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3)
2023(9695)
2022(7776)
2021(7088)
2020(5609)
2019(13036)
2018(12620)
2017(24354)
2016(12792)
2015(14493)
2014(14394)
2013(14551)
2012(14170)
2011(13075)
2010(12998)
2009(11891)
2008(11649)
2007(10241)
2006(9480)
2005(9009)
作者
(36521)
(30598)
(30238)
(28953)
(19588)
(14456)
(13722)
(11836)
(11764)
(10803)
(10738)
(10106)
(9977)
(9815)
(9785)
(9472)
(9085)
(8776)
(8638)
(8310)
(7878)
(7400)
(7342)
(7036)
(6945)
(6904)
(6739)
(6679)
(6165)
(6034)
学科
(70446)
经济(70389)
(30398)
管理(30207)
中国(25301)
方法(23200)
数学(21007)
数学方法(20929)
地方(20867)
(20508)
企业(20508)
(18455)
(15003)
贸易(14989)
业经(14922)
(14571)
(13104)
银行(13091)
农业(12955)
(12802)
地方经济(12698)
(12402)
金融(12402)
(12181)
(12049)
(11819)
环境(11003)
(10547)
发展(9238)
(9215)
机构
学院(185345)
大学(185112)
(92955)
经济(91578)
研究(75855)
管理(65755)
中国(60748)
理学(54914)
理学院(54225)
管理学(53649)
管理学院(53282)
科学(41464)
(41401)
(40465)
(38409)
研究所(34496)
中心(32811)
财经(31378)
经济学(30902)
(29277)
(28761)
经济学院(27877)
北京(27612)
(27593)
(27202)
(25630)
师范(25418)
科学院(23288)
财经大学(23204)
业大(22555)
基金
项目(116481)
科学(93085)
研究(88693)
基金(85704)
(74467)
国家(73857)
科学基金(62504)
社会(60303)
社会科(57436)
社会科学(57428)
基金项目(43760)
(42942)
教育(39125)
(36727)
自然(35902)
资助(35389)
自然科(35068)
自然科学(35061)
自然科学基金(34475)
编号(33869)
(32474)
成果(28205)
发展(27326)
(27313)
重点(26947)
(26872)
国家社会(26590)
中国(25565)
课题(24879)
(24146)
期刊
(108860)
经济(108860)
研究(66350)
中国(44190)
(28819)
(28655)
管理(26937)
科学(25781)
学报(24966)
(23711)
金融(23711)
教育(20301)
农业(20062)
经济研究(19609)
大学(19604)
学学(18287)
业经(16933)
财经(16342)
技术(15583)
问题(14578)
(14406)
(13897)
世界(13155)
国际(12932)
(11448)
技术经济(9884)
经济问题(9163)
统计(8644)
商业(8574)
经济管理(8403)
共检索到306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能够始终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很大程度得益于一批又一批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在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高增长行业也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对中国高增长行业发展的动因、绩效和政策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由周叔莲和吕铁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高增长行业的转型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6月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世锦  
本文强调了经济快速增长与高增长行业之间的强相关性 ,认为近几年的经济增长趋缓起因于高增长行业的“转换缺口” ,分析了高增长行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机制、高增长行业“起不来”的后果和原因 ,指出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的结构性变化 ,应当加快发展导向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让高增长行业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华  吕铁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批高增长行业的推动。不同时期工业高增长行业分布不同。高增长行业具有"成群"增长的特征。近年来,高增长行业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其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有所提高。我国带动经济增长的部门向装备工业、重化工业转型的趋势明显,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力在提高。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增长速度并不一定慢于服务业,在很多时间段内,制造业呈现出比服务业快许多的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志君  
本文首先用一个简单的垄断竞争模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银行业绩的影响,然后用面板回归分析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进行了回归分析,揭示了银行利润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分析表明,规模扩张和利差是中国银行利润增长决定因素,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对银行利润有负面作用,但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变量与利润的关系与静态理论的预测相反,表明货币政策操作往往是顺周期的,对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估计不足,需要加强对经济周期规律性研究,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经济增长结构性减速、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可能影响,从道德风险、国内外利差和汇率波动角度分析了银行和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吕铁  贺俊  
高增长行业在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增长行业的产业政策必须根据高增长行业自身的技术属性、初始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本文就此提出了动态能力导向的高增长行业产业政策。与传统的产业政策相比,动态能力导向的产业政策具有动态性和创业性两方面的特征。传统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的"市场失败"理论,在该框架下,政府的核心功能是对产业发展进行"长期计划"。动态能力导向的产业政策则建构于演化理论的基础上。在该理论框架下,由于环境是不确定的、复杂的,因此,政府的作用主要不是计划,而是努力通过与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来共同克服产业发展的障碍,并最终形成产业与环境的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叔莲  吕铁  贺俊  
高增长行业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产业群,高速增长是一国在特定发展时期经济结构特征的反映。本文从高增长产业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高增长行业与工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关系、高增长行业的技术进步特征与绩效水平、高增长行业的产业组织特征,以及外资进入对高增长行业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讨论当前我国高增长行业的特征及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新  李亚  
征收碳税已成为众多国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采用1999~2008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部分行业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对征收碳税与经济增长和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在较低强度的碳税政策下,碳税对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阻碍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征收碳税对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不利于少数高能耗行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在经历最近十年的两位数增长之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逐步增强。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和外汇储备风险不断积聚,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沙化等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和能源成本不断上升,改革遇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增大。然而,改革红利仍然是巨大的,人口红利阶段并没有结束,城市化、教育、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我国经济仍具备实现7%-9%中高速增长的潜力。维持经济在此区间内运行需要转变宏观调控思路和发展方式,围绕改善民生和建设美丽中国这个主题,处理好总需求管理和总供给管理的关系,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庆生  谷宏伟  马玉杰  
尽管国内外的多数经验研究显示了金融发展引致经济增长,但对中国情况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尤其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进步,金融部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考察中国的金融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的目的就是考察我国在1995-2005年期间金融发展是否对投资和增长发挥了重要影响,以及金融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玉林  谷军健  
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入世以来我国制造业TFP增长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考察研发资本和研发人员对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整体上研发投入与制造业生产率关系不显著,样本期内生产率增长源于产权结构变迁和外商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生产率的关系存在行业异质性,研发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具有正效应,对低技术产业具有负效应;研发人员对低非国有化行业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在高非国有化行业效应为负,正负效应相互抵消导致整体效应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提升研发投入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荆林波  张俊伟  
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状况,国内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刘迎秋研究员主笔《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国民经济超高增长过程已终结,次高增长阶段将来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来3~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最终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