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7)
2023(11240)
2022(8942)
2021(8317)
2020(6837)
2019(15415)
2018(15049)
2017(28775)
2016(15041)
2015(16918)
2014(16563)
2013(16936)
2012(15576)
2011(14219)
2010(14365)
2009(13746)
2008(13750)
2007(12376)
2006(11133)
2005(10161)
作者
(41699)
(35678)
(35239)
(33140)
(22247)
(16906)
(15663)
(13817)
(13349)
(12498)
(12213)
(11739)
(11435)
(11029)
(10924)
(10562)
(10354)
(10121)
(10077)
(9947)
(8792)
(8640)
(8465)
(8195)
(7925)
(7878)
(7796)
(7715)
(7158)
(7012)
学科
(81470)
(78885)
经济(78794)
(63875)
企业(63875)
管理(53730)
(49853)
农业(33159)
业经(30566)
方法(30475)
(23616)
数学(23249)
数学方法(23185)
中国(22092)
(16608)
(16339)
财务(16336)
财务管理(16326)
技术(15985)
(15920)
贸易(15910)
(15581)
(15500)
企业财务(15419)
(13660)
(13136)
农业经济(12719)
地方(12688)
(12354)
(12329)
机构
学院(229697)
大学(220818)
(113026)
经济(111471)
管理(94817)
理学(81725)
理学院(81053)
管理学(80378)
管理学院(79954)
研究(76113)
中国(63796)
(50092)
(47915)
(44904)
科学(39881)
财经(38140)
农业(37523)
(36680)
(34833)
中心(34803)
经济学(34540)
业大(34484)
(34313)
研究所(32809)
经济学院(31325)
经济管理(29248)
北京(28063)
财经大学(27604)
商学(26497)
(26312)
基金
项目(146806)
科学(119389)
研究(113592)
基金(110913)
(94329)
国家(93330)
科学基金(82210)
社会(79050)
社会科(74712)
社会科学(74695)
基金项目(58667)
(56502)
教育(48620)
自然(48497)
自然科(47443)
自然科学(47433)
自然科学基金(46702)
编号(45340)
(45098)
资助(43352)
(35533)
成果(34975)
(34602)
国家社会(34124)
(33641)
(33563)
重点(31841)
(31439)
创新(30554)
人文(30186)
期刊
(135730)
经济(135730)
研究(68385)
(56590)
中国(45506)
农业(38550)
(37856)
管理(36072)
科学(31868)
业经(29009)
学报(28209)
(24678)
金融(24678)
大学(23963)
学学(23282)
经济研究(20205)
技术(19950)
财经(19427)
(19281)
问题(18621)
(16951)
世界(16494)
农业经济(15180)
农村(14984)
(14984)
(14922)
技术经济(14513)
教育(13623)
国际(13545)
经济问题(12816)
共检索到350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作者朱丕荣长期在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工作,前30年从事粮食生产和农业计划工作,除台湾、西藏外,他走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改革开放后,他从事外事工作,到过近20个国家和地区。退休后,1988—1991年当选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计划委员会委员。一直关心"三农"事业,重视调查研究,热心为"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瑾  张金星  
为揭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和Kernel密度估计法探察其时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农业数字化的综合系统和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数字化应用子系统发展潜力最大。从时间演变序列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逐年增大,但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却在不断缩小。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总体呈“偏东北—偏西南”走向,空间形态呈明显“高—低”集聚特征,三大区域空间集聚形态同全国保持一致。据此,应挖掘各区域农业数字化应用潜能、发挥各区域“先富带动后富”效应、激发各区域协同转型升级动能,以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提高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瑾  张金星  
为揭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和Kernel密度估计法探察其时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农业数字化的综合系统和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数字化应用子系统发展潜力最大。从时间演变序列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逐年增大,但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却在不断缩小。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总体呈“偏东北—偏西南”走向,空间形态呈明显“高—低”集聚特征,三大区域空间集聚形态同全国保持一致。据此,应挖掘各区域农业数字化应用潜能、发挥各区域“先富带动后富”效应、激发各区域协同转型升级动能,以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提高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揭宗康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能我国“三农”产业结构升级,亟待加快构建农业收入保险制度体系,以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创新发展我国农业收入保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业收入保险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并借鉴美国、日本两国农业收入保险的制度安排和经营管理经验,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创新发展中国农业收入保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微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引也是关键内容,尤其在数字技术向农业领域加速渗透的当下,更需结合中国实际,按照《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要求并借鉴全球经验,驱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跨越,通过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和乡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昱彤   刘琳  
农业农村仍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农业生产碎片化、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瓶颈,合作社互助合作的理念是全球解决农业发展困境的重要经验。借鉴欧洲合作经济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以农业合作社发展最佳的法国、德国为参考对象,研究农业合作社通过促进成员、本地合作社以及外部参与网络之间的紧密关系,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方法途径,提出中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所具有的“化解危机特质”和发展韧性,通过加深合作社与农村社区的黏合互动发展,提高合作社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合作社发展的市场网络建设,借助数字治理助推农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驱动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翔飞  王济民  
农业产业振兴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保障我国农业安全、食物安全、就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基础支撑条件薄弱、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内消费升级,为农业产业振兴带来极为重要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实现农业产业振兴应充分抓住历史机遇,尊重农业产业发展规律,着力推动相关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生效,切实增强农业产业内在发展动力,提高农业产业风险保障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伟斌  毛迎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充分发展、城乡均衡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波  
乡村振兴必有农业项目下乡,但其成败与乡土知识配合状况有关。项目农业需重视地方情境,能让农民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农民既有乡土知识会融入项目,项目又使之产生新的乡土知识,才有持续的动力。如此,项目农业才不是孤立的项目,而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惠民工程。反之,项目农业可能侵蚀乡土知识,出现非预期后果。将社会文化基础调查作为项目农业立项的必需环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此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战徊旭  张忠锋  许立峰  胡海洲  孟霖  
[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农业乡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人才培养的平台,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三大试验基地发展实际,在分析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探讨试验基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落实措施与建议。[结果]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科技引领作用,推动了产业融合,培养了人才队伍,促进了土地流转,助推了基层党建。同时提出应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完善考评机制、积极创新示范、鼓励合作共建等措施,体现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结论]因地制宜发挥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潜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胜  宋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中国广大农村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总结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区丘陵型国家意大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专家座谈、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引领国的意大利农业呈现出个性化、协调化、精细化和艺术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又与意大利农业复兴一脉相承,且其成就的取得与意大利对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介组织对农业的保驾护航和农民的自信与自强是分不开的。基于此,笔者从尊重山区农业传统产业与文化、加强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引导山区农民加入协会与科研项目、实现山区农业多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博敏  戴嵘  杜建军  
文章基于我国1690个县(市、区)2013—2018年的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集聚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产业集聚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在控制内生性、空间效应及更换农业产业集聚度量指标后结论依然稳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我国农业产业集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机制。因此,各地区应以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引导形成农业产业高水平集聚,以此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尚君  崔健  
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农业保险更需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真正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我国农业保险自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保障范围不断加大,保障效果持续加强。具体来看,我国农业保险承保种类基本覆盖农、林、牧、渔等全部领域,承保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280种,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承保覆盖率已经超过65%。2016至2020年这5年间,累计为全国农业产业提供了保额为12.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惠及农户8.02亿户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到保险的地方有8处。相关专家对此作出解读,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从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农业保险今后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的品种以及提高保障水平。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上,农业保险市场迎来了发展机遇。根据咨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