经济(17487)
管理(13156)
(11585)
(9394)
企业(9394)
方法(6955)
(6612)
数学(5803)
(5794)
数学方法(5630)
(5334)
(5241)
中国(4866)
(4406)
(3757)
金融(3757)
体制(3741)
(3732)
银行(3720)
业经(3670)
地方(3649)
(3598)
(3413)
制度(3382)
农业(3305)
(3228)
贸易(3225)
(3134)
理论(3074)
机构
大学(73500)
学院(69559)
(27657)
经济(27037)
研究(26231)
管理(24567)
理学(20688)
理学院(20396)
管理学(19993)
管理学院(19837)
中国(19682)
科学(16084)
(15754)
(14765)
(13951)
研究所(12484)
(12366)
中心(12051)
财经(11110)
(10811)
业大(10488)
(10325)
北京(10290)
师范(10208)
(10049)
农业(9708)
(9307)
经济学(8958)
(8705)
师范大学(8490)
基金
项目(45118)
科学(34557)
研究(32601)
基金(32355)
(28934)
国家(28712)
科学基金(23454)
社会(20246)
社会科(19022)
社会科学(19021)
(16493)
基金项目(16416)
教育(15058)
自然(14904)
(14667)
自然科(14545)
自然科学(14541)
自然科学基金(14261)
资助(13875)
编号(13018)
成果(12226)
重点(10545)
(10315)
(9364)
课题(9347)
(9218)
(8908)
科研(8709)
教育部(8700)
(8605)
期刊
(32232)
经济(32232)
研究(22082)
中国(15915)
学报(12734)
(11608)
(11509)
科学(10810)
大学(9525)
管理(9202)
教育(8784)
学学(8684)
(7370)
金融(7370)
农业(7360)
财经(5935)
技术(5164)
(5084)
图书(4848)
经济研究(4705)
问题(4440)
业经(4280)
(4256)
书馆(3575)
图书馆(3575)
(3529)
(3436)
世界(3412)
理论(3300)
统计(3274)
共检索到111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房亮   傅荣贤  
《书目答问》以“唐以前”为“古”,以国朝(清代)为“今”,“宋元明人从略”,形成聚焦于“古”“今”两端的时间意向,历史不再是匀质化的线性呈现。“古”是传统学术的价值源头,“今”具有学术上“资考证”与现实中“利经济”的意义。“古”“今”时间维度,成为判定传统学术意义的基本依据,也是《书目答问》建构书目体系的根本原则。说明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所体现的18世纪的知识结构与信仰体系,在近百年后的洋务运动之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涛  
汉、宋学术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争论之一,也是清代学术界长期聚讼的一个主题,清代前期的许多学者都卷入了这场学术大讨论中。编纂于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恰恰反映了这一清代学术发展的趋势和状况,提出了经学史上著名的汉、宋二派说,体现了明显的重汉学、轻宋学的学术倾向,其秉持的学术态度和倾向作为一种思想红线,贯穿于《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批评始终,成为《四库全书总目》经学观的精神内核和精髓。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苏小露  
明人在刊刻宋朝葛长庚著《道德宝章》时,作有三则小跋文,弁于书首行于世。虽然第二则跋文未署名,第三条跋文仅署名"适园居士",但通过考辨,后两则与第一则跋文的作者均为明代陆树声。第二则跋文在征引唐董逌《广川藏书志》逸文时,对其概括和论述与原文乖舛。四库馆臣未见逸文原文便对跋文妄加批判,并指责作者道听途说,又可谓歧中出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司马朝军  
有人认为四库“经部属之戴东原”,也有人持“天文算法类各篇提要皆出震之手笔说”,《戴东原先生年谱》与《戴震全集》均将被收入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仪礼集释》等十四篇永乐大典本的卷首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爱亭  
编纂于清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一向为研治传统学问者所重,视之为治学门径。然因其规模宏大,书成众手,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前辈学者已多所订正。本文即笔者于平日翻检研读过程所见其若干疏误及辨正。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司马朝军  
《四库全书总目》是版本目录 ,它有着比较丰厚的版本学内容 ,本文首次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归纳总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庆柏  
明末清初藏书家钱曾的《读书敏求记》是一部重要的解题目录,其中的每一部图书都撰写有提要。其提要著录图书版本,标明图书的次第完缺,叙述图书的源流演化,并有对图书或作者的评论。《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充分利用、吸收了《读书敏求记》的成果,也对《读书敏求记》也有不少批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谢辉  
《四库全书总目》中存在两处前人尚未辨明之错误:一是《易图通变》及《易筮通变》提要中,对雷思齐弃儒入道的原因及时间的错误论述;二是《历朝通略》提要中,对陈栎跋文提到的"廷方"之姓氏爵里的失考。本文即对此两处错误进行辨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颜庆余  
卷一四四《续夷坚志二卷》提要:"前有自序,见于遗山集。而此本无之,盖传写佚脱也。"余案:今检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并无此自序。这是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就已指出的。《续夷坚志》的版本主要是两种系统,一种是二卷本,多以抄本形式流传,如上海图书馆藏吴继宽抄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海宁蒋氏别下斋抄本,以及诸多见诸馆藏的阙名清抄本;另一种是四卷本,多以刊本形式行世,如大梁书院本、得月楼本等。四库著录的是一个二卷的抄本。不过,现存的四卷本与二卷本在所收条目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司马朝军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编纂中的作用有六个方面:主持《总目》分类,主纂总叙、类序,主纂案语,安排排列顺序,修改提要稿,主持《总目》校勘工作。《总目》本为乾隆时代的一部官书,周积明先生将它变为纪昀的私家著述。笔者从原始材料出发,提出了商榷意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丁银燕  颜作辉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图书分类目录 ,本文从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分类体系结构以及类分图书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汲取精华 ,去其糟粕” ,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正辉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著录图书达万余种,领其事者,皆清代第一流学者。然是书卷帙浩繁,纪昀、戴震、邵晋涵诸贤或偶有疏漏,兹就发现若干可商者表而出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贾中华  
清乾隆时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代表了我国古典目录学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叙录体目录的优点,为目录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范例。不过,由于四库馆臣众手难以统一,编纂时有错讹,如名、字、号讹误,籍贯疏误,仕履阙误,等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司马朝军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共二百卷,它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总目》与《四库全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台湾学者杨晋龙所说: 《总目》和《全书》是连体婴,无法截然二分。同时《全书》的内容是一本一本成形的书,为何要著录或舍弃这些书?著录的书有那些版本、内容上的问题?存目的书何以不被收录等等及《全书》无法说明的事实,都得靠《总目》来说明解释;而且二者的弃取原则、评价标准,也并无差别……就书的内容而言,《全书》没有《总目》“存目”一类的书,所以两者有些差别;就其主旨而言,两书是二而一,《总目》隶属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董运来  
本文继余嘉锡等诸家论著之后,对《四库全书总目》续做补正十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