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4)
2023(5142)
2022(4309)
2021(4249)
2020(3464)
2019(8033)
2018(7763)
2017(14231)
2016(7456)
2015(8719)
2014(8292)
2013(8486)
2012(7936)
2011(7562)
2010(7344)
2009(6962)
2008(6908)
2007(5766)
2006(5308)
2005(4903)
作者
(21437)
(17980)
(17950)
(17064)
(11514)
(8655)
(8081)
(7081)
(6955)
(6363)
(6205)
(5971)
(5958)
(5703)
(5639)
(5499)
(5408)
(5175)
(5067)
(4927)
(4596)
(4258)
(4201)
(4073)
(3979)
(3955)
(3811)
(3649)
(3594)
(3563)
学科
(35964)
经济(35927)
管理(23051)
(17019)
方法(15740)
中国(14664)
数学(14323)
数学方法(14265)
(12489)
企业(12489)
环境(11790)
(9265)
贸易(9259)
(9169)
(8674)
资源(7361)
(7291)
(6910)
(6818)
(6734)
(6531)
(6263)
关系(6096)
业经(5698)
农业(5630)
(5558)
人口(5232)
(5221)
银行(5220)
(5141)
机构
大学(116488)
学院(112200)
(58199)
经济(57469)
研究(46388)
管理(42458)
中国(36777)
理学(36457)
理学院(36048)
管理学(35703)
管理学院(35494)
(26061)
科学(25689)
(23745)
(23540)
研究所(21621)
经济学(20036)
财经(19688)
中心(19620)
(18293)
经济学院(18072)
北京(17361)
(16290)
(15453)
科学院(15092)
财经大学(14854)
(14846)
师范(14769)
(14028)
研究中心(13578)
基金
项目(76513)
科学(61597)
基金(59564)
研究(55995)
(52741)
国家(52420)
科学基金(44390)
社会(39695)
社会科(37801)
社会科学(37791)
基金项目(30557)
自然(26678)
自然科(25927)
自然科学(25917)
自然科学基金(25504)
资助(24996)
(24662)
教育(24002)
(22337)
编号(20164)
中国(19135)
(19096)
国家社会(18746)
重点(17475)
(17177)
成果(16543)
教育部(16495)
人文(15249)
(15157)
大学(14585)
期刊
(59616)
经济(59616)
研究(36423)
中国(23899)
科学(17549)
(16495)
学报(16421)
管理(15298)
(13375)
大学(12240)
学学(11243)
经济研究(10866)
财经(10318)
农业(9827)
(9237)
(9103)
(8913)
金融(8913)
资源(8867)
世界(8842)
问题(8562)
国际(8401)
教育(7505)
技术(7324)
图书(7023)
业经(6847)
(6623)
人口(5898)
技术经济(5613)
统计(5427)
共检索到172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关键词: 中国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刊1991年创刊,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办刊宗旨,致力于宣传可持续发展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促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郭晓东  常慧丽  李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和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强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1985—2004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①人口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而在后期稍有回落,1998年其指数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8094,资源环境综合状况波动下降,其指数由1985年的0.5511降至2004年的-0.1479;②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由极度失调趋向初级协调,后又转向中度失调,1994年协调发展度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6379;③1994年,我国人均GDP仅有3923元(当年价),与全面小康标准差距较大,资源环境容量空间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  郭良继  
中国人口基数过大 ,资源相对短缺 ,生态环境前景令人担忧。本文讨论了为解除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 ,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侯燕飞  陈仲常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生产函数与效用函数,利用动态最优化方法推导出人口发展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然后使用1995-2015年,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率越高,资源消耗越高,而提高人力资本增长率,可以缓解对资源需求的増长速度,改善环境质量。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人口数量与人力资本的双门槛效应。当人口数量的对数高于6.403和8.291门槛值之后,随着人口数量增长,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量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当人力资本增长率越过1.107和1.800门槛值之后,随着人力资本提高,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量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稳健性,本文根据门槛变量的门槛值设置虚拟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门槛效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依据全文的分析和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摆脱资源与环境困境的出路决非只有减缓人口数量过快增长本身,发展教育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人口红利出现并被有效利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地掌握人口红利的发展态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红利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表现得不平衡,差异显著。中国抚养负担低的比较优势终将消失。2039年,中国将发生由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重要转变。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及时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趋势,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通过提高人口质量来应对人口红利日益衰微的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顾宝昌  
"人口过快增长"这个几百年来主导着中国人口态势的人口现象将历史性地成为过去。中国的人口态势正在出现历史性的转折。在生育政策问题上的争论实际上是对中国的人口形势的判断不同所致。中国将迎来一个生育率继续走低、人口严重老化、城市化加速和人群广泛流动的社会。这些将不仅是中国人口未来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蒋正华  
中国人口数据登记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全国人口数字的记载。历代皇朝曾建立了各种户日登记制度,留下了许多宝贵史料,特别是明朝的户帖,登记内容相当详细,实已开了近代人口普查的先河。总的说来,古代人口登记只重在劳力及总人口数字,太平盛世,这些数据比较接近实际。战祸绵延则漏报情况严重。即使在数据质量较高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邬沧萍  李建民  王桂新  桂世勋  
1st October 2009 i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ver the last 60 years,particular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 has completed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population reproduction,becoming demographically a developed country.In order to celebrate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this issue o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 has invited some distinguished Chinese demographers to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major changes and progres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 in China over the 60 years.Professor Wu Cangping examines the irreplaceable position of demography as a discipline in China.Professor Li Jianmin highlights the unique pattern of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population policy.Professor Wang Guixin looks at changing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socio-economic changes in China.Professor Gui Shixun explores China's old-age security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aging in China.Finally Professor Yuan Xin calls for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he unprecedented demographic challenges in China now and future.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雷安  
一、人口转变理论及两类国家的一般历程 通常所说的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生产力革命是这次人口转变的前提和物质基础。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并扩散到各主要西方国家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即工业革命),使得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宝昌  
正当中国的计划生育、人口控制所取得的成就受到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受到普遍赞叹之时,我国的人口形势却出现了一种纷繁复杂的局面。对此,人口学界评价不一。本文着重从目前的生育形势出发来考察一下中国目前的人口发展动向问题。 所谓近年来的生育高峰,是目前人们议论最多的人口问题之一。观察生育形势,人们通常着眼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