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
2023(929)
2022(808)
2021(785)
2020(567)
2019(1325)
2018(1224)
2017(1756)
2016(976)
2015(1175)
2014(1293)
2013(1285)
2012(1148)
2011(894)
2010(981)
2009(919)
2008(878)
2007(809)
2006(715)
2005(672)
作者
(3971)
(3434)
(3382)
(3161)
(2167)
(1555)
(1512)
(1317)
(1290)
(1189)
(1182)
(1178)
(1173)
(1111)
(1088)
(1081)
(1068)
(1050)
(974)
(881)
(880)
(843)
(830)
(759)
(745)
(740)
(737)
(731)
(730)
(678)
学科
管理(3459)
医院(2502)
(2284)
(2283)
综合(2283)
(1798)
经济(1797)
(1501)
(1391)
企业(1391)
教学(1321)
(1074)
行政(1036)
行政管理(1031)
理论(1005)
学法(799)
教学法(799)
方法(795)
学理(704)
学理论(704)
数学(644)
组织(610)
数学方法(588)
(568)
计算(524)
算机(488)
计算机(488)
机化(457)
计算机化(457)
中国(442)
机构
大学(15268)
学院(14851)
研究(5148)
管理(3984)
科学(3894)
(3844)
中国(3788)
(3502)
医院(3474)
(3419)
业大(3307)
(3204)
理学(3184)
理学院(3140)
经济(3043)
(2994)
工程(2980)
(2932)
管理学(2931)
管理学院(2912)
技术(2770)
研究所(2651)
中心(2635)
北京(2617)
(2569)
(2368)
(2353)
农业(2273)
林业(2087)
(1895)
基金
项目(10028)
科学(6813)
基金(6245)
研究(6218)
(6021)
国家(5981)
科学基金(4698)
(4363)
自然(3794)
自然科(3717)
自然科学(3713)
自然科学基金(3639)
(3516)
教育(3306)
基金项目(3217)
资助(2940)
社会(2490)
重点(2402)
计划(2397)
科技(2333)
社会科(2326)
社会科学(2325)
课题(2255)
编号(2223)
科研(2150)
大学(2132)
(1876)
(1874)
成果(1829)
(1817)
期刊
(7423)
经济(7423)
中国(6102)
学报(3809)
(3360)
(3307)
卫生(3307)
研究(3109)
大学(3039)
学学(2903)
技术(2742)
科学(2677)
管理(2581)
教育(2307)
(2220)
林业(1898)
(1748)
农业(1577)
业大(1481)
实验(1169)
科技(1159)
(1084)
农业大学(985)
图书(918)
(844)
职业(818)
(807)
经济师(788)
自然(734)
财会(715)
共检索到25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芳  
~~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飞  
~~
关键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余运正  
~~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城市设计的现状;结合国内和国际城市设计理论方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提出应树立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在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让城市与自然相生相融的新理念;试图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体系,突出政府的责任性、优化多元融凝的空间组织、保持建筑实用性和形态美的统一、并重建设和修补等途径,满足未来城市高品质、有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城市设计的现状;结合国内和国际城市设计理论方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提出应树立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在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让城市与自然相生相融的新理念;试图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体系,突出政府的责任性、优化多元融凝的空间组织、保持建筑实用性和形态美的统一、并重建设和修补等途径,满足未来城市高品质、有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冲  郑源  朱大胜  刘友英  李果  
为了评估乌鲁木齐的风能资源,分析了风速概率分布、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等模型。利用威布尔分布分析了该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形状参数、最频繁风速、最优风速、不同月份的风速和年平均风速概率分布及累积概率分布、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最频繁风速和最优风速的最大值都发生在11月份,最小值都发生在6月份;不同月份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累积概率分布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变化曲线相似,其中11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最大,其值分别为147.87 W/m2和1295....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蔺武强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个性化需求方面。现代风格由于自身的实用性和空间组织、结构以及色彩搭配的形式美等优点被现代人所青睐。本作品主要表达了现代风格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从现代风格的特点入手,采用简洁、明快的手法来进行功能设计和装饰,以一种融合理性和感性的方式,给人们带来纯净、自然、放松的体验。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遵循简单、美观、实用的基本原则,确保各种元素的使用和元素之间的协调。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现代风格的设计手法满足了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阿丽莎  
~~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葛  
城市设计必须关注城市形象的文化定位问题。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对城市内在的凝聚力与城市外部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城市形象的文化定位,关乎社会文明中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城市形象的文化定位,更关乎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城市形象的建设,不仅需要遵从地域民族文化的内在独特性,而且需要尊重历史文脉的多元复杂性。应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城市文化身份,定位在活态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文化之上,使新疆首府城市形象具有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多重表征。并通过多民族共同聚居现代城市建设,为世界提供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有益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佳  
~~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一、发展空间广阔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区域,规划面积2.41平方公里,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等功能.享受保税港区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同时规划2.19平方公里扩展区和周边30平方公里配套区,与综合保税区围网核心区联动发展。二、区位优势明显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与西北最大的集装箱中心站仅一路之隔,东邻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全疆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跃鹏  刘海艳  周维博  
基于MODIS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及ERA-interim数据,构建了乌鲁木齐地区T_sN_(dvi)特征空间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_(vdi),分析了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乌鲁木齐夏季T_(vdi)空间特征,指出了T_(vdi)与海拔高度之间密切联系,并通过不同深度ERA-interim体积含水量数据对T_(vdi)进行了验证评价。研究表明: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T_s和N_(dvi)空间关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夏季7至9月研究区TsNdvi特征空间干湿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久文  肖春梅  
城市功能定位对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标和动力源。进入新世纪以来,乌鲁木齐市依据其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功能定位,即建设"亚心之都、国际都市、商旅名城、宜居城市"。本文应用城市功能定位的相关理论,在对乌鲁木齐的现实城市功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现状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差距,提出建设宜居城市是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突破口,并且提出了一些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尚晓  何秉宇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确定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和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测算了乌鲁木齐市当前的生态化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程度,从而对乌鲁木齐市未来跨越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宾建华  窦新英  宫恒瑞  曹兴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而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为制订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趋利避害的冬小麦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77-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以及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产量资料,在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积分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段气候条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就近35a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利弊进行探讨。【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