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7)
2023(3362)
2022(2642)
2021(2416)
2020(1877)
2019(4580)
2018(4117)
2017(7600)
2016(3721)
2015(3937)
2014(3761)
2013(3870)
2012(3565)
2011(3325)
2010(3407)
2009(3247)
2008(3293)
2007(2950)
2006(2947)
2005(2849)
作者
(10442)
(8781)
(8471)
(8199)
(5555)
(4056)
(3939)
(3491)
(3212)
(3206)
(3044)
(2883)
(2796)
(2788)
(2727)
(2706)
(2605)
(2521)
(2478)
(2293)
(2237)
(2199)
(2089)
(2005)
(1982)
(1917)
(1891)
(1859)
(1796)
(1704)
学科
(18537)
经济(18522)
(10796)
银行(10794)
(9999)
(9179)
(8756)
(7683)
管理(6716)
业务(6667)
制度(6556)
(6556)
农业(6348)
业经(6080)
银行制(5781)
(5748)
企业(5748)
(5523)
金融(5523)
方法(5432)
中国(5394)
数学(4639)
地方(4634)
数学方法(4560)
(4331)
农业经济(4196)
(3539)
发展(3270)
(3267)
关系(3133)
机构
大学(51012)
学院(49863)
(21955)
经济(21440)
中国(19858)
研究(18527)
管理(17875)
理学(14488)
理学院(14296)
管理学(13996)
管理学院(13878)
(13335)
银行(12892)
(12160)
(11994)
(11285)
(10197)
科学(9365)
中心(9148)
(8922)
(8906)
财经(8852)
(8044)
研究所(7841)
农业(7607)
(7396)
经济学(7321)
(7306)
金融(7210)
北京(7192)
基金
项目(30165)
科学(23962)
研究(23406)
基金(22581)
(19174)
国家(18996)
科学基金(16320)
社会(15896)
社会科(15036)
社会科学(15029)
基金项目(11387)
(11148)
教育(10354)
自然(9200)
编号(9159)
(9125)
资助(9055)
自然科(9025)
自然科学(9023)
自然科学基金(8847)
成果(7971)
国家社会(6991)
重点(6824)
(6786)
(6669)
课题(6599)
(6211)
(6161)
教育部(5986)
社科(5982)
期刊
(27746)
经济(27746)
研究(20278)
(18218)
金融(18218)
中国(13679)
(12196)
(9270)
学报(7535)
科学(7402)
管理(7160)
农业(6770)
大学(6447)
教育(5894)
学学(5886)
业经(4933)
财经(4848)
农村(4674)
(4674)
经济研究(4266)
(4101)
技术(3869)
问题(3339)
国际(3251)
(3152)
(3055)
理论(3022)
农业经济(2878)
社会(2814)
农村金融(2810)
共检索到93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任文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庆海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畜牧业和农业相继发生三次分离,包括畜牧业与农户的分离、役畜与农业的分离以及畜牧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分离,由此撕裂了传统农业下农牧天然融合的关系,农牧之间出现了渐行渐远的趋势。农牧分离产生多重负面效应,诸如阻断了农牧之间的能量流动,排斥了农民就业,减少了农民收入渠道,加剧了环境污染等。现阶段,虽然大中型畜牧企业正在逐步解决粪污无害化处理问题,但尚无法实现大规模粪肥还田,耕地依然处于"饥饿"状态。以种植业家庭农场为载体,按照"以地定畜"的原则,构建农牧结合型的经营结构,是实现粪肥还田、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的有效路径。农牧结合型家庭农场的优势在于将农牧结合转化为家庭农场内部的制度安排。国家应当对农牧结合型的家庭农场给予技术和排污设施建设的支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一个农民子弟的逆袭巴尔的摩市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地位相当显赫,除了因为该市是当地的最大城市和大西洋沿岸重要海港外,更由于不计其数的商贾名流从此走出或者在此安营扎寨过。180多年前,一位名叫乔治.皮博迪的人来到巴尔的摩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干货店,几年后转道伦敦,结识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就有了后来摩根家族崛起的故事。50多年前,沃伦·巴菲特以超优惠价格买下了巴尔的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笑峰  
不管企业忠诚文化曾经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多大贡献,或者曾经是全民公认和践行的文化,面对变化着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了。企业忠诚文化的诞生需要自身特殊的文化氛围。"忠"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在大中华圈地带,由于儒家思想传播较广,为企业忠诚文化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土壤。在改革开放前,企业在某种意义上既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单位",又是他们另外一个家。企业忠诚文化已经融入每个员工的血液,爱岗敬业,把振兴企业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忠诚于企业就是忠诚于国家的具体体现,忠诚文化就被确立了合理和神圣的地位,"忠诚奉献"是当时国企忠诚文化的精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陷入命运下降的螺旋,在危机倾轧中探寻可以反转的存续空间;直面强劲对手的博弈,在合纵连横中架构稳步前行的利益天平;遭遇商业断代的尴尬,在因势利导中选择财富管理的战略转型;不满过往生活的苟且,在洗刷自我中追赶能够重来的希望之光;改写价值延续的轨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沈宁波  
~~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普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春  
伴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各自的解释、公告、批复文件陆续出台,会计与税法两个体系下的内容都在不断修订和丰富,进而导致两者的关系在本就"纠缠不清"的基础上变得愈加纷繁复杂。文章通过实例分析,发现两者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相互趋同"的走势明显外化,建议规则制定部门加强会计与税法体系间的协调,在借鉴对方成熟做法的同时完善自身的"技术标准",最终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春  
伴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各自的解释、公告、批复文件陆续出台,会计与税法两个体系下的内容都在不断修订和丰富,进而导致两者的关系在本就"纠缠不清"的基础上变得愈加纷繁复杂。文章通过实例分析,发现两者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相互趋同"的走势明显外化,建议规则制定部门加强会计与税法体系间的协调,在借鉴对方成熟做法的同时完善自身的"技术标准",最终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栾信杰  
近年来,反补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热点。笔者(2008)曾撰文提出美国对华反补贴的基本态势是"两条腿走三步"。"两条腿"是指美国适用国内反补贴法和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两种途径来处理中国的"补贴"问题。其"三步"分别是2006年之前的美国国内对反补贴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兰银  
目前,我国的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预算会计指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企业会计经一系列改革已从收付实现制改革为权责发生制,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而预算会计目前实行的是1998年实施的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预算会计制度。政府会计体系仍沿用原来的预算会计管理体系。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预算会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20世纪70年代以来,权证、股票期货和期权、股指期货和期权、国债期货和期权等衍生产品,逐步成为成熟市场产品线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衍生产品仍是一个空白,产品线出现了断层,这在全球规模前20名的证券市场中绝无仅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敏  
新年伊始,总会收到朋友的祝福,或是短信,或是电话,或是贺卡,犹如片片雪花,轻轻地飘洒在我的心头,萦绕耳边悄悄告诉我:岁月又多了一个年头,你我的生命又添了一载年华。不论你是否愿意,2016年已然逝去,2017年已然如期而至。辞旧迎新,顿生感慨。静下心来回味过去一年的悲喜,整理过去一年的得失,但更多的是对新年的无限希冀。
关键词: 新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敏  
新年伊始,总会收到朋友的祝福,或是短信,或是电话,或是贺卡,犹如片片雪花,轻轻地飘洒在我的心头,萦绕耳边悄悄告诉我:岁月又多了一个年头,你我的生命又添了一载年华。不论你是否愿意,2016年已然逝去,2017年已然如期而至。辞旧迎新,顿生感慨。静下心来回味过去一年的悲喜,整理过去一年的得失,但更多的是对新年的无限希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张军  李耀国  
在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的档案室里,珍藏着一份十分珍贵的财务报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第一年度全体总决算书》(以下简称《决算书》)。由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以下简称国家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这份《决算书》也堪称中国人民银行最早的年度决算报表。《决算书》详细记载了国家银行从1932年2月1日正式营业之日起至12月31日止,第一个年度的机构设置、货币发行以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