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1)
- 2023(2267)
- 2022(1943)
- 2021(1825)
- 2020(1546)
- 2019(3534)
- 2018(3491)
- 2017(6749)
- 2016(3747)
- 2015(4260)
- 2014(4182)
- 2013(4096)
- 2012(3886)
- 2011(3666)
- 2010(3870)
- 2009(3685)
- 2008(3847)
- 2007(3874)
- 2006(3604)
- 2005(3376)
- 学科
- 济(15703)
- 经济(15690)
- 业(13876)
- 管理(13537)
- 企(13123)
- 企业(13123)
- 方法(4910)
- 中国(4762)
- 业经(4552)
- 理论(4516)
- 策(4059)
- 农(4012)
- 学(3948)
- 制(3889)
- 地方(3682)
- 财(3671)
- 划(3430)
- 和(3297)
- 教育(3220)
- 贸(3160)
- 贸易(3156)
- 经营(3137)
- 数学(3108)
- 技术(3099)
- 易(3066)
- 数学方法(3008)
- 银(2780)
- 银行(2778)
- 决策(2732)
- 计划(2721)
- 机构
- 大学(61030)
- 学院(60798)
- 济(22395)
- 管理(21826)
- 经济(21821)
- 研究(20109)
- 理学(18087)
- 理学院(17835)
- 管理学(17444)
- 管理学院(17289)
- 中国(14865)
- 京(13146)
- 科学(11950)
- 财(11462)
- 范(10363)
- 江(10316)
- 师范(10313)
- 所(10233)
- 研究所(9084)
- 财经(8996)
- 州(8648)
- 北京(8424)
- 中心(8214)
- 师范大学(8118)
- 经(7893)
- 院(7049)
- 农(6870)
- 系(6835)
- 教育(6430)
- 技术(6380)
共检索到98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邓贵忠 钟稚鸥
本文是作者用《中图法》类分古籍的经验总结。作者认为, 《中图法》大体上能适应古籍分类的要求, 但也指出还存在不足, 要使《中图法》完全适用于古籍分类, 还要作认真的修订和增补。
关键词:
分类 古籍 中图法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燕 李跃华
作者在宁夏图书馆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时,发现《四书文言》及《经韵集字析解》两部古籍上有清代甘肃著名书画家朱克敏题记五则。文章梳理了朱克敏的生平事迹,简论宁夏图书馆所藏《四书文言》《经韵集字析解》上朱克敏五则题记的内容,并对题记所蕴含的价值略作论述。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朱克敏 题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国娟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出现了很多图书分类法,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汉代的《七略》和清代的《四库分类法》(以下简称《四库法》)。《中图法》在设置类目时,曾参考过《四库法》,所以《四库法》的类目一般在《中图法》中均能找到相应的位置。《中图法》设置类目时,对《四库法》采取以下处理方法:①使用原有类目。例如:楚辞(I 222.3)、总集(I212.1中国古代文学总集)、别集(I 212.2中国古代文学别集),在文学大类中仍然保持这些类目。②凡是重要的古籍都直接设置类目。例如:H131.3《释名》、H 131.4《广雅》(《博雅》)。③将所有类名用括号注明于《中图法》类目之后,例如:H 11语音(音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莫俊
目前古籍钤印资源的开发是古籍整理学科的冷门,主要原因是钤印释读存在较大困难。本文将古籍钤印的释读方法总结为十类:按部索字法、字形复原法、图符字化法、署名对释法、词句推定法、因零查整法、文献印证法、印印联释法、色位分组法、抓大放小法等,涉及文字辨识、印文解读、印主考证、次序判定等环节,以期为古籍整理人员进行钤印释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古籍 钤印 释读 篆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锦先
分析了《中图法》D大类的类目设置思想和类号配置方法,着重探讨了D1/3和D5/7的不足,并从分类法修订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分类工作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了修订意见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目设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娄明辉
日本古籍修复被列入其《文化财保护法》的框架之内,并因此而附设有一系列相关的保护和修复机构。日本古籍修复工作呈现如下特点:在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循安全性与可逆性原则,整个修复过程都建有比较详尽的档案;对修复用纸和纸张酸化等进行了长期的科学调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修复技术人员资格制度,并在修复领域开展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
关键词:
古籍修复 破损档案 纸张酸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开宏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造纸法,一千三百年前发明了雕板印刷。在纸张发明之前,我国古代的人们曾用许多不同性质的材料,如:龟甲、兽骨、铜器、石头、竹签、木板、丝织品等,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纸张发明之后,书籍改用纸张抄写。一般认为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由于古代书籍使用的材料不同,书籍的形制各不相同。一在造纸技术发明之前,我国最早出现的正式书籍是写在竹木简上的简策,古人把竹木劈成狭长的细条,经过刮削整治后在上面书写文字。单独的竹
[期刊] 西域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淑平
古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采取有效措施,使古籍文献免受自然和人为的损毁,延长古籍寿命是古籍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和目标。本文从建立完善的古籍规章制度、周密的预防方案、人员和设施的配备、古籍保护知识的宣传等方面论述古籍保护策略。
关键词:
古籍文献 保护方法 库房建设 策略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朝霞
以个人计算机技术、电子数字传媒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服务于许多学科领域 ,我国文史学界尝试的古典文献数字化工作 ,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文章向读者简要介绍了台湾、香港、大陆三地所开发的古籍数字资源。
关键词:
古籍 数字化 信息资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曦
最近编纂的《中国古籍总目》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调查与著录,第一次将中国古籍书目著录为约二十万种。《总目》难免有一些讹误,笔者发现《总目·经部·书类》讹误十二条,缀文予以分类考辨。
关键词:
中国古籍总目 尚书类 订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锁玲 包平
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设计并构建了古籍地名识别系统。采用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实现了物产地名的自动识别。分析了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中国方志类古籍整理中的应用前景,为方志类古籍进行数字化整理、挖掘物产分布、物产引进和传播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仲华 黄鑫 陆颖隽 李明杰
古籍版本领域知识繁多,源流复杂,难于考证。如何有效地对古籍版本知识中繁杂的数据进行合理组织,目前仍是一个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以古籍版本为主题的数据库的必要性,然后使用本体库的构建技术针对古籍版本知识的数据进行类、属性以及实例的设计,最后在Protégé本体构建工具中实现本体库,研究了古籍版本知识中数据的结构化和系统化,为建设以古籍版本为主题的数据库打下基础。
关键词:
古籍 古籍版本 本体 本体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