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4)
2023(5344)
2022(4431)
2021(3947)
2020(3290)
2019(7079)
2018(6747)
2017(12618)
2016(7015)
2015(7344)
2014(6963)
2013(6779)
2012(6112)
2011(5595)
2010(5472)
2009(5165)
2008(5083)
2007(4550)
2006(3928)
2005(3348)
作者
(22495)
(18832)
(18680)
(17478)
(11885)
(9279)
(8212)
(7357)
(7188)
(6526)
(6445)
(6146)
(6136)
(5877)
(5794)
(5777)
(5670)
(5534)
(5515)
(5301)
(4907)
(4524)
(4430)
(4346)
(4325)
(4152)
(4067)
(3968)
(3806)
(3689)
学科
(27498)
经济(27464)
管理(21475)
(21007)
(16712)
企业(16712)
方法(12717)
数学(10896)
数学方法(10824)
(8023)
(7947)
(7316)
中国(7175)
(7074)
贸易(7073)
(6897)
业经(6699)
农业(5618)
(5228)
技术(5117)
(4905)
财务(4897)
财务管理(4890)
环境(4746)
企业财务(4671)
(4423)
银行(4392)
理论(4389)
(4272)
金融(4271)
机构
大学(107528)
学院(105421)
(42544)
经济(41894)
管理(39043)
研究(35320)
理学(34553)
理学院(34141)
管理学(33569)
管理学院(33390)
中国(25112)
(24310)
科学(24034)
(21596)
业大(20153)
农业(19567)
(18887)
(18693)
研究所(17422)
财经(15817)
中心(15414)
(14875)
(14436)
(13812)
农业大学(13567)
师范(13559)
经济学(13467)
北京(12975)
经济学院(12315)
(12036)
基金
项目(74669)
科学(58371)
基金(55763)
(51393)
国家(50943)
研究(48532)
科学基金(42717)
社会(33069)
社会科(31439)
社会科学(31428)
基金项目(30173)
自然(29002)
(28866)
自然科(28368)
自然科学(28356)
自然科学基金(27899)
(25069)
教育(21915)
资助(21288)
编号(17398)
重点(17013)
(16174)
(15921)
(15483)
计划(15451)
创新(14892)
科研(14888)
国家社会(14354)
(14206)
教育部(13575)
期刊
(42678)
经济(42678)
研究(28613)
学报(25074)
(20956)
科学(20035)
大学(17973)
学学(17297)
中国(16589)
(14744)
农业(13776)
管理(12527)
财经(8967)
教育(8136)
(7662)
(7633)
金融(7633)
经济研究(7495)
(7342)
业经(7305)
(6888)
业大(6735)
问题(6440)
技术(6262)
农业大学(5852)
科技(5706)
商业(5446)
(5286)
技术经济(4990)
国际(4496)
共检索到144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任蜜林  
对于《中庸》与《易传》二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认为《中庸》影响《易传》,或者认为《易传》影响《中庸》。其实从思想体系和文字内容来看,《易传》应该受到《中庸》的影响。从天道论上来看,《中庸》以"诚"言天道,《易传》则以"阴阳"言天道。这种以"阴阳"解释"天道"的思想明显地受到战国时期阴阳家的影响。从工夫论上来看,《易传》的工夫论只有在《中庸》天道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在文字表述方面,《中庸》"性命"、"道德"等词皆未连用,而《易传》则明确提到"性命"、"道德"等词,按照词语由单音词到复合词的演变规律,《易传》应该成书于《中庸》之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池向东  
时下营销理念的流派多如虎毛,我也原创一个凑凑热闹,叫中庸营销。中庸营销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国四书之一的《中庸》。《中庸》前二十章主要讲"中和",后十三章主要讲"至诚"。北宋理学家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晨昉  
英国小说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的作品《离岸》生动地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伦敦的水上生活。文章试结合菲兹杰拉德的生平经历,从主题中的中庸思想、人物的中庸形象和叙述风格的中庸之美3个角度解读小说内容,挖掘蕴藏其中的中庸之道,领略菲兹杰拉德的文学创作魅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郎艺  尹俊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对构建本土领导力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现有关于中庸在领导力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中庸领导行为的构念,并从全面分析性相关行为、权变整合性相关行为、和谐共生性相关行为三个维度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讨论了中庸领导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即中庸领导行为依次通过团队反面信息搜寻和行为整合,以及团队决策全面性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技术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中庸领导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需求不确定性正向调节中庸领导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最后讨论了该理论模型的贡献和实践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卫勇  
庚子年秋,于述胜教授积十年之功结集而成的《中庸通解》(下文简称《通解》终于面世了。笔者酷爱《中庸》有年,喜获此书,随即伏案研读,至今已过三遍。初读《通解》,笔者即有三个明显感受。一是《通解》注重训诂文字、考据旧注、条理章句、辨析义理、疏通淤塞、彰明本旨,体现出平实、古朴、严谨的解经之风。二是《通解》引述、辨析古今传注、义疏集解之多、文献功夫力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关键词: 《中庸》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杜成斌  
中庸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和中国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一种高明的思想方法,又是建立在儒家道德学说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原则。作为伦理道德原则的中庸是在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指导下得出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当代中国,人们更应该认识、发扬和运用先人留下来的中国智慧,充分发挥它的巨大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军  雷原  
本文以中庸哲学为指导,以全球化为体,中西合璧为用,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学体系框架。本文论述了中庸的核心是和谐观,其实质是"天人合一",由此得出组织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庸哲学对管理学的必然要求。提出了无为而治是中庸管理学的方法论,并论述了无为而治必须以文化和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总结了西方管理学也在向人本管理、系统管理的方向演变,提出了构成中庸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体系构成,即"道"、"天"、"地"、"人"、"法"、"术"、"形"、"势"、"知",使中庸管理学更为具体化,更具包容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金磊  姜诗尧  
研究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影响的内在机理,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境,探讨中庸思想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层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后发现: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庸思想在职业成功与离职倾向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可根据此研究结论,提出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金磊  姜诗尧  
研究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影响的内在机理,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境,探讨中庸思想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层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后发现: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庸思想在职业成功与离职倾向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可根据此研究结论,提出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乔良  
何为中庸?中庸旨在论述道德修养,是儒家学者心中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之道阐述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内部审计起源于二十世纪的美国,虽一古一今、一中一西,但笔者认为两者间有很多相同或者可借鉴之处。下面,笔者从内审人员工作心态、企业管理实际、内审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等方面浅显分享对两者的理解。
关键词: 内部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俞校明  
本文认为,中国的会计改革,不但应从IASC、FASB、ASB等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借鉴他们合理和成熟的部分,更应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诸如“过犹不及,君子中庸”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形成鲜明的中国魅力,把之作为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并在将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而不是听任以“趋同”为标准,用FASB等的作为统一标准强求变革而牺牲本国利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鹏   徐思妍  
道德学习既是道德教育的根基,也是道德教育的超越。《中庸》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理论渊薮,高度凝练了儒家对于个体学习过程的研究思想并提出了“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观,内外并存,贯通道德认知学习;情理共融,整合道德情意学习;知行合一,融通道德行为学习。构建成人道德学习机制,可以基于《中庸》的学习过程观,“博学”以获道德“新”知,“审问”以解道德“遗”惑,“慎思”以通道德“至”理,“明辨”以精道德“暗”察,“笃行”以履道德“贞”实。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耿紫珍  赵佳佳  丁琳  
为了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情境中上级如何提供反馈来激发员工创造力,本研究考察了我国内隐、含蓄的高语境文化下,上级惯用的发展性反馈提升下级中庸思维,影响其创造力的内在机理。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体系中的认知调节机制,剖析中庸思维对上级发展性反馈施加于员工创造力的中介作用,考察组织创新支持感对该中介作用强弱的调节,构建"被调节的中介"理论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上级发展性反馈对中庸思维、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中庸思维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存在显著中介作用;(3)组织创新支持感正向调节中庸思维的中介作用。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将中国高语境传播和儒家文化特点融入西方成熟管理理论,构建并验证了在不同组织支持程度下,上级反馈通过促进员工认知调节提升员工创造力的社会认知研究框架,挖掘出我国传统中庸思维蕴含的多元权变、统筹全局、中和适宜的创造性潜力,推动了员工创造力形成机理的中国情境化研究发展。本文研究结果对上级运用反馈激发员工创造力的本土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维安  刘振杰  顾亮  
IPO定价不仅可能受到定价制度、承销商声誉、风险投资者参与的影响,还可能受到作为公司核心的董事会过往IPO定价经历的影响。本文以2004—2012年实施IPO的762家公司为样本,基于中庸思维和团队极化的视角,检验了董事过去的IPO定价经验对本次定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董事经历的平均IPO定价溢价较高时,本次IPO定价溢价会显著降低;当董事经历的平均IPO定价溢价较低时,本次IPO定价溢价会显著升高,从而证实了中庸思维在董事会IPO定价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还发现董事长两职合一、政治关联身份会削弱IPO定价决策过程中中庸思维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思维的视角对公司IPO定价行为进行了理论解释,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红丹  郭利敏  
以往有关双元领导的影响结果研究多聚焦于创造力、创新变量,却忽视了个体行为这一典型后果。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讨双元领导对员工前瞻行为的影响,并检验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及员工中庸思维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以421份追踪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和条件性间接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双元领导与员工前瞻行为显著正相关,领导认同在此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庸思维显著调节双元领导通过领导认同影响员工前瞻行为的间接效应,表现为这一间接效应对于高中庸思维的员工而言相对较强,对于低中庸思维的员工而言相对较弱。因此,为促进员工前瞻行为,管理者应积极展示双元行为,激发员工的认同感,并培养员工的中庸思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