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4)
2023(13333)
2022(11193)
2021(10336)
2020(8534)
2019(18918)
2018(18488)
2017(34282)
2016(18244)
2015(20239)
2014(19662)
2013(19107)
2012(17780)
2011(16444)
2010(16581)
2009(15588)
2008(14793)
2007(12837)
2006(11912)
2005(11256)
作者
(49514)
(40911)
(40724)
(39026)
(26201)
(19625)
(18572)
(15841)
(15735)
(14544)
(14141)
(13813)
(13154)
(13043)
(13013)
(12904)
(12046)
(11857)
(11814)
(11462)
(10533)
(9981)
(9736)
(9458)
(9347)
(9276)
(9136)
(8912)
(8279)
(8209)
学科
(78967)
经济(78881)
管理(45063)
(44469)
(34437)
企业(34437)
中国(33855)
(27585)
金融(27584)
(25981)
银行(25971)
(25331)
方法(24898)
地方(23109)
(22918)
数学(21822)
数学方法(21649)
(19898)
(19465)
业经(19172)
(17463)
贸易(17443)
(16972)
农业(15419)
(13585)
(13308)
(13068)
环境(12273)
地方经济(11687)
中国金融(11469)
机构
学院(246793)
大学(243942)
(112291)
经济(110155)
研究(96391)
管理(86335)
中国(81091)
理学(71967)
理学院(71065)
管理学(69970)
管理学院(69499)
科学(53916)
(53839)
(53577)
(48690)
中心(44143)
研究所(43662)
财经(40554)
(38706)
(37548)
(36970)
经济学(36266)
北京(35505)
(34886)
(34664)
师范(34576)
经济学院(32478)
(30815)
业大(30380)
财经大学(30057)
基金
项目(155733)
科学(123442)
研究(119854)
基金(112495)
(97448)
国家(96634)
科学基金(82046)
社会(77960)
社会科(74100)
社会科学(74087)
(59451)
基金项目(57618)
教育(54404)
(50373)
自然(48512)
编号(48311)
自然科(47391)
自然科学(47382)
自然科学基金(46541)
资助(46152)
成果(40494)
(40076)
重点(36193)
课题(35177)
(35064)
国家社会(33317)
发展(33199)
(33125)
(32667)
(31351)
期刊
(133628)
经济(133628)
研究(87257)
中国(60153)
(41475)
金融(41475)
(39869)
(37701)
管理(34539)
科学(33153)
学报(32935)
教育(32661)
大学(25809)
农业(25383)
学学(23901)
经济研究(23474)
业经(21750)
技术(20727)
财经(20629)
(17977)
问题(16982)
(15952)
国际(15184)
世界(14824)
(13985)
(11351)
论坛(11351)
技术经济(11215)
现代(10997)
商业(10971)
共检索到410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2021年4月25日,《中国金融报告2020: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变革》新书发布暨高层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金融报告2020》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推出的年度报告,由张晓晶所长担任主编,张明副所长担任副主编,对2020年中国金融体系运行情况作了系统的分析与综述。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学部委员李扬,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主编:张晓晶副主编:张明《中国金融报告2021:稳字当头擘画金融发展》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年度旗舰报告(主编张晓晶,副主编张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2年2月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以“稳字当头,科学谋划中国金融发展”为题欣然作序,给本报告定调。主报告“三重压力下的中国金融发展”,围绕应对“三重压力”,不仅深入探讨了2022年金融工作的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健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当下,中国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华侨金融的支持,笔者从制度经济理论出发,探讨华侨资本的选择和区域化经济发展下华侨金融的发展路径。华侨经济的特征华侨经济兼具本国与侨居国双重属性华侨经济的历史属性决定了华侨华人的母国情怀。华侨经济是由华侨在侨居国独立创建的,华侨资本是华侨在侨居国从经营小本生意着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启清  朱辇  
一、全球金融变革的轮廓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对危机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也对金融体系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在危机冲击和主动改革的推动下,全球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正渐成趋势,有的则随着危机淡去而面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准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了解中国金融的现状,总结中国金融4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及利弊得失,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深度改革和全面开放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融资工具和融资机制、金融业态、金融功能和金融风险、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文进  冀志斌  许超  
2016年6月25日,《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了"第九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暨《201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来自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采用"主题发言"和"专题研讨"两种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主题发言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宋清华教授和《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教授主持。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唐文进教授代表主创人员发布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兼《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东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Markowitz的学术论文。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变,资产组合理论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争论的焦点上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文章主要从风险度量方法比较,现实金融资产收益的实际分布与相关性,以及金融资产收益的动态变化特征等角度,对资产组合风险度量与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最后指出最新发展的资产组合理论对中国金融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先平  宋清华  
2015年6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宏观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为主题,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举办了第八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暨《2015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主题发言和分论坛讨论两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论坛主题发言分别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宋清华教授和经济研究杂志社社长王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钱颖一  
今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和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维克里(William Vickrey),以表彰他们对在信息不对称下的激励理论的开创性贡献。有意思的是,两个月前,我们特邀本刊编委钱颖一撰写的文章正是关于激励理论新发展的内容,文章对有关概念都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此会颇感兴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冬姣  冀志斌  贾腾  
2017年6月18日,《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了"第十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暨《2017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采用"主题发言"和"专题研讨"两种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主题发言由中南财经政法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冬姣  冀志斌  贾腾  
2017年6月18日,《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了"第十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暨《2017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采用"主题发言"和"专题研讨"两种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主题发言由中南财经政法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盛朝迅  周晓阳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双循环战略在供给端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对于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认识不断提升,循环体系已基本建立,循环动力与能效正稳步提升。但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金融体系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不够均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金融科技产业三者之间未能充分融合、区域协同与整体协同不足等问题,形成循环中的堵点痛点。论文建议多措并举,加快提升金融体系服务能力、保障科技产业金融的均衡发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完整转化平台,构建多层次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洋  
实践证明,源于市场失灵的政策性金融需求仍然无法脱离以国有政策性银行为主体的供给模式。然而,职能定位与保障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制约了政策性金融在"强位""弱势"领域的持续发力,并可能在政策性金融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的过程中引发金融抑制等风险。由此可见,必须在继续坚持"高政策性"核心定位的基础上,围绕已有规则体系对"代理人问题"治理不力而造成的运行风险,探索更契合新发展格局下政策性金融准财政职能的制度形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在逐步确立。为此,中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顺应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加快实施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战略,建立和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金融监管框架,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安全保障,成为了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考察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变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入手,全面分析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战略构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秦建文  梁珍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探底。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直接原因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滥用金融创新产品,并疏于金融监管。虽然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止金融创新,相反,要在吸取这场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不断继续金融创新,并在金融创新中切实做到:金融创新立足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加强场外监管,保证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审慎对待复杂的金融产品创新,规范信用评级,加强风险控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