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7)
2023(14849)
2022(12634)
2021(12170)
2020(9907)
2019(23385)
2018(23079)
2017(43623)
2016(23662)
2015(26935)
2014(26847)
2013(26524)
2012(24535)
2011(22273)
2010(22156)
2009(20123)
2008(19782)
2007(17243)
2006(15179)
2005(13315)
作者
(65962)
(54624)
(54264)
(51871)
(34976)
(26150)
(24914)
(21671)
(20930)
(19617)
(18659)
(18630)
(17285)
(17224)
(16880)
(16830)
(16160)
(15880)
(15741)
(15429)
(13629)
(13307)
(13084)
(12523)
(12251)
(12142)
(12083)
(12024)
(10953)
(10825)
学科
(96798)
经济(96609)
管理(63782)
(57874)
(48344)
企业(48344)
方法(44337)
数学(36882)
数学方法(36504)
中国(29841)
(26256)
(22853)
业经(22127)
(21869)
贸易(21856)
(21374)
(21034)
理论(19001)
地方(18868)
(17459)
农业(16990)
(16777)
教育(14976)
环境(14735)
技术(13922)
(13914)
银行(13881)
(13642)
(13596)
金融(13594)
机构
大学(335439)
学院(329767)
(136320)
经济(133462)
管理(129245)
研究(114083)
理学(111683)
理学院(110420)
管理学(108589)
管理学院(107990)
中国(85607)
(72993)
科学(68207)
(61492)
(55944)
研究所(50946)
中心(50898)
财经(49234)
(48249)
(47258)
北京(46955)
(46108)
业大(45872)
师范(45758)
(45011)
经济学(42419)
(41413)
(38549)
经济学院(38141)
师范大学(37406)
基金
项目(224579)
科学(176817)
研究(169538)
基金(163035)
(140872)
国家(139672)
科学基金(119782)
社会(108041)
社会科(101642)
社会科学(101616)
基金项目(85846)
(84537)
教育(78856)
自然(75018)
自然科(73237)
自然科学(73220)
自然科学基金(71927)
(71861)
编号(69282)
资助(67144)
成果(57992)
(51201)
重点(50172)
课题(48271)
(47404)
(46185)
国家社会(44576)
教育部(44571)
大学(43189)
创新(43031)
期刊
(148961)
经济(148961)
研究(102954)
中国(68093)
学报(50437)
管理(47862)
科学(46949)
教育(45951)
(45248)
(44576)
大学(39197)
学学(35853)
农业(31589)
技术(29694)
(26206)
金融(26206)
财经(24459)
经济研究(24280)
图书(22477)
业经(22086)
(21034)
问题(19775)
(17850)
(16745)
理论(15830)
书馆(15770)
图书馆(15770)
世界(15524)
技术经济(15466)
科技(15136)
共检索到495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晓云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周从标、王金洲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共6册),在2014年出版第一批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金洲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陈松林等著)的基础上,第二批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贾廷秀等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公丕宏  公丕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实践经历了改革推动减贫阶段、规模攻坚扶贫阶段、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阶段,对扶贫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的总结,有助于厘清扶贫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认识扶贫开发中的失效及原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确选择是精准扶贫。该文认为,在理解精准扶贫的生成逻辑、把握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推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创新,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扶贫实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公丕宏  公丕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实践经历了改革推动减贫阶段、规模攻坚扶贫阶段、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阶段,对扶贫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的总结,有助于厘清扶贫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认识扶贫开发中的失效及原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确选择是精准扶贫。该文认为,在理解精准扶贫的生成逻辑、把握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推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创新,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扶贫实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美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高等院校教师要守好意识形态的责任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加强校园网络生态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晓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自建党90多年以来,党始终本着建党的宗旨,根据历史条件的现状,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活动,并且有了一定的成绩。自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党的重心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逐步的积累经验,最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这套理论中,总结出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教育的经验、过程以及改革与创新。通过这套独有的理论,以及积累的经验来看,在新时期要想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加强党的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服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美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高等院校教师要守好意识形态的责任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加强校园网络生态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力平  
本文强调中国特色预算管理监督是国家预算管理之共性与我国制度性安排之个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核心要义是在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依据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对中国特色财政预算进行管理监督。本文讨论该体系的主要特征与运作创新,并得出结论与提出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彩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实践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既可以通过其思想来源得到展示,又可以借助其主要问题予以体现,也可以根据其理论精髓得以彰显。深入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维栋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为863计划实施10周年而作于维栋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实施已经整整10周年了。10年前,四位老科学家王大衍、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名向中央建议,倡导在我国开展高技术发展研究,邓小平同志高瞻远嘱立...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海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的实践标志。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时代之问"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当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的理论回答,这是从肩负历史使命角度所体现的实践品格。它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坚持和突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特别要求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方法,特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特别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其实践品格在思想内容上的主要体现。它致力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其实践品格在现实任务和目标追求上的突出体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松仁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是人类文明学说的新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运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富阁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公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在学界一直是个有争议问题。该文着重分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体性发展的必然性;继而进一步说明,由所有制关系派生并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一体性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和载体;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这种一体性发展,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蔺大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应当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倡导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系统总结与科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阐明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二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守正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鲜明特征与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守正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胜利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2017年9月21-2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承办的"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主题举办的第二次大型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