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6)
- 2023(6524)
- 2022(5345)
- 2021(4860)
- 2020(3974)
- 2019(9154)
- 2018(8901)
- 2017(16792)
- 2016(8574)
- 2015(9980)
- 2014(9926)
- 2013(10299)
- 2012(10064)
- 2011(9717)
- 2010(9593)
- 2009(9082)
- 2008(8733)
- 2007(7592)
- 2006(7020)
- 2005(6715)
- 学科
- 济(67230)
- 经济(67183)
- 管理(22412)
- 方法(21778)
- 数学(19596)
- 数学方法(19536)
- 业(18211)
- 中国(17062)
- 地方(15306)
- 企(13545)
- 企业(13545)
- 地方经济(11975)
- 贸(11218)
- 贸易(11211)
- 易(10914)
- 学(10641)
- 农(10505)
- 业经(10378)
- 环境(8778)
- 融(8648)
- 金融(8648)
- 财(8574)
- 制(8474)
- 发(7830)
- 银(7811)
- 银行(7810)
- 关系(7733)
- 行(7701)
- 经济学(7439)
- 和(7225)
- 机构
- 大学(144029)
- 学院(139536)
- 济(81325)
- 经济(80325)
- 研究(58424)
- 管理(50659)
- 中国(45440)
- 理学(43263)
- 理学院(42713)
- 管理学(42337)
- 管理学院(42058)
- 财(33122)
- 京(30741)
- 科学(29574)
- 所(29064)
- 经济学(28499)
- 财经(26823)
- 研究所(26265)
- 经济学院(25453)
- 经(24676)
- 中心(23971)
- 北京(20633)
- 院(20225)
- 财经大学(20016)
- 科学院(18391)
- 江(18363)
- 范(17819)
- 师范(17737)
- 社会(17186)
- 农(16821)
- 基金
- 项目(86368)
- 科学(69919)
- 基金(67467)
- 研究(64533)
- 家(58268)
- 国家(57900)
- 科学基金(49316)
- 社会(46962)
- 社会科(44802)
- 社会科学(44793)
- 基金项目(34367)
- 资助(28305)
- 自然(28179)
- 教育(28047)
- 省(27902)
- 自然科(27537)
- 自然科学(27529)
- 自然科学基金(27091)
- 划(24663)
- 编号(22618)
- 部(21737)
- 国家社会(21731)
- 中国(21613)
- 发(20211)
- 重点(19585)
- 教育部(19442)
- 成果(19116)
- 济(18689)
- 经济(18540)
- 人文(18238)
共检索到223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兆量
叶裕惠同志所编的《中国经济地理概论》是近年来同类书籍中比较好的一本。它在三个方面作了开拓性的尝试,将对今后的《中国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产生影响。一、在论述第一和第二两个产业部门的同时,开拓了第三产业布局。这是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飞跃,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和及时的。鉴于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早已大大超过了第一、二产业,因此,开拓第三产业布局是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为后人效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泉
1908年10月25日到29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全国高师系统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研讨会。到会有17个省市20个院校30多名中国经济地理教师。华中师大副校长王庆生教授和地理系主任邓先瑞教授与会讲了说,指出中国经济地理是高师地理系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培养区域经济地理教学和研究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会上听取了高师用《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修订本”的内容更新和增补情况的介绍,组织了关于三峡工程、二汽30万辆轿车分厂选址、海南岛建省和关于统一地理学等学术报告。会上,交流了经验,提出了问题,展开了争论,发言踊跃,集中在中国经济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目的、教材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规律、概念和方法论,是构成任何一门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国经济地理(以下简称“中经”),作为整个经济地理学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区域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固然需要占有大量资料,但更应依据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客观实际,适时地更新知识,其中也包括更新一些传统概念,深入地探明固有规律,逐渐充实、更新、完善概念和方法论。一、对区域的重新认识区域,是地理学,也是经济地理学众多概念中最基本的、经常运用的概念。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组合而成的人地相关的时空系统,客观存在的具有类似条件和特征的地域空间单元。存在于地表各类区域之中的人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孙静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成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受到理论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来,从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学派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演化路径成为集群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集群形成的传统解释及其不足,然后回顾了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形成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研究特点和主要研究思路,最后指出了在中国应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演化经济地理学 产业集群 文献回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叶 吴浩波
从早期的评介与比较到后来的应用与吸收,国内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仍处在追赶与模仿阶段,能理论建模的虽不少,真正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却鲜有耳闻。经历了早期的“火爆”到“因其局限性而感到失望”的阶段后,约从2008年开始,国内外新经济地理学在反思、完善中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依据思想、方法和技巧,这些进展主要体现在6个方向上:城市与城市体系、异质性、运输成本、标定、与地理学融合,以及公共政策。在这些方向中,城市与城市体系理论、异质性的深化、运输成本内生化、公共政策可以成为未来主攻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小娟 柯善咨
关系型经济地理学是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嵌入到特定的区域制度和区域文化背景中,关注区域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多种地理尺度下的经济变动过程。文章探讨了关系型经济地理学的演进及其新的进展,分析了主要关系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并对关系型经济地理学做出简要评析。
关键词:
经济地理 行为主体 关系资产 关系尺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一、关于中国经济地理这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地位、作用问题中国经济地理(以下简称中经),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但多年来却一直未能被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至今还有不少关系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亟待探讨、解决,显然尚属薄弱环节。这是我国经济地理学领域,存在着偏重部门地理分支、忽视区域综合研究倾向的反映。要搞好中经这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建设,提高中经教学质量,首要的应当是在新形势下,研究解决好中经地位、作用的认识问题。众所周知,在近代地理学发展史上,区域地理曾是地理学主要内容之一。十九世纪中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钧维
基本几年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大和1991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以下简称“申经”)已经用完,部分学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卫东 金凤君 张文忠 贺灿飞 刘志高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经济地理学。近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规划导向、综合导向、"区域主义"、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愈来愈普遍、国际化趋势明显。在研究方向上,除了传统优势领域得到强化外,出现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区划分、能源与碳排放、全球化与外资外贸、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农区地理与农户区位研究等。在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新因素与新格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外资,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组织,资源型城市及老工业城市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海洋经济地理,地域空间规划方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在国家重大地域空间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主体功能区划、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部崛起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生态区域建设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未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理论总结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研究进展 社会贡献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清泉
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者活跃在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有关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地理“黄金时期”。然而,区域经济地理的教学却远远落在实践的后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许多大学的地理系的师生,至今还冷漠《中国经济地理》(简称《中经》。下同)这门课程。《中经》教学与经济建设实际脱节,跟不上发展的形势,引起了全国地理教育界的关注。为此,1988年10月在武汉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系统的《中经》教学研讨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鞍钢 周绍杰 鲁钰锋 地力夏提·吾布力
以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密度—距离—分割"描述经济地理的框架,结合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建国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四个版本:计划经济体制下基于地区均衡发展战略的1.0版本(1949—1978年);旨在效率优先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2.0版本(1979—1998年);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平衡发展战略的3.0版本(1999—2014年);区域协调发展的4.0版本(2014年以后)。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0版本到3.0版本的转换逻辑和阶段性特征,从地区差距的角度评价了区域发展战略对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影响。2014年以后,党中央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支撑带",形成中国区域发展战略4.0版本,是中国未来长期的区域发展战略。它不仅有利于在已取得的缩小地区差距的成就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板块的协调发展,也将通过"一带一路"战略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创新国际发展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菊新
一、基本作法中国经济地理历来是我国高校地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自国家“六·五”计划规定人文地理学为重点发展学科以来,这门课程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经济地理这门学科的学科体系及由此而形成的课程教学内容,自50年代初以来总体框架一直未变,基本上是40年一贯制。同仁学者普遍反映,其理论和方法、学科体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已明显落后于学科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性不强,内容一般化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诗图
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商业部系统中等专业学校教材《中国经济地理》(下称教材),是经国家商业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由商业、供销、财贸、粮食等部门中专学校大量使用的教材。此教材按照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运用较新的理论和统计资料,比较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质量。但在编写上,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迫切需要改进和修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高师用中国经济地理教材的体系、内容均亟待改革与创新。本期刊登曾菊新同志的文章,就是为引起关心中国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同志们的兴趣,希望就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理论、体系结构、内容选取等方面展开讨论,促进学科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