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8)
2023(7370)
2022(6090)
2021(6076)
2020(4873)
2019(11336)
2018(10828)
2017(20660)
2016(11252)
2015(12821)
2014(12556)
2013(12542)
2012(11936)
2011(10719)
2010(10760)
2009(10009)
2008(10292)
2007(8889)
2006(7997)
2005(7492)
作者
(29110)
(24357)
(24163)
(23533)
(15792)
(11394)
(11027)
(9374)
(9299)
(8887)
(8361)
(8035)
(8021)
(7975)
(7687)
(7459)
(7296)
(7091)
(6849)
(6791)
(6215)
(5905)
(5748)
(5566)
(5552)
(5550)
(5299)
(5240)
(4907)
(4819)
学科
(46052)
经济(46005)
管理(36181)
(32196)
(26084)
(25544)
企业(25544)
方法(19186)
中国(18537)
数学(17641)
数学方法(17482)
(13982)
财政(12960)
(12389)
贸易(12382)
(12242)
(12226)
(11609)
财务(11596)
财务管理(11556)
企业财务(11037)
(10563)
(9972)
(9332)
银行(9332)
(8912)
(8818)
业经(8548)
地方(8462)
农业(8367)
机构
大学(155038)
学院(154532)
(77812)
经济(76573)
研究(59087)
管理(58465)
理学(49415)
中国(48929)
理学院(48916)
管理学(48461)
管理学院(48149)
(43963)
(33177)
财经(30716)
科学(30132)
(29029)
(28141)
中心(26158)
研究所(25661)
经济学(25550)
经济学院(22995)
(22608)
财经大学(22514)
北京(22046)
(21060)
(20153)
(19094)
师范(19004)
(17092)
科学院(17054)
基金
项目(95004)
科学(76396)
研究(74283)
基金(71937)
(61285)
国家(60814)
科学基金(52252)
社会(49979)
社会科(47562)
社会科学(47555)
基金项目(35924)
教育(33824)
(32590)
资助(31019)
自然(30611)
自然科(29921)
自然科学(29914)
自然科学基金(29429)
编号(29022)
(28409)
成果(25444)
(23767)
中国(22151)
国家社会(21985)
重点(21347)
教育部(21055)
(20764)
课题(20614)
(20537)
人文(19765)
期刊
(86620)
经济(86620)
研究(57187)
(37380)
中国(34252)
管理(22245)
(19242)
金融(19242)
科学(18589)
(18453)
学报(17697)
财经(16237)
经济研究(16078)
教育(15389)
大学(14673)
(14022)
学学(13670)
(12854)
农业(12782)
技术(11809)
问题(11369)
国际(11333)
业经(11291)
世界(10957)
会计(8780)
(7975)
财政(7975)
技术经济(7691)
(7279)
财会(7091)
共检索到25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简称财贸所)建立于1978年6月。从建所的那一天起,财贸所人就为自己找到了一个重要定位——中国财政经济领域的思想库和智囊团。20多年来,几代财贸所人,不辱使命,在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们迎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任务。为了在风起云涌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进一步扮演好我们的角色,进一步履行好我们的使命,我们决定编写出版《中国财政政策报告》。从2003年选择一个有关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人力,集体攻关,把我们的思想记录下来,贡献出来。并且,以此催生中国财政经济领域的新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财税工作者的一次盛会,中国财税理论界的一大盛事——“中国财税论坛2003”,11月15-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共同发起主办的“中国财税论坛2003”,是融财税政策信息交流、财税决策部门与业界互动沟通、财税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检阅于一体的中国财政税收研究领域权威性高层论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磊  
本文对中国1998~2004年间实行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对数据性质的考察,我们选用了结构性VECM模型来研究。在结构性模型中,我们引入了长期约束和短期约束来识别宏观经济变量中的冲击向量,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冲击向量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冲击对总产出具有正向效应而税收收入冲击则具有负向效应,且支出冲击的正效应略大于税收收入的负效应。该结论印证了凯恩斯主义关于财政政策的主要结论。同时实证结果对我国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给予了支持:增加财政支出的效应很大程度上被同期税收收入的增长所抵消,财政政策对产出的贡献并不像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完成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4/2005》(以下简称《报告》),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报告首发式暨财政政策取向座谈会于12月30日在京举行(有关此次会议的新闻稿可见《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要点整理如下。《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2004年的报告论题《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财政政策新思路》,萌生于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浪之中。我们以为,在当前的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固然要牵涉多种因素,动用多种力量,在十分广阔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加以谋划。不过,相对而言,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丛树海  
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处于由低谷走向复苏的拐点阶段,但在经济逐步回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加入WTO后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的情况,而且国际经济的外部条件不理想、出口困难加重,也使得我国经济必须在艰难的环境中奋勇向前。所以,2002、2003年我国经济将面临严峻考验,同时也是我国“十五”经济发展计划能否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两年。因此,2002、2003年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扩张,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为推动经济的成长创造条件,应是一种必然选择。当前尚不具备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基本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财贸所)近日推出了《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7/2008:财政与民生》(高培勇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这是一部研究财政与民生关系、探讨新时期民生改善问题的力作。该政策报告以财政与民生为主题,具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戴维·利普顿  郭子睿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的增长主要采用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这带来了宏观金融风险以及不可持续的环境成本。现在中国需要转向消费导向型的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中国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既是中国往日成就的基础,也是未来面临的挑战。改革的目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华  方先明  
本文从财政政策是否有效、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时滞、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何等三个层面,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层变量之间存在层层推进的因果关系,但部分变量的关联与理论的吻合性较差。总体来看,中国的财政政策从其宏观效应来分析是有效的,但存在挤出效应,而且时滞较为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超愚  张燕  
本文在财政赤字分解的传统两缺口模型基础之上,建立财政赤字构成的三缺口理论模型,并据此对 1992—2003年间中国财政赤字进行分解,进而运用实际分解结果,建立中国经济波动的政策响应函数,描述和阐释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通过了《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今年的财政收支安排有何特点,民生投入能否持续加力,助企纾困有何政策举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何防范,一系列关系国家治理和社会民生的重要问题,都可以在“国家账本”中找到答案。加力提效注入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加力方面,预算报告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在提效方面,明确要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一)从2003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每年都要完成一本中国财政政策报告。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先后推出了论题为《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财政政策新思路》、《走向"共赢"的中国多级财政》和《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等4本中国财政政策报告。倘若说上述的这些报告多少具有一点特色,并且,这种特色值得我们坚守下去的话,那就是,它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和改革主题,始终围绕着每一年度的党和国家着力推进的"财政大事"而展开。我们以为,这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在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经济数字化、金融化叠加,使经济运行原有的实体状态转向虚拟状态。运用原有的货币和债务定义、运行特征和影响机制来解释、理解当前的经济社会问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应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重新思考财政、金融乃至宏观经济的问题,尤其是预期和风险的问题。一、从风险视角重新认识货币"数量"与"状态"的变化按照传统的定义,货币只是价值尺度或交易媒介。其实货币本身也属于一种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