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5)
2023(13694)
2022(11679)
2021(11150)
2020(9162)
2019(21393)
2018(21259)
2017(40987)
2016(22477)
2015(25618)
2014(25769)
2013(25295)
2012(23071)
2011(20783)
2010(20610)
2009(18914)
2008(18497)
2007(16116)
2006(14363)
2005(13142)
作者
(64274)
(52983)
(52618)
(50351)
(33899)
(25295)
(23973)
(20889)
(20257)
(19021)
(18108)
(18055)
(16865)
(16675)
(16416)
(16359)
(15894)
(15461)
(15169)
(15111)
(13222)
(13071)
(12708)
(12023)
(11809)
(11761)
(11708)
(11646)
(10607)
(10484)
学科
(92982)
经济(92871)
管理(62724)
(59773)
(48333)
企业(48333)
方法(40452)
数学(34969)
数学方法(34572)
中国(28690)
(26292)
(21783)
业经(21266)
(19279)
(18543)
贸易(18533)
(18072)
(17848)
地方(17821)
农业(17244)
理论(14778)
(14633)
银行(14598)
(14389)
环境(14186)
(13928)
技术(13530)
(13454)
金融(13453)
(13201)
机构
大学(320659)
学院(317016)
(132304)
经济(129595)
管理(124916)
研究(111682)
理学(107458)
理学院(106268)
管理学(104533)
管理学院(103971)
中国(84886)
(69939)
科学(67725)
(58829)
(56240)
研究所(51134)
中心(49241)
(49126)
财经(47287)
业大(45265)
北京(45192)
(45160)
(43134)
(43127)
师范(42806)
(40310)
经济学(40205)
农业(38239)
(36916)
经济学院(36204)
基金
项目(213921)
科学(168624)
研究(159187)
基金(155974)
(135583)
国家(134470)
科学基金(115067)
社会(100803)
社会科(95452)
社会科学(95426)
基金项目(82488)
(80601)
自然(73298)
教育(72463)
自然科(71610)
自然科学(71595)
自然科学基金(70297)
(68718)
编号(64733)
资助(64449)
成果(53525)
(48105)
重点(47848)
(45869)
课题(44662)
(43814)
国家社会(41851)
教育部(41473)
创新(40929)
科研(40410)
期刊
(146864)
经济(146864)
研究(99716)
中国(60844)
学报(48578)
管理(46744)
科学(45980)
(45959)
(43162)
教育(37551)
大学(36991)
学学(34326)
农业(32201)
(27954)
金融(27954)
技术(27284)
经济研究(23720)
财经(23270)
业经(22943)
(19970)
问题(19834)
图书(18149)
(16882)
(16381)
理论(15741)
技术经济(15574)
世界(15132)
科技(14820)
现代(14528)
国际(14240)
共检索到473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构造了工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了世纪之交的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计算出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28.72。分析测评结果表明,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虽然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与工业现代化国家还相差较远,但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已经起步,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中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核心应是在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过程中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来促进工业化进程向高级阶段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工业现代化》课题组  
一、我国区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一方面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陆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均衡。但另一方面,也使国家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封建主义专制统治及其主张的儒家思想以及帝国主义的入侵,阻碍 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开辟了广阔的 道路。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工业和工业现代化的步伐。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工 业化和现代化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向前推进;新世纪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最 突出的是农业的落后,农村工业化进展困难以及在扩大开放条件下,工业国际竞争力 不强。从工业生产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是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的神圣使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群慧  
本文在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引擎”之一的地位之后,具体从工业效率、工业结构和工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多个指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上比全国水平高出一倍左右,相当地完成了工业现代化一半左右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祖尧  
本文从探索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规律性、乡镇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再改革任务、把乡镇企业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轨道、按照市场化与社会化方向改革产权制度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本文从内容、进程和标准三个方面分析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关系,认为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基于时代“特质”(如信息化)和国情“特质”(如中国的人口资源)的“同质化”经济发展战略,而这种新型工业化战略必然要求推进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在新型工业化战略下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关键在于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促进资金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共同发展。为此,需要确立工业现代化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推进战略,并促进信息产业、教育事业、现代服务业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本文在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能源、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5个大的门类工业中的15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具体分析评价。研究表明,船舶制造、钢铁、石油工业这3个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50%以上,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一半的路程;电力工业、计算机制造业和纺织工业这3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较高,超过了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50%;化学工业现代化水平也高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水泥工业、煤炭开采业和机床工具业这3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最低,不仅低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甚至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30%,未走完现代化道路1/3的路程:医药、通信...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建刚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各有四次。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形成新质生产力,使生产方式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使工业的形态、组织方式、规模发生质的改变。世界工业现代化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质量提升是工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产业升级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工业现代化的演进趋势呈现出非线性。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显著的不同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的。中国的工业化是世界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酝酿的今天,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要真正实现,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立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构建完整、高效、科学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建刚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各有四次。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形成新质生产力,使生产方式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使工业的形态、组织方式、规模发生质的改变。世界工业现代化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质量提升是工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产业升级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工业现代化的演进趋势呈现出非线性。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显著的不同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的。中国的工业化是世界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酝酿的今天,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要真正实现,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立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构建完整、高效、科学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松林  房正国  
"十四五"拉开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幕。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和前提,作为工业大省,江苏工业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应该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并为全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提供支撑。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定位和表现形态,全面总结了江苏工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突出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江苏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江苏"十四五"期间推进工业现代化建的目标定位和具体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罗禹  
今后二、三十年这段时间,一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推动生产力产生一个新的飞跃。认清形势,抓住时机,吸取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来为我国四化建设服务,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当前能够使我国生产力飞跃发展的诸技术因素中,柔性制造系统(FMS)占有突出的地位。柔性制造系统产生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它的概念已经历了十多年的演变,现在的概念就是以数控加工中心机床、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电子计算机等硬设备为主体,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使之成为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的运行系统。由于这种生产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它是新型微电子技术与传统机械、仪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延中  
中国工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既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工业化的基本前提和主要表现。本文在明确工业技术进步与工业现代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及其原因,提出提高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水平与创新能力、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锦高  成金华  吴巧生  
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委员会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协办的"资源与环境经济论坛"于2004年11月9~10日在武汉召开。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就工业与资源环境管理、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