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1)
2023(5312)
2022(4433)
2021(4252)
2020(3558)
2019(8508)
2018(8105)
2017(14922)
2016(7656)
2015(8759)
2014(8173)
2013(8523)
2012(8046)
2011(7263)
2010(7583)
2009(7181)
2008(6801)
2007(5635)
2006(5063)
2005(4908)
作者
(20713)
(17292)
(16999)
(16612)
(11305)
(8080)
(7679)
(6670)
(6588)
(6058)
(6040)
(5679)
(5658)
(5529)
(5453)
(5331)
(5130)
(4963)
(4858)
(4528)
(4481)
(4213)
(4046)
(3990)
(3920)
(3795)
(3689)
(3525)
(3470)
(3444)
学科
(36899)
经济(36867)
管理(16931)
方法(16375)
(15128)
数学(14363)
中国(14234)
数学方法(14232)
审计(12115)
(11354)
企业(11354)
(9737)
贸易(9722)
(9594)
(7900)
(7729)
关系(7148)
(6733)
(6548)
(5911)
金融(5911)
各类(5870)
(5702)
银行(5698)
(5595)
业经(5590)
(5565)
农业(4876)
环境(4836)
(4724)
机构
大学(111257)
学院(106453)
(55926)
经济(55243)
研究(44132)
管理(37913)
中国(36381)
理学(32531)
理学院(32150)
管理学(31700)
管理学院(31484)
(25919)
(25529)
科学(22861)
(22235)
财经(20538)
研究所(19715)
经济学(19336)
(19108)
中心(18705)
经济学院(17347)
北京(16748)
(15731)
财经大学(15568)
(14850)
(14343)
科学院(13417)
(13171)
师范(13094)
研究中心(12798)
基金
项目(69151)
科学(55625)
基金(54351)
研究(51162)
(47950)
国家(47649)
科学基金(40187)
社会(36000)
社会科(34366)
社会科学(34357)
基金项目(27265)
自然(24043)
自然科(23487)
自然科学(23481)
资助(23320)
自然科学基金(23104)
教育(23082)
(21736)
(19838)
中国(18147)
编号(17972)
(17762)
国家社会(16913)
重点(16173)
成果(16010)
教育部(15742)
(14595)
人文(14154)
大学(14049)
(13904)
期刊
(57842)
经济(57842)
研究(39619)
中国(28608)
(20199)
学报(15425)
科学(15331)
管理(14950)
(13156)
大学(12415)
经济研究(12257)
学学(11389)
财经(10809)
(10267)
金融(10267)
(10125)
(9487)
审计(9397)
教育(9301)
世界(9185)
国际(9178)
农业(9157)
问题(7881)
技术(7567)
(6383)
会计(6016)
业经(5813)
统计(5492)
技术经济(5388)
经济问题(4571)
共检索到175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学勤  
由李金华同志主编的《中国审计史》一、二卷即将出版 ,第一卷叙述了上自先秦、下至清末的中国审计发展历史 ,第二卷叙述了中华民国时期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审计。该书的编写历时三年有余 ,集中了审计机关、科研院校的部分审计专家和史学专家的集体智慧 ,体现了中国审计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学勤为《中国审计史》第一卷撰写了序言。现予全文发表 ,以飨读者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孝林  
新出版的巨著《中国审计史》体现了我国审计史研究的新高度。其第一卷古代审计史,内容充实,美中不足之处是个别史料有误解,对宝贵的简牍史料发掘不够。本文着重论述了开独立于行政系统的国家审计之先河的周朝内史审计和汉简中的审计活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一林甘泉主编、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一卷,已于1990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卷包括三编十二章:第一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辖三章;第二编“汉代的封建土地制度”,辖六章;第三编“三国两晋的封建土地制度”,辖三章。卷首有一长篇“结论”,讨论贯穿全书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全卷共42万多字。作者认为殷周土地制度具有“亚细亚财产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自从1996年启动《海洋与中国丛书》编撰计划,到2016年《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1-10卷)出版,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和他的海洋史研究团队开展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和海洋文明专题研究,整整经历了二十年,共出版了三十本书。"展开海洋视野,敞舒海洋胸怀,挖掘海洋信息,探讨海洋成败,复忆海洋过去,关注海洋未来,重塑中国海洋文明,迎接全球海洋时代!"这是《海洋与中国丛书》封底打出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胡钧  
一、本篇在《资本论》中的地位《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目的是揭示资本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它的经济运动规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由简单上升到复杂,因为具体的事物都是复杂的包含多种规定的统一体,不是凭借表面的观察就能认识的,需要先把复杂的整体分解为组成它的尽可能简单的要素,并对这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胡钧  
一、本篇在《资本论》中的地位《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目的是揭示资本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它的经济运动规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由简单上升到复杂,因为具体的事物都是复杂的包含多种规定的统一体,不是凭借表面的观察就能认识的,需要先把复杂的整体分解为组成它的尽可能简单的要素,并对这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本文通过对欧洲大学校长和副校长常设会议组织编写的四卷本《欧洲大学史》(第一卷)《中世纪大学》基本内容和结构等的简介,阐明了大学史研究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加速背景下的特殊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建青  
由吴承明、董志凯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已于近期出版。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建国初期经济史的研究,2002年7月24日,由中国社科院经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邱海平  
《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是第一卷的"压轴戏",正是在这一篇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理论和关于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理论等重要理论。一百多年来,马克思的这些理论备受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和争议。因此,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些理论及其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践的关系,是我们研读这一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邱海平  
《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是第一卷的"压轴戏",正是在这一篇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理论和关于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理论等重要理论。一百多年来,马克思的这些理论备受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和争议。因此,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些理论及其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践的关系,是我们研读这一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对政治经济学史基本脉络和过程特点的系统论述,从多方面丰富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中社会观和历史观及其阶级观,是马克思经济思想观的核心立场和根本方法。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演化的探讨,清晰地表达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流派或学派研究的基本导向。经济思想史研究中注重对不同经济学家的"著作和性格方面"的"比较研究",注重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民族对比的起源性"的比较分析,构成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涵,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各种流派或者学派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规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对政治经济学史基本脉络和过程特点的系统论述,从多方面丰富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中社会观和历史观及其阶级观,是马克思经济思想观的核心立场和根本方法。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演化的探讨,清晰地表达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流派或学派研究的基本导向。经济思想史研究中注重对不同经济学家的"著作和性格方面"的"比较研究",注重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民族对比的起源性"的比较分析,构成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涵,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各种流派或者学派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规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帆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了他的劳动关系理论。劳动关系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核心,在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分析人类历史过程提供了理论框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劳动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使得某些劳动岗位面临被取代的风险。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的劳动关系理论提醒我们,要重视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剥削和不平等问题,同时积极推动改革,实现社会的正义和人类的解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2017年9月21-2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承办的"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主题举办的第二次大型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