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1)
- 2023(11367)
- 2022(9480)
- 2021(9114)
- 2020(7653)
- 2019(17629)
- 2018(17328)
- 2017(32524)
- 2016(18146)
- 2015(20232)
- 2014(20270)
- 2013(19135)
- 2012(17375)
- 2011(15579)
- 2010(15338)
- 2009(13497)
- 2008(12960)
- 2007(10894)
- 2006(8824)
- 2005(7491)
- 学科
- 济(68845)
- 经济(68777)
- 管理(48127)
- 业(46108)
- 方法(41150)
- 企(38157)
- 企业(38157)
- 数学(37917)
- 数学方法(37445)
- 中国(21568)
- 教育(19866)
- 财(19359)
- 农(15732)
- 学(13755)
- 理论(13322)
- 务(13024)
- 财务(12988)
- 财务管理(12961)
- 业经(12609)
- 企业财务(12398)
- 技术(11986)
- 贸(11613)
- 贸易(11612)
- 易(11299)
- 农业(10651)
- 地方(10489)
- 制(10407)
- 融(9839)
- 金融(9838)
- 银(9214)
- 机构
- 大学(246261)
- 学院(239970)
- 济(94296)
- 管理(92969)
- 经济(92474)
- 理学(82576)
- 理学院(81684)
- 管理学(80008)
- 管理学院(79518)
- 研究(75389)
- 中国(50501)
- 京(50042)
- 科学(43747)
- 财(43637)
- 范(38667)
- 师范(38362)
- 财经(36558)
- 中心(35489)
- 所(34850)
- 江(33903)
- 经(33716)
- 业大(33594)
- 教育(33463)
- 农(33140)
- 研究所(31985)
- 师范大学(31663)
- 北京(30908)
- 经济学(30644)
- 经济学院(28113)
- 财经大学(27926)
- 基金
- 项目(171279)
- 科学(138875)
- 研究(128359)
- 基金(126578)
- 家(109051)
- 国家(108069)
- 科学基金(94772)
- 社会(82817)
- 社会科(78587)
- 社会科学(78572)
- 教育(68211)
- 省(66291)
- 基金项目(66285)
- 自然(61238)
- 自然科(59955)
- 自然科学(59941)
- 自然科学基金(58891)
- 划(58213)
- 资助(52446)
- 编号(51762)
- 成果(42577)
- 部(41134)
- 重点(39440)
- 课题(37716)
- 教育部(36898)
- 创(36432)
- 发(35990)
- 人文(34594)
- 国家社会(34370)
- 大学(34060)
共检索到333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颖 杨天池 贾男
在教育代际流动性的研究中,如何区分先天因素和后天途径是识别因果关系的重点。借助义务教育法作为外生政策冲击,应用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构造断点回归模型检验了父辈受教育程度对子辈教育表现的影响,并对传导机制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父辈的受教育年限,其中男性的局部处理效应为0.45~1年左右,女性为1~1.3年左右;父辈的受教育程度对子辈的教育表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由政策外生性增加的受教育年限却不能影响子辈的教育表现。这表明教育代际流动性主要依靠能力等自然遗传进行传导,基础教育政策并不能产生代际溢出效应,公平性的基础教育政策仍需要不断推行下去,才能保障每个儿童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周绍杰 胡鞍钢
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2007—2009年),本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对1986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对个体受教育年限及教育回报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有如下三个主要发现:第一,义务教育法实施所导致的局部处理效应为0.4年左右;第二,基于断点回归估计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为12.8%,高于OLS估计;第三,高收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高于低收入群体,表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本论文从定量上评估了义务教育法对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积极贡献,提供了研究中国教育回报率的新证据,并从研究方法上丰富了现有关于中国教育研究的文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智雷 王璋
文章利用2014、2016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基于幼儿园入学年龄限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估计了公共托幼服务对女性的就业释放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托幼服务显著提升了女性就业概率,延长了每日工作时间,但未对女性的工作收入产生显著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女性家务劳动时间缩短,睡眠与锻炼时间延长,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劳动;同时,孩子进入幼儿园所增加的托幼费用,也对女性就业产生了刺激效应。文章的结论深化了对公共托幼社会效应的理解,为进一步完善双薪型家庭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公共托幼服务 女性就业 模糊断点回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天梅 赵钰宁 于鹏 朱艳春
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备受关注、被寄予厚望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其政策效果和优化方向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地方领导留言板是网上干群互动平台,作为在线政务服务的缩影,于2019年6月开通满意度评价功能,可以作为“好差评”制度政策效果的自然实验研究场景。本文利用平台开通满意度评价功能的外生性,采用深度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2.7万余条干群互动文本特征,测量在线政务服务效能及相关研究变量,使用断点回归模型估计了网民满意度评价对在线政务服务效能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与预期相同,网民满意度评价对提高政府在线服务效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不同地方政府在线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程度及显著性有一定差异,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可能原因。采用不同估计方法、模型设定、带宽选择,研究结果均有很强的稳健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好差评”制度的认识,也有助于理解这一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优化的关键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书香 陈其安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探讨国有控股权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以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精确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企业国有控股权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因果效应,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国有股权由非绝对控股变为绝对控股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激励作用;在区分不同动机创新行为后,该作用依然显著,且对策略性创新的激励作用明显强于实质性创新。此外,在不同市场结构中,国有股权由非绝对控股变为绝对控股对不同动机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结论可揭示国有股权控股地位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因果效应,厘清国有控股权在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企业所有权结构选择与优化提供实证证据。
关键词:
国有控股权 企业创新 市场结构 断点回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彭雯静 罗轩媛 王耀璟
人力资本自上而下的代际传递是现有文献研究的重点,但鲜有文献关注人力资本自下而上的代际传递以及性别差异。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利用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这一外生冲击,通过工具变量法研究子女教育对父母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子女教育提升显著改善了老年父母的生存预期、躯体健康、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进一步地,通过对情感和经济支持两方面的异质性机制分析,我们发现这种反哺模式呈现出“儿子出钱、女儿出力”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人力资本 代际传递 性别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斌开 张淑娟 申广军
提高代际流动、促进机会均等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在省份间的实施时间差异作为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义务教育政策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义务教育显著提高了代际之间的教育流动性,原因在于父母教育水平、职业层次、收入水平较低的孩子,受教育年限提升得更多。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当进一步发挥公共政策在提高代际流动性方面的作用,通过教育机会均等化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
代际流动性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教育政策是保证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机制。本文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中国农村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男性,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提高农村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显著;相较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该政策对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明显;相较于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家庭的孩子,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显著提高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的孩子的受教育年限。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通过缩小高低收入家庭子代的教育差距,提高了教育代际流动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的孩子相对其父代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林 万攀兵 许莹盈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怎样的股权结构最能激励企业通过创新获得竞争力?为此,本文运用精确断点回归方法检验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终极控制权性质及控制地位突变对创新的动态影响。在"熊彼特假说"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终极控制权与企业规模对创新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全体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的终极控制权在平均意义上对企业创新不具有显著影响。(2)一旦区分企业规模,国有资本的终极控制权更有利于推动大型企业创新。对于规模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国有资本取得终极控制权反而更有利于创新。(3)对于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终极控制地位的强化并不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坚持的"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改革战略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应予以坚持并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其他领域继续推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杨 于芝麦 杜剑
本文以2011~2016年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的成分股企业为样本,借助两阶段工具变量模型,运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Fuzzy RDD),采用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阈值周围指数成员的外生变化,借以分析上证50指数与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有效税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有效税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成分股企业之间的有效税率和内部控制质量存在断点,且二者之间在内部控制质量上的断点更加明显,表明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成分股企业的公司有效税率差别不大,但内控质量却差异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初帅
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高校扩招的准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的方法实证考察了流动人口教育获得对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扩招政策的实施从整体上增加了流动人口的教育获得,并显著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2)异质性分析表明,扩招政策对城市户籍、省内跨市流动和流向超大、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的教育获得与居留意愿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发现对于如何有效实施提升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措施,扩招政策评价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伟波 王小华 温军
本文通过多维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了在分层制度的三套不同标准下,新三板挂牌企业由基础层进入创新层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1)通过盈利标准进入创新层的股票,Amihud价格冲击指标和换手率分别提升了74. 1%和45. 1%,成长标准存在操纵报表进入创新层的情形,通过做市标准进入创新层的股票流动性未能得到显著提升。(2)做市商制度对分层制度的流动性提升效应不明显;相比于协议转让,做市转让的股票流动性更低,对于做市转让的股票,其流动性与做市商数量正相关。本文对新三板分层标准的逐步调整和做市商制度与分层制度的协调配合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三板 分层制度 流动性 多维断点回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超 吴蓓莅
一、引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开始从经济均衡及其路径的角度来考察人力资本等要素形成对经济增长率所产生的影响。与Solow(1956)和Swan(1956)的新增长模型不同的是①,Nelson&Phelps(1966)的创造性贡献开创了对政府教育投入在增加个体能力方面的研究,并得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光 何宗樾
本文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作为教育政策变量纳入实证模型进行评估,着重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通过改善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子代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上的差异,进而改善代际流动性。基准分析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进而削弱了子代初始禀赋不均等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程度,提高了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相对贫困的家庭能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改善收入的不均等状况。此外,本文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
关键词:
财政教育支出 代际收入流动性 义务教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青青 刘泽云 吴合文
教育是促进代际流动、减小社会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小学教育资源投入的影响大于初中教育资源投入的影响;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农业户口群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非农业户口群体没有影响;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80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正向影响大于“90后”;义务教育资源投入通过减弱父代收入对子代受教育年限和子代非农就业机会的影响来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继续增加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资源投入,将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改善教育机会公平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