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8)
2023(8585)
2022(7286)
2021(7410)
2020(6198)
2019(14089)
2018(14257)
2017(25213)
2016(14687)
2015(17735)
2014(17623)
2013(16489)
2012(15728)
2011(14236)
2010(14405)
2009(13273)
2008(13210)
2007(12000)
2006(10626)
2005(9856)
作者
(38642)
(32208)
(32088)
(30770)
(20597)
(15700)
(14853)
(12505)
(12380)
(11768)
(11034)
(11022)
(10279)
(10241)
(10083)
(9735)
(9670)
(9575)
(9406)
(9273)
(8427)
(7827)
(7747)
(7551)
(7467)
(7230)
(7151)
(7117)
(6577)
(6455)
学科
(51779)
经济(51711)
管理(33177)
(26359)
方法(20942)
(20609)
企业(20609)
中国(20569)
数学(17715)
数学方法(17386)
(15134)
教育(13907)
教学(12404)
理论(12301)
(12201)
贸易(12188)
(11900)
地方(11478)
(11232)
(10810)
业经(10747)
(10481)
农业(9727)
(8760)
银行(8754)
(8751)
(8466)
(7951)
(7791)
金融(7787)
机构
大学(203635)
学院(194542)
(76045)
经济(74197)
研究(70632)
管理(64129)
中国(54584)
理学(53536)
理学院(52721)
管理学(51403)
管理学院(51025)
(45860)
科学(41423)
(36125)
(34573)
(34382)
师范(34119)
中心(33032)
(31480)
研究所(31079)
北京(30071)
(28446)
财经(27846)
师范大学(27312)
(25501)
(25368)
(25265)
业大(25155)
经济学(24232)
教育(23779)
基金
项目(121058)
研究(96527)
科学(94102)
基金(84286)
(71971)
国家(71258)
科学基金(59957)
社会(58770)
社会科(55328)
社会科学(55318)
教育(49128)
(45946)
基金项目(43536)
编号(41021)
(39490)
成果(38232)
自然(35677)
资助(35304)
自然科(34854)
自然科学(34845)
自然科学基金(34222)
课题(30898)
(28262)
重点(27626)
大学(27188)
(26408)
(26009)
(25283)
教育部(24869)
(24476)
期刊
(89645)
经济(89645)
研究(70372)
中国(53731)
教育(48859)
学报(29324)
(28677)
(26573)
科学(26475)
管理(25571)
大学(24516)
学学(20142)
农业(18372)
技术(18248)
(18155)
金融(18155)
图书(17522)
财经(14771)
经济研究(13844)
书馆(13684)
图书馆(13684)
(13098)
(12618)
问题(12420)
业经(11685)
(11110)
职业(11070)
国际(10931)
世界(10846)
(10585)
共检索到323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鹏  
《中国文化史》作为一门面向高校各类专业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核心性课程,它着眼于文化知识的认知、文化情怀的熏陶、文化价值的衡判和文化生活的创造。面对众多的授课群体,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特别是民族院校中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国文化史》课程的讲授面临着诸多挑战。文中就该课程在民族高校开设的意义和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永春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议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程。通过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语言文学(双语)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过程,探讨开设该课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课程实施的具体教学情况、教学成效,并提出如何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洋洋  
目前,民族地区艺术院校作曲创作中强调对作曲技法的学习,而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学习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创作的作品缺乏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内涵,过多关注于技术。本文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学现状为例,结合小型民族器乐曲创作教学,从教学经验的归纳及教学方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小型民族器乐曲创作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宝乐日  
少数民族财经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西部民族地区财经类高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促进民族财经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民族班为例,通过总结回顾1981年至今蒙汉双语授课专业的教育教学概况,提出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实现管理更加规范化、构建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重视民族班学生管理工作、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晓川  王美萃  付伟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MBA项目面临的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内蒙古大学MBA教育项目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确立非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结合当地企业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的启示。提出未来少数民族地区MBA教育的策略选择应该是:保持和强化特色,在寻求合作中提升质量,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注重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鑫  
民族地区学生有自身的民族地域特点,慕课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应用和发展应根据民族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地域特点,结合慕课的开放性课程特征,从制作同步慕课资源补充课堂教学,引进优秀的慕课资源内化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慕课应用和发展的思路。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穆晓艳  王颖  蔡庆  香春  何小华  
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将红色文献建设好、利用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论述的内容之一。通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红色文献收藏、保存整序、促进转化和传播的实践,展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结合区位特点开展的红色文献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探索,为红色文献建设、推广利用和拓宽传播渠道提供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文学  段瑞刚  刘占英  李昆  
阐述了在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与存在的困难,介绍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硕士的生源组织、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建设以及培养特点等情况,提出在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一些做法,说明了工程硕士教育取得的成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萨日娜  乌云塔娜  
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除了以原生态形式保护和存档静态保存以外,当代艺术教育中的活态传承则更是抢救、保护和发展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长效之举。因此,作为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重要基地的当代高等艺术院校,不断地加强蒙古族传统音乐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完善蒙古族音乐人才培养机制,维护、强化、延续其生命力,增进其自身的可持续传承的能力,是抢救、保护和发展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关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荣  
民族地区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有利于各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各国应对国际文化贸易新形势,迅速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惠及民众。要加强顶层设计,拓建跨境经贸文化产业合作区、产业园区;有计划地在边境口岸城市,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区;推进区域合作平衡发展;创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及投融资模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姚胜译   许浩   吴丹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行评价,有利于精准把握当前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是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补足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短板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综合采用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的均等化视角下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从机会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方面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晓影  代宏丽  李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给我国各领域发展提供了新理路,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本文以民族地区高校为例,探讨新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侧重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点,探索新发展理念在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可以增强教育活力,协调发展可以凝聚教育合力,绿色发展可以提高教育品质,开放发展可以拓展教育格局,共享发展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五大路径,致力于完善思政育人制度,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打造绿色育人空间,建设网络育人阵地,实现民族团结目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侯国庆  马骥  安锦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4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采用多元选择模型和扩展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本专科生就业差异。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地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超过全国人口平均水平,并在获得政府工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就业部门逐渐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表现出就业过程的理性化,但其中也受到竞争力偏弱的影响;就业过程受到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学历类别、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不同年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专科毕业生在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间的就业情况存在差异,且主要由变量特征造成,反映出专业能力对就业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琳  
收入分配差距既是民生问题,又是未来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近年经济数据的分析发现,内蒙古在收入分配结构上存在政府与居民的收入分配失衡,并且差距有扩大趋势。这种收入分配的差距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抑制了有效消费需求的增加、影响劳动者整体水平的提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倩  
对1990年至2010年间内蒙古城乡少数民族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变化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城乡少数民族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差异缩小了。在入学质量上,城乡少数民族在重点本科高校的入学机会差异一直在缩小,在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差异先快速缩小后有所扩大,扩大后城乡差距的表现形式变为"农村高于城镇"。这一时期,院校层次越高,城乡少数民族入学机会不平等下降得越慢。从性别差异来看,少数民族女生的入学机会明显高于男生。今后应继续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子女的入学质量,缩小城乡少数民族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上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