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9)
2023(14968)
2022(12860)
2021(12050)
2020(10104)
2019(23398)
2018(23113)
2017(44120)
2016(23906)
2015(27126)
2014(26922)
2013(26940)
2012(25179)
2011(23020)
2010(22832)
2009(21091)
2008(20643)
2007(18005)
2006(16092)
2005(14470)
作者
(71283)
(59076)
(58695)
(55941)
(37949)
(28283)
(26572)
(23244)
(22687)
(21182)
(20474)
(20065)
(18922)
(18817)
(18547)
(18314)
(17707)
(17215)
(16939)
(16885)
(14758)
(14692)
(14237)
(13502)
(13265)
(13194)
(13084)
(12726)
(11965)
(11637)
学科
(114854)
经济(114737)
管理(67977)
(61609)
(51227)
企业(51227)
方法(46974)
数学(41078)
数学方法(40686)
中国(29378)
(25009)
(24963)
(24448)
地方(23656)
业经(22256)
(19523)
贸易(19510)
(18937)
(18647)
农业(16619)
(16422)
环境(16207)
(15677)
银行(15621)
(15551)
金融(15550)
理论(15537)
(15462)
财务(15397)
财务管理(15367)
机构
大学(352222)
学院(346354)
(150185)
经济(147259)
管理(133227)
研究(126587)
理学(115004)
理学院(113681)
管理学(111765)
管理学院(111170)
中国(94988)
科学(77213)
(76653)
(65903)
(64792)
研究所(59166)
(57017)
中心(55162)
财经(53006)
业大(51606)
(49395)
北京(49278)
(48391)
经济学(46888)
(45678)
农业(45000)
(44731)
师范(44246)
经济学院(41971)
财经大学(39586)
基金
项目(234569)
科学(183966)
基金(172317)
研究(168423)
(151803)
国家(150618)
科学基金(127868)
社会(107751)
社会科(102109)
社会科学(102079)
基金项目(90714)
(88123)
自然(83364)
自然科(81409)
自然科学(81387)
自然科学基金(79935)
教育(76038)
(75435)
资助(72374)
编号(66146)
成果(54327)
重点(52868)
(52685)
(50355)
(47729)
课题(45996)
国家社会(45112)
教育部(45018)
科研(44991)
创新(44703)
期刊
(167699)
经济(167699)
研究(108117)
中国(67056)
学报(57945)
科学(53266)
(51273)
管理(50916)
(49278)
大学(43592)
学学(41151)
农业(35996)
教育(33977)
(29983)
金融(29983)
技术(28770)
经济研究(28253)
财经(27149)
(23359)
业经(23332)
问题(21551)
(19297)
技术经济(18017)
(17831)
世界(17521)
图书(17023)
理论(16612)
国际(16067)
科技(15762)
(15531)
共检索到520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泓  
《中国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研究》评介长期以来,经济周期波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且形成了几十种内容各异的经济周期理论。我国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到80年代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运法  
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为认识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或外在原因以及识别和设计宏观调控机制,如内在的稳定机制和数量的微调指标,自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以来,世界上一代一代的经济学家殚精竭虑,费尽思索,并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学派和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春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经济周期波动。伴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都收到了预期的成效且有各自的特点。文章对我国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实践进行了历史回顾,进而对历次调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目前学界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缺乏理论基础,用于指导政策实践令人担忧。连续和常态是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而经济波动就是经济运行偏离常态,财政宏观调控的方向是使波动回落常态,由于当前经济处于比较接近常态的水平,因此财政政策就不应当再延续1998年开始的扩张性的政策,而应当逐渐退出。针对经济局部过热的情况和存在全面过热的趋势,应当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明录  
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初步描述建国近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国家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波动现象。实证分析表明,这种波动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其剧烈程度甚至不亚于西方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绝对波动或古典循环,是指经济情况本身也即经济绝对量的上下波动;其二为增长波动或增长循环,是指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围绕着长期增长趋势的上下波动。现以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计)、固定资产投资(按全民所有制单位计,简称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即现实的社会购买力,简称购买力)为分析对象,来考察我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外商直接投资与人民币汇率、国内外经济增长、劳动成本、资本市场收益率当中某一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受制于其它变量。与国内因素相比较,国际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长期趋势的影响更大。与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变动相比较,外商更加重视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另外,只有当经济系统失衡较小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才会在短期内对系统失衡做出显著反应。所以,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把握时机,尽量避免经济系统出现较大偏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中国经济学者通常运用年经济增长的环比指数描绘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波动曲线,然后再选择这条曲线中的"波谷"或"波峰"作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由此来判断宏观经济的态势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上述的坐标选取方法是不适当的,而应该选择经济"常态"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本文还认为根据经济周期来判断经济态势是不可靠的,更不能直接作为政策依据,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姚愉芳  陈黎  
我们一行三人,于1995年5、6月间,以“德国的经济波动、预测与宏观调控”为题,赴德进行了学术考察。我们共访问了11个城市的18个单位,可分如下五类:一、5个政府机构:1.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威斯巴登市),2.联邦经济部-BMWi(波恩市),3.联邦财政部(波恩市),4.联邦中央银行(法兰克福市),5.联邦统计局(威斯巴登市)。二、7个研究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长期增长的路径、周期的波长和波幅、扩张期和收缩期的长度以及失业和通胀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我国当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可以认为,2007年的中国经济已经过热,并运行到了本轮周期的波峰;2008年将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但物价水平还会持续上升。本轮收缩阶段的时间不会很长,有可能在2009年进入本轮周期的谷底。同时,经济收缩的幅度也将有限,有可能保持在8%或8.5%以上。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适时、适度的经济政策调控。只有科学地把握经济政策的走向和力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国忠  
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的热点问题。萨缪尔森和希克斯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作为阐述经济波动周期的理论,已经成为经典而被到处引用;克莱因建立的1921—1941年间美国的宏观经济模型,则以其短小精悍、性能优越的特点,开创了波动理论模型实践化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张曙光  王利民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先不触动许多既得利益,先不对旧的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而是先在旧体制的旁边(或在“边际上”)发展新体制,因而必然会出现一种“体制双轨”的局面,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双轨制过渡”最终完成改革。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可以说就是较长的双轨过渡期。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如何减轻宏观经济不稳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在不同的改革方式下,宏观经济不稳定又有特殊的原因,需要采取特殊的对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大小不等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从1992年起,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进  晁江锋  武晓利  赵向琴  
本文构建了包含灾难风险因素的RBC模型,通过区分TFP(全要素生产率)灾难、资本灾难与双重灾难三种灾难形式,分析灾难风险因素对我国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灾难事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对灾后经济复苏的作用。研究发现:(1)含灾难RBC模型能够有效改善无灾难RBC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且双重灾难模型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要明显优于TFP灾难和资本灾难模型;(2)灾难事件对我国经济的破坏性远大于美国,且对各经济变量的相对破坏程度也与美国相异;(3)适度的政府补贴能够有效削弱宏观经济受灾难冲击的程度,但在缩短灾后宏观经济复苏时间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本文还通过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态势,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见效,经济呈缓中趋稳态势,积极因素增多,全年可以实现预期增长目标。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7.7%,CPI同比上涨2.7%。展望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宽松,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将进一步显效,落实"十八大"精神将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CPI上涨3%左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本文主要研究了信心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信心能否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发现企业家信心能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而消费者信心无法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参照Harrison and Weder(2006)等的做法,将企业家信心分解为基本面信心与动物精神,研究了基本面信心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与股指对基本面信心影响较大;通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动物精神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发现动物精神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都有显著的短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机制符合总需求冲击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