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6)
- 2023(5717)
- 2022(4649)
- 2021(4788)
- 2020(3810)
- 2019(8943)
- 2018(8851)
- 2017(14650)
- 2016(8916)
- 2015(10522)
- 2014(10370)
- 2013(9779)
- 2012(9198)
- 2011(8827)
- 2010(8733)
- 2009(7879)
- 2008(7622)
- 2007(6623)
- 2006(5915)
- 2005(5728)
- 学科
- 济(32200)
- 经济(32166)
- 教育(18905)
- 中国(18677)
- 管理(14261)
- 方法(13984)
- 数学(12914)
- 数学方法(12825)
- 业(12078)
- 学(10774)
- 贸(8614)
- 贸易(8608)
- 易(8515)
- 企(7929)
- 企业(7929)
- 理论(7564)
- 农(7518)
- 发(6848)
- 教学(5973)
- 发展(5899)
- 财(5855)
- 展(5777)
- 关系(5623)
- 制(5447)
- 出(5352)
- 融(5087)
- 金融(5087)
- 银(5002)
- 银行(4994)
- 行(4931)
- 机构
- 大学(127950)
- 学院(118466)
- 济(52976)
- 研究(52634)
- 经济(52124)
- 管理(35921)
- 中国(34552)
- 理学(30369)
- 理学院(29878)
- 京(29714)
- 管理学(29419)
- 管理学院(29154)
- 科学(27955)
- 教育(27780)
- 范(26108)
- 所(26090)
- 师范(26000)
- 研究所(24003)
- 财(22660)
- 师范大学(22050)
- 中心(21025)
- 北京(20687)
- 经济学(19046)
- 财经(18428)
- 院(18425)
- 经(17233)
- 经济学院(17065)
- 江(16616)
- 农(15054)
- 研究中心(14588)
- 基金
- 项目(74105)
- 研究(62108)
- 科学(60620)
- 基金(53762)
- 家(46684)
- 国家(46215)
- 社会(39519)
- 科学基金(37754)
- 社会科(37196)
- 社会科学(37192)
- 教育(36635)
- 基金项目(26255)
- 编号(25615)
- 划(25354)
- 省(25073)
- 成果(24482)
- 资助(22678)
- 课题(21337)
- 自然(20846)
- 部(20614)
- 自然科(20382)
- 自然科学(20376)
- 自然科学基金(20073)
- 中国(18855)
- 重点(18760)
- 教育部(18639)
- 年(17611)
- 发(17395)
- 性(17021)
- 国家社会(16916)
共检索到19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哈平安 刘全礼
教育不等于教育学。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不等于教育学专业。对于特殊教育来说 ,特殊教育学专业同样也不能代替聋校语文、聋校数学、聋校外语、聋校体育等面向具体学科的专业。学科特点与教育学相通的特殊教育学只是应该设置的面向特殊教育的专业中的一个部分。师范院校设置的有关特殊教育的专业中 ,除了应该包括特殊教育学专业之外 ,还应该包括其他面向基层特殊学校特定课程的各种专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 专业设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霞
特殊教育是为特殊群体提供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尽可能回归正常生活,同时特殊教育也是人道主义产物,推动教育事业为人道主义服务,为彰显每个人价值、维护每个人尊严与权利提供支撑。特殊教育是伟大的,同时也是艰难的,特殊教育达到当今水平经过了漫长且艰辛的探索。由方俊明、方维慰联合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特殊教育学学科地图》一书对特殊教育学科整体概貌、发展历程、重要理论、核心概念、关键术语、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华国栋
本文首先强调探讨中国特殊教育理论应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根基,应回答中国特殊教育的实践与问题,而后分别从“有教无类,兼爱奉献”“长善救失,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天人合一,生态适应”“和而不同,合作共长”“唯物辨证,中而至庸”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特殊教育理论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
中国 特殊教育 理论 文化基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天顺
新中国成立的70年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普及程度稳步提高,保障力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走出了一条汲取世界先进经验、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相协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在肯定70年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与中央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攻坚和质量提升的任务依然繁重,残疾人高中教育的瓶颈问题急需有效解决,特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步伐需进一步加快。未来我国特殊教育应在普及、普惠、质量提升上持之以恒地努力。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新中国 70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福义
本文以分布在9个省市的12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3 485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育效能感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总体具有积极的一般教育效能感,但仍有一定的提升与发展空间;(2)不同性别、年龄、特教教龄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年龄和特教教龄增长,表现出"U型"发展趋势;(3)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低于中专和大专学历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4)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培智/辅读学校教师的教育效能感低于其他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综合类特殊学校教师教育效能感低于盲校和聋校教师;(5)教授智障学生、自闭症学生和脑瘫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极其)显著地低于不教授这三类学生的教师;(6)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与职业态度和离职意向存在相关,与其对特殊儿童、对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以及对特殊教育的整体态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教育效能感 调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雁 王志强 朱楠 冯雅静 殷俊益 赵丽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基础教育的学段、残疾类型,以及是否属招生范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最大,但中、西部地区初中阶段规模偏小;普通高中主要面向感官和肢体残疾学生,且规模小于职业高中;学前阶段教育规模有限,非感官残疾学生的相对比重偏高;特殊教育学校以招收"三类"残疾学生为主,但各地"三类"残疾学生比重不同;教育对象呈现多元化,学前教育阶段打破以招收"三类"残疾学生为主的局面;非招生范围内招收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扩大义务教育招生对象范围,保障各类残疾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的规模...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学生分布 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斌 邵燕楠
本文对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特殊教育师资进行了比较研究。澳大利亚强调教师资格和相关特殊教育实践经验 ,其特教师资大多由相应的特殊教育协会进行培训、考核、选拔 ,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中国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除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历标准外 ,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师资 培训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杜林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特殊教育走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在当前融合教育发展背景之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束缚,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及职能转换。为此,本论文详细分析了西方特殊教育从隔离走向融合的范式变迁历程,以及西方特殊教育学校转型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改革提出具体建议,倡导朝向融合、多元发展,走社区融合及综合化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贾玲 宫慧娜 陈影 雷江华
特殊教育学教材是传递特殊教育研究成果的载体,也是施行特殊教育学课程的重要依据。通过教材比较总结其内容体系与发展特点是获取丰富养料和发展思路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我国学者编写第一本特殊教育学教材出版以来的13本教材,从知识体系、编写体例、教材定位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教材变化的三大特点:学科视野的拓展影响知识体系的建构,核心内容达成共识;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编写体例的革新,呈现形式灵活适学;市场需求的多元助推目标定位的分化,适用对象针对性强。在此基础上提出教材编写的三条建议:以研促编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 教材 内容分析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邓猛 颜廷睿
特殊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忽视社会理论的分析与探讨。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特殊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跳出特殊教育狭窄的领域和范畴,从社会理论的视野进行反思与探索。社会理论范式影响并推动特殊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变迁,具体表现为:实证主义推动着特殊教育学的科学化,解释主义体现特殊教育学的人本化,批判主义社会学则通过对传统的批判将特殊教育学引向理想化的目标。这三大理论传统及其分支理论,从不同视角和路径解释特殊教育,共同构成特殊教育学的社会理论框架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勇
加强高等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建构是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主要从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高等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建构提出初步的构想。
关键词:
高等特殊教育学 建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琪 雷江华
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影响着经费的使用效率。本文分析我国当前特殊教育学校1998-2009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发现:经费支出总量逐年增长,但相对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个人经费紧张,奖贷助学金比例偏低,公务费用过高以及地区差异显著等问题。由此建议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并优先保证特殊教育经费支出,合理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教育经费 支出结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雁 王志强 朱楠 冯雅静 殷俊益 赵丽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及需求情况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女性教职工数是男性教职工数的2倍多;专任教师比重最大,专职康复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比重最小;逾七成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数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各地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需求归因不同;且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所需教职工种类不同。建议调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满足特殊教育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多渠道增加教职工数量,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日常教学需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缓解教师总量不足对教学活动造成的压力。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教职工 结构 需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科 郭文斌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和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号召,本研究意在构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从全国选出的20位特殊教育领域评估专家进行两轮调查,构建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赋值,运用平均法和层次分析法明确了各个指标体系中具体项目的权重。最后,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选取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进行了验证性评估。结果发现,由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104个三级指标所构建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较好地评估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能够适用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