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4)
- 2023(7780)
- 2022(6353)
- 2021(6110)
- 2020(4927)
- 2019(11296)
- 2018(10840)
- 2017(19544)
- 2016(10406)
- 2015(12059)
- 2014(11791)
- 2013(11803)
- 2012(11223)
- 2011(10501)
- 2010(10417)
- 2009(9637)
- 2008(9651)
- 2007(8507)
- 2006(7744)
- 2005(6902)
- 学科
- 济(46872)
- 经济(46814)
- 管理(26989)
- 业(22585)
- 中国(18526)
- 方法(17553)
- 企(16564)
- 企业(16564)
- 数学(15720)
- 数学方法(15596)
- 农(13586)
- 贸(10505)
- 贸易(10494)
- 易(10326)
- 地方(10179)
- 业经(9173)
- 财(8830)
- 制(8772)
- 环境(8734)
- 农业(8723)
- 学(8569)
- 发(8265)
- 和(8105)
- 融(7474)
- 金融(7474)
- 银(7470)
- 资源(7458)
- 银行(7455)
- 行(7319)
- 关系(6930)
- 机构
- 大学(152603)
- 学院(148154)
- 济(70168)
- 经济(69003)
- 研究(62259)
- 管理(53628)
- 中国(48317)
- 理学(44871)
- 理学院(44265)
- 管理学(43646)
- 管理学院(43346)
- 科学(35157)
- 京(35002)
- 所(31173)
- 财(30399)
- 研究所(28449)
- 中心(27319)
- 财经(23811)
- 农(23645)
- 经济学(23251)
- 北京(23057)
- 院(22381)
- 经(22102)
- 江(21812)
- 范(21338)
- 师范(21186)
- 经济学院(20838)
- 科学院(19141)
- 业大(18905)
- 农业(18289)
- 基金
- 项目(99163)
- 科学(78494)
- 研究(74956)
- 基金(73494)
- 家(66015)
- 国家(65097)
- 科学基金(53981)
- 社会(49718)
- 社会科(47079)
- 社会科学(47064)
- 基金项目(37480)
- 省(34391)
- 教育(33610)
- 自然(32267)
- 自然科(31371)
- 自然科学(31360)
- 自然科学基金(30848)
- 划(30755)
- 资助(30254)
- 编号(28801)
- 成果(24725)
- 部(23936)
- 重点(23209)
- 中国(22704)
- 发(22673)
- 国家社会(22389)
- 课题(20865)
- 教育部(20490)
- 创(20114)
- 创新(19027)
共检索到243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祝均宙
全球现存的华人族谱有多少?这个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的难题不是一个单位的文献资源和单个学者的研究成果能给以解决的。当历史跨入21世纪的今天,解答这个难题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自2000年6月至2002年9月,先后在北京、台湾、澳门地区召开的三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为上海图书馆主持编撰的《中国家谱总目》项目的开展搭起了一个实践的平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鹤鸣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存世的中国家谱数量仍缺乏完整的统计,虽然中华书局于1997年已出版《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共计搜集家谱1.4万余种,但正如该书编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所收录的家谱目录远非历代遗存的中国家谱的全部,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尚有不少藏书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大量家谱未能收入。”常建华先生在“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概况简说”(载《谱谍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鹤鸣
本文论述了即将问世的《中国家谱总目》具有收录中国家谱数量众多、姓氏众多、著录内容丰富、收录时间跨度长、编制多种索引、书目数字化、意义巨大等特点。
关键词:
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中国家谱 书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锋
晋唐时期的谱牒修撰郭锋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谱牒修撰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与晋唐独有的政治现象和社会现象─—士族政治与士族社会和适应,晋唐谱牒修撰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宋人郑樵评论晋唐谱碟修撰盛况说:“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旭红
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前景看好 ,本文着重以《中国家谱总目》收录为例 ,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要选准切入点 ,以点带面 ,促使建立收集、整理、利用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地方文献 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 家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定龙
由上海图书馆发起编纂《中国家谱总目》,20∞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获得立项。文化部办公厅2001年2月7日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市、区)文化厅(局)和图书馆及有关单位协助《中国家谱总目》编委单位做好工作,使《中国家谱总目》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顺利进行。2月27日,《中国家谱总目》上海地区编纂会议在上海图书馆召开,有关编纂单位代表及市文广局、市档案局、上海图书馆的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王世伟主持,上海图书馆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陆岩
上古夏、商、周之时,即有谱牒传世,最早的谱牒是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从汉魏到南北朝,士族阶级依靠谱牒维系门阀势力。唐朝的门阀制度已趋式微,少数寒庶精英经由科举而崭露头角。北宋苏洵、欧阳修等人倡导私修家谱,家谱的历史正式开始。明清两朝,各地普遍重视建祠修谱。从晚清到民国,民间修谱蔚然成风。宋代欧阳修主编《新唐书》中有《宰相世系》表,其中专列"陆姓"一章。东汉初年陆闳奉旨创修谱牒,唐元和年间,陆庶请旨重修族谱,将陆姓分为"四十九支"。南宋陆游亦曾重修陆氏族谱。《樟村陆氏宗谱》自元代德舆公"独修"起,至民国近600年间,先后10次重修。陆氏谱牒既清晰地显示了唐以前门阀士族官修谱牒的样式,也保存了宋元官僚士大夫私家修谱的痕迹,其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
关键词:
陆氏谱牒 士族 官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秋芳 顾燕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寻根认祖是人类的共性之一,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记录祖先、认同祖先的意识,久已有之,超越了族别与国界,各个民族都有这种传统。世界各地都有自己形式的家谱。中国家谱记载的内容与西方家谱不尽相同,中国家谱通常记述了家族的兴衰,如世系繁衍、人口增减、居地迁徙、婚姻状况,以及重要成员的社会地位、文化著述,及至族规家法、祀典礼仪等主要社会活动、事件等。所以有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陈鹏
秦汉时期的皇族档案,主要是宗室名籍和根据名籍编撰而成的帝王诸侯世谱、年谱。至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皇族档案的形式和编撰制度出现了新进展:在魏晋南北朝,皇族档案呈现出"谱牒化"和"士族化"倾向;至唐代,皇族谱牒编撰又展现出"制度化"和"多样化"特点。
关键词:
皇族档案 中古中国 名籍 谱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元亨
族谱之所以被视"无形的祖宗言",是因为其背后隐含有众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可以印证客家民系大迁徙的历史路线,更揭示出这个民系的精神承传。既往关于族谱真伪的争论,每每忽略了其所能揭示出的历史深度、思想内容,以及社会与文化的意义。只有超越这一樊篱,对族谱的研究方能有真正的拓展与突破。
关键词:
族谱 祖宗言 历史文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鹤鸣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绍军
《浙江家谱总目提要》是浙江省文化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目录具有体例翻新、收录宏富、所录版本多样、著录详细及编排科学等特点,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记录区域性家谱文献的联合目录。参考文献2。
关键词:
浙江家谱总目提要 联合目录 书目体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宗亦耘
中国家谱是一种传统而私密的历史文献。随着社会的变迁,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少数家谱记载了西方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现象。
关键词:
中国家谱 天主教 基督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