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0)
2023(2813)
2022(2387)
2021(2070)
2020(1837)
2019(4096)
2018(4041)
2017(7971)
2016(4257)
2015(4635)
2014(4558)
2013(4452)
2012(4099)
2011(3488)
2010(3626)
2009(3451)
2008(3604)
2007(3384)
2006(2959)
2005(2692)
作者
(11077)
(9272)
(9241)
(8790)
(5811)
(4353)
(4309)
(3457)
(3397)
(3343)
(3062)
(3023)
(2924)
(2858)
(2830)
(2796)
(2748)
(2705)
(2703)
(2519)
(2324)
(2237)
(2198)
(2065)
(2062)
(2044)
(2003)
(1990)
(1829)
(1783)
学科
(19300)
经济(19292)
管理(14417)
(12942)
(11476)
企业(11476)
方法(8372)
数学(7566)
数学方法(7512)
(6595)
(5017)
财务(5013)
财务管理(5005)
企业财务(4871)
地方(4364)
中国(4254)
关系(3685)
(3455)
金融(3454)
(3375)
业经(3209)
(3177)
贸易(3177)
(3075)
(2889)
银行(2889)
(2863)
环境(2767)
(2758)
地方经济(2690)
机构
学院(57919)
大学(57668)
(25660)
经济(25177)
管理(23457)
理学(20215)
理学院(20055)
管理学(19771)
管理学院(19665)
研究(17941)
中国(13805)
(13027)
(11086)
财经(10168)
(9178)
科学(9103)
(8431)
(8244)
中心(8139)
经济学(7678)
财经大学(7582)
研究所(7396)
(7002)
经济学院(6927)
北京(6923)
商学(6861)
(6809)
商学院(6799)
业大(6679)
(6512)
基金
项目(38031)
科学(30545)
研究(29210)
基金(27870)
(23316)
国家(23123)
科学基金(20659)
社会(19114)
社会科(18284)
社会科学(18275)
(15132)
基金项目(14707)
教育(13879)
自然(12607)
(12445)
自然科(12352)
自然科学(12347)
自然科学基金(12111)
编号(12015)
资助(11375)
成果(9958)
(8524)
重点(8397)
(8395)
课题(8372)
项目编号(8002)
(7927)
国家社会(7905)
创新(7822)
教育部(7728)
期刊
(27101)
经济(27101)
研究(17127)
中国(11453)
(11065)
管理(8967)
学报(6492)
教育(6261)
(6158)
金融(6158)
科学(5948)
技术(5540)
(5357)
大学(5260)
学学(5006)
财经(4908)
国际(4782)
经济研究(4587)
(4307)
(4199)
问题(3704)
业经(3685)
农业(3651)
财会(3532)
会计(3490)
统计(3294)
(3235)
技术经济(2996)
决策(2843)
世界(2840)
共检索到88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晓丽  
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是国家间相互保护投资的主要法律途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尤其是自由贸易协定在对贸易自由化问题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对投资等问题加以规定,形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投资规则与双边投资协定并存的局面。为了加速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决定先行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作为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对《中日韩投资协定》构建的基本原则、具体条款的设计、与双边投资协定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对正在进行的中日韩三边投资协定谈判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红  
一、引言中日韩投资协定谈判自2007年启动以来,历时5年,先后进行了13轮正式谈判和数次非正式磋商,于2012年3月21日达成协定,并于2012年5月13日正式签署。三国政府均认为该投资协定的签署对促进相互之间的投资和各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对强化三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多数媒体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三边投资协定的签署必定促进三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并促进三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事实上,上述观点要获得支撑还需要明确两个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婷  
随着中、日、韩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投资关系的日益紧密,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讨论正在三国间紧密地进行着。今年5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议上,三国承诺将于2012年前完成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褚婷婷  郎丽华  胡睿  
利用2014—2018年HS-6分位贸易数据,计算中日双边出口二元边际,实证研究关税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此预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框架下的中日双边贸易前景。研究结论如下:一是中日双边贸易增长均主要依靠广延边际扩张,但2016年后双边出口二元边际及比重波动下降;二是以关税优惠为代表的中日韩FTA对中日双边出口均有利,将提升中国出口集约边际即贸易规模与扩大日本出口广延边际即贸易产品种类,且对日本出口更为有利;三是FTA对中日制造业双边出口的影响与总体一致,补偿式技术创新机制在中国制造业中较为明显;四是FTA对中国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对日本出口均有集约边际的贸易效应,其中将给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带来巨大潜力,对日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中国出口有广延边际的贸易效应,对日本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有负向冲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永生  
中日韩三国经济内部发展与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已经相当成熟,本国经济若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建立三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才能挖掘潜力,获得新动力。特朗普政府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在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推动地区一体化的进展。美墨加新的自由贸易区已经诞生,日本、欧盟可能和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这给中日韩三国造成巨大的外部压力,中日韩三国没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整体处于不利态势。美国通过"美墨加协定"设定"毒丸条款",确立了在世界经贸关系上围堵中国的世界经济新体制。美国以后可能将此推广到同日本、韩国、欧盟等的经贸协定中,对中国不利,对日韩等国也不利,将使其失去深耕中国市场的机会,损失惨重。中日韩三国之间应该采取现实主义,或者实用主义政策,以灵活务实手段,最大限度推进三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与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谈判进程,推进中日韩地区合作大步前进。中国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继续推进自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一方面启动同日本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并争取早日达成中日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继炜  
比较CAFTA与JAFTA、KAFTA,从内容上看,中国比日韩更有诚意,也更令各方满意;从成效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量比日韩与东盟增速快得多,占外贸的比例也得到提高。经典引力模型显示CAFTA对区内贸易比日韩-东盟自贸区具有更显著的扩大效应。最后,对中国下一步与东盟合作的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钟林  李天国  
根据中日韩三国贸易的实际情况,把影响中日韩三国的贸易主要因素确定为经济规模、人口、运输距离、制度安排等变量,并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制度安排对各国贸易的影响是均显著的。因此,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结将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艳娟  泉宏志  
推算多国间购买力平价(简称PPP)所用的方法繁多,本文推算的PPP是以转换可比价格的投入产出表为目的,因此PPP需满足行列整合性、基国不变性、推移性等特征。本文利用可以满足上述三个特征的GK(Geary-Khamis)法和独创的国际平均全劳动法估算了中日韩三国分产业的PPP,利用此推算结果,将2005年中日韩各产业的投入产出表转换为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并比较中日韩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生产的依存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纯华  王红梅  
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状决定了(10+3)国家间区域性税收协调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韩与东盟(10+3)区域税收国际协调现状、困难,提出了(10+3)税收国际协调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议应建立中日韩与东盟(10+3)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及消除货物、服务贸易中阻碍商品、人员自由流动、涉及投资所得等税收因素,以促进(10+3)国家间商品、资本、劳务、知识产权等的自由流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中日韩三国是东北亚的近邻,彼此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少差异,既有许多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历史上,唐朝的白村江海战,明朝万历年间中朝联军击败丰臣秀吉的入侵,清末的甲午战争等,中日之间每次战争都与朝鲜半岛紧密相关。2015年对中日韩三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朝鲜半岛光复、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5周年,也是二战后韩日建交50周年。如何从政治与经济的相关性、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认识日本政治右倾化特别是"安倍政治学"对中日、韩日关系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随着中、日、韩贸易投资合作日益密切,区域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不断增加,三国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讨论日益激烈。分析比较三国产业竞争力,可以看到我国的整体产业竞争力与韩日相差较大,处于三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工结构的低端。在这一背景下缔结三国FTA,我国的主要产业和相关企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冲击,但长远看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对应中日韩FTA,我国政府应改善产业环境,放宽市场限制,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机制。企业需要适应贸易投资环境的变化,从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管理与营销等方面加强与竞争对手的抗衡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查笑梅  王竹君  
新能源已经成为目前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新能源技术开发甚至被喻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在从熊彼特创新理论角度探讨新能源开发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基础和意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报告指出,东盟与中日韩(以下简称“10+3成员成员”)积极支持净零排放(1)以减缓气候变暖。因10+3成员普遍对化石燃料依赖较大,推动净零排放转型或面临通胀高企、出口放缓、金融风险加剧等挑战。但受益于清洁能源和关键资源储量丰富,电动汽车产业前景广阔,碳捕获、利用和封存以及碳抵消潜力巨大,10+3成员亦有良好发展机遇。报告认为,未来宜进一步加强绿色和转型金融发展、制定合理财政和货币政策并加强成员间合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本贵  刘馨颖  
通过对中日韩三国APA实施情况及程序的比较,得出以下启示:中国的APA不仅要针对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还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相应的税收服务;应多签订双边或多边APA;APA的重点应放在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纳税人;APA的管理权限应相对集中;APA适用的时间应与国际惯例基本一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重力  盛玮  
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作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主要成员国中、日、韩三国,也纷纷开始了各自的RTA/FTA体系的尝试,以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但由于目标的不同,中、日、韩三国FTA战略也大相径庭。各国优先考虑的谈判对象和建立FTA的进度也各不相同,建立FTA所涵盖的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建立三国稳定的政治互信关系和固定的磋商机制、确立时间表、与日本协调FTA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将加速中、日、韩FTA合作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