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9)
- 2023(6997)
- 2022(5773)
- 2021(5350)
- 2020(4342)
- 2019(9949)
- 2018(9592)
- 2017(17671)
- 2016(9276)
- 2015(11193)
- 2014(11104)
- 2013(11046)
- 2012(10747)
- 2011(10133)
- 2010(10251)
- 2009(9520)
- 2008(9065)
- 2007(8063)
- 2006(7513)
- 2005(7093)
- 学科
- 济(66856)
- 经济(66811)
- 管理(22021)
- 方法(21534)
- 数学(19917)
- 数学方法(19703)
- 业(17324)
- 中国(17187)
- 地方(15494)
- 企(12427)
- 企业(12427)
- 地方经济(12030)
- 贸(11066)
- 贸易(11057)
- 易(10766)
- 农(10720)
- 学(10331)
- 业经(10060)
- 制(8929)
- 财(8635)
- 环境(8598)
- 融(8315)
- 金融(8315)
- 教学(8128)
- 银(7869)
- 银行(7868)
- 发(7839)
- 行(7726)
- 关系(7615)
- 体(7484)
- 机构
- 大学(149667)
- 学院(148035)
- 济(80678)
- 经济(79535)
- 研究(59521)
- 管理(49528)
- 中国(46257)
- 理学(41755)
- 理学院(41203)
- 管理学(40563)
- 管理学院(40277)
- 财(33647)
- 京(32060)
- 科学(31303)
- 所(29935)
- 经济学(28174)
- 研究所(26947)
- 财经(26925)
- 经济学院(25127)
- 中心(25085)
- 经(24633)
- 北京(21580)
- 江(20913)
- 院(20653)
- 范(20361)
- 师范(20193)
- 财经大学(19899)
- 农(18780)
- 科学院(18368)
- 社会(17074)
- 基金
- 项目(89342)
- 科学(70638)
- 研究(67817)
- 基金(66576)
- 家(57571)
- 国家(57180)
- 科学基金(48392)
- 社会(46440)
- 社会科(44249)
- 社会科学(44239)
- 基金项目(33645)
- 教育(31935)
- 省(31131)
- 资助(28566)
- 自然(27606)
- 自然科(26983)
- 自然科学(26975)
- 自然科学基金(26515)
- 划(26473)
- 编号(24763)
- 部(21859)
- 中国(21461)
- 国家社会(21235)
- 成果(21037)
- 重点(20700)
- 发(20629)
- 教育部(19474)
- 课题(18833)
- 济(18521)
- 大学(18388)
共检索到241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清泉
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者活跃在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有关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地理“黄金时期”。然而,区域经济地理的教学却远远落在实践的后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许多大学的地理系的师生,至今还冷漠《中国经济地理》(简称《中经》。下同)这门课程。《中经》教学与经济建设实际脱节,跟不上发展的形势,引起了全国地理教育界的关注。为此,1988年10月在武汉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系统的《中经》教学研讨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一、关于中国经济地理这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地位、作用问题中国经济地理(以下简称中经),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但多年来却一直未能被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至今还有不少关系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亟待探讨、解决,显然尚属薄弱环节。这是我国经济地理学领域,存在着偏重部门地理分支、忽视区域综合研究倾向的反映。要搞好中经这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建设,提高中经教学质量,首要的应当是在新形势下,研究解决好中经地位、作用的认识问题。众所周知,在近代地理学发展史上,区域地理曾是地理学主要内容之一。十九世纪中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明珠,刘鸿
一、教材问题中国经济地理(以下简称中经地)是目前我国各财经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本适于财经院校使用的中经地教材。各财经院校所采用的中经地教材主要来自高师和综合性大学的地理系,即使有财经院校自己单独或联合编写的教材,其内容也与地理系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乐育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曾逐步形成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或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这一看法,此观点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地理工作者与生产(力)布局实践相结合,从而发展了生产(力)布局的应用研究;而另一方面,则由于它混淆了学科研究对象(理论问题)与具体工作任务(实际问题),模糊了经济地理学的主攻方向,从而削弱了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胡兆量、陆大壮《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一文指出了这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树声
4月2日,《经济日报》发表了陈云同志的这样一个意见:我国财经干部面临着知识更新的任务,现在大多数财经干部还没有看到这个任务的紧迫性。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他领域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都对财经干部提出了新的任务。陈云同志的这个意见不仅对于财经干部本身,对于从事财经干部培养的教育部门和教学工作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要使财经干部知识更新和现代化,就要求财经教育的教学内容首先实现现代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泉
1908年10月25日到29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全国高师系统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研讨会。到会有17个省市20个院校30多名中国经济地理教师。华中师大副校长王庆生教授和地理系主任邓先瑞教授与会讲了说,指出中国经济地理是高师地理系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培养区域经济地理教学和研究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会上听取了高师用《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修订本”的内容更新和增补情况的介绍,组织了关于三峡工程、二汽30万辆轿车分厂选址、海南岛建省和关于统一地理学等学术报告。会上,交流了经验,提出了问题,展开了争论,发言踊跃,集中在中国经济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目的、教材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规律、概念和方法论,是构成任何一门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国经济地理(以下简称“中经”),作为整个经济地理学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区域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固然需要占有大量资料,但更应依据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客观实际,适时地更新知识,其中也包括更新一些传统概念,深入地探明固有规律,逐渐充实、更新、完善概念和方法论。一、对区域的重新认识区域,是地理学,也是经济地理学众多概念中最基本的、经常运用的概念。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组合而成的人地相关的时空系统,客观存在的具有类似条件和特征的地域空间单元。存在于地表各类区域之中的人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兆量
叶裕惠同志所编的《中国经济地理概论》是近年来同类书籍中比较好的一本。它在三个方面作了开拓性的尝试,将对今后的《中国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产生影响。一、在论述第一和第二两个产业部门的同时,开拓了第三产业布局。这是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飞跃,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和及时的。鉴于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早已大大超过了第一、二产业,因此,开拓第三产业布局是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为后人效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金华
经济责任审计是广大审计干部在实践中创造,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肯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审计工作。自从1999年中办、国办两个通知下发以后,这项工作进展很快,全国各地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里我就如何深入开展这项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云鹏,杨美廉,张华
当前,世界上有两种核算体系MPS和SNA。目前,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基本上存在着三种意见:一是以MPS为基础,充分吸取SNA的长处,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是在一定时期内,MPS和SNA同时并存,以SNA为主,吸取MPS的有用部分,逐步建立以SNA为主的核算体系。三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现阶段MPS和SNA同时并用,总结过去的经验,吸取两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洋
我是做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但是感觉短期的问题更加严重。"十三五"有五年的时间,我们知道现在经济增长正在下行,速度是越来越低。如果不能把短期问题解决好,可能整个"十三五"期间都会受到影响。我们提出,到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这样的话,GDP增长速度不能低于6.56%,这个是硬目标。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非常容易达到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金中夏
现在经济增速正在缓中趋稳,但不少人心里有点没底。其实,前些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一度达到12%以上,那也有问题,主要是由大量的进出口顺差多拉动了几个百分点,比潜在增长率高了不少。现在增长速度回落,我们不需慌张。如果现在的潜在增长率是8%,那实际增长率略高于7%是正常的。现在一些调控措施的力度比我们想象的大,比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诸建芳
2013年4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6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一季度出口增长虚高,全年将维持在12%~13%的水平。全年投资维持在22%的增速,投资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将有明显回落。宏观调控政策面临一定压力。预期全年经济增速为7.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