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5)
2023(4846)
2022(4087)
2021(3977)
2020(3392)
2019(7862)
2018(7769)
2017(14310)
2016(7803)
2015(9075)
2014(8891)
2013(9136)
2012(8871)
2011(8370)
2010(8364)
2009(7817)
2008(7799)
2007(6776)
2006(6111)
2005(6012)
作者
(21279)
(17731)
(17718)
(17213)
(11474)
(8453)
(8128)
(7000)
(6909)
(6399)
(6288)
(5968)
(5940)
(5759)
(5659)
(5629)
(5300)
(5226)
(5135)
(4822)
(4693)
(4227)
(4223)
(4125)
(4048)
(3995)
(3942)
(3811)
(3578)
(3573)
学科
(35934)
经济(35887)
管理(19729)
(17535)
方法(14964)
中国(14407)
(13463)
企业(13463)
数学(13252)
数学方法(13146)
(9784)
贸易(9775)
(9635)
(8968)
(8206)
(7910)
(7254)
银行(7253)
(7098)
(6839)
(6523)
金融(6523)
业经(6345)
关系(5783)
(5627)
农业(5553)
(5461)
环境(5223)
(5191)
(5087)
机构
大学(118134)
学院(111422)
(57649)
经济(56809)
研究(46077)
管理(41136)
中国(38136)
理学(34579)
理学院(34142)
管理学(33808)
管理学院(33574)
(26597)
(26118)
科学(23474)
(22697)
财经(20551)
中心(20494)
研究所(20394)
经济学(19697)
(19016)
北京(18035)
经济学院(17667)
(16227)
(16001)
(15861)
师范(15781)
财经大学(15444)
(14997)
科学院(13762)
师范大学(13325)
基金
项目(68975)
科学(55684)
基金(53808)
研究(52706)
(46720)
国家(46380)
科学基金(39284)
社会(36649)
社会科(34873)
社会科学(34867)
基金项目(27028)
教育(24139)
自然(22949)
资助(22943)
自然科(22468)
自然科学(22462)
自然科学基金(22122)
(21122)
(19866)
编号(19801)
成果(18274)
中国(18099)
(18021)
国家社会(16810)
教育部(16097)
重点(15685)
(14627)
人文(14602)
大学(14133)
(14107)
期刊
(64243)
经济(64243)
研究(41699)
中国(26028)
(18793)
管理(16735)
科学(15398)
学报(15136)
(13681)
(13664)
金融(13664)
教育(13561)
大学(12242)
经济研究(11336)
财经(10796)
学学(10751)
(10096)
(9521)
图书(9410)
国际(9168)
农业(9160)
世界(9147)
问题(8834)
技术(8211)
书馆(7567)
图书馆(7567)
业经(6827)
(5822)
(5712)
论坛(5712)
共检索到187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官峰  
文章分析《中国阅读通史》这套大型学术著作出版的意义,阐述对其中通史观念和研究范式的理解和认识,介绍《中国阅读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的撰述思路和撰述体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阅读理论初现端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系统地阐释了阅读知音论,是我国早期较成熟的阅读学专门理论,与后来钟嵘的阅读滋味说以及颜之推等人的阅读功能论,共同奠定了阅读学理论发展的良好基础,使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阅读史上一个起步非凡的时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官峰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魏晋南北朝阅读的历史特征,并探讨其文化意义。总结为六个方面:纸本变迁促进阅读形态发生转型;教育格局对受教育群体的阅读影响至深;学人的阅读促使思想学术由多元转向会通;阅读清谈和无功利阅读成为时代风尚;读者的阅读精神光昭后世;阅读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成就占据历史高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官峰  张惠玲  巫芯宇  
阅读史也是一部性别史。文章通过爬梳文献,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读者的阅读内容及其特征,发现她们广泛阅读儒家经典、史传、诸子、文学、宗教等书籍,阅读内容呈多元化特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本变迁、民族融合、门阀世族、读物选择等方面分析影响当时女性阅读的因素。探索该时期女性阅读的功用,她们在修德习行、教育后代、讲学授课、获得功名、著述诗文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反思中国一些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性别观念,主张既要对西方女性阅读理论重新认识和反思,更要从文化自觉和文明互鉴的诠释取向出发,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适宜的理论根源和思想智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习加  
历经十余年之久,由叶振鹏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中国财政通史》近期与读者见面,这是继项怀诚主编的十二卷本《中国财政通史》之后国内财政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中国财政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财政史》(上下)由厦门大学陈明光教授与宁波大学王万盈教授合作完成。该卷以8章约60万字篇幅系统论述了曹魏至北周时期的财政问题。与以往相关财政史论著相较,《魏晋南北朝财政史》(上下)在总结和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从视角的选取到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汝平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作了初步的梳理,揭示了促进类书编撰的原因,并指出了魏晋南北朝类书对后世类书编撰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之  马刘凤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目编撰成就斐然。论文从图书典藏、版本学和单书目录三个方面分析了它的背景。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贾学义  
《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研究》出版于2009年,是王东洋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整理而成。考课制度是考察官员政绩的一种重要方式,因而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运行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内容。考课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是伴随新型军国的兴起而产生的。秦汉是考课制度的形成时期,各项考课标准和流程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与大一统之秦汉不同,政权分裂,因而很难实施统一连贯的考课制度,研究起来难度较大。学术界有关魏晋南北朝的考课制度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白岸  
与上年相比,本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略有逊色。发表的论文数量少,据笔者所见,约有70余篇,高质量的佳作也少于往年;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也显不足。研究内容仍集中在土地制度、赋役财政、农、工、商业、人口户籍、对外经济交流等方面。现概述如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青  
魏晋南北朝文化及其书目刘青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民族文化从来中断的唯一国度。书目作为文化的一支,也在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着。本文仅就魏晋南北朝文化及其书目作些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由分到合、文化呈多元走向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慧  
一、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度量衡史上的几件大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变化多,增幅大,北方尤比南方为甚。中国历史上度量衡单位值急剧增长,实自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三国时,大体上仍沿用东汉度量衡,单位量值虽有所增长,但尚不算多。当时天下大乱,“乐工散亡,法器淹灭,魏武(曹操)始获杜夔,使定音律”。(《隋书·律历志上》)杜夔以制乐的需要制尺,尺长24.185厘米,已较东汉之尺稍长。后世尚存的魏正始弩机亦刻有尺度(上虞罗氏藏,长24.45厘米)与杜夔尺基本相合。魏景元时(公元260—264年)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商功篇》,对新莽嘉量同魏斛作了比较,结论是魏斛大而尺长,莽斛小而尺短。(《晋书·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牛红亮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社会混乱的时期,但民族融合,宗教盛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私人藏书也得到一定发展,写本书与私人著述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吉成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产地,《三国志》、《华阳国志》、《水经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南史》、《北史》、《魏书》等史籍都有所涉及,但是都不全面。《华阳国志》主要记载了东晋时期巴、蜀、南中几个地区的盐产地,《水经注》主要记载了北魏时期河流附近的盐产地。其他各史都属于断代史,专门叙述某一个或某几个朝代的史事,对盐产地偶尔有所涉及,都没有专门、系统的记载。要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盐产地情况必须将这些资料综合利用起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安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因其具有种类繁多、币制混乱、流通倒退等显著特点,而成为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进程中极为特殊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该时期的货币及其相关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货币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且能够全面揭示货币运行的内在规律,进而总结货币发行得失,这对于推动货币史与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东汉社会长期存在的铜钱减重现象导致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董卓铸小钱的恶劣行径又加速了汉末货币经济的崩溃,商品经济由此转向低谷。为了改善衰败不堪的经济环境,之后建立起的三国政权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