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7)
2023(14372)
2022(12425)
2021(11971)
2020(9948)
2019(23173)
2018(22850)
2017(44861)
2016(24256)
2015(27127)
2014(27000)
2013(26857)
2012(25033)
2011(22774)
2010(22777)
2009(20857)
2008(20320)
2007(17760)
2006(15695)
2005(14022)
作者
(68716)
(57077)
(56436)
(54249)
(36502)
(27111)
(25809)
(22346)
(21648)
(20459)
(19343)
(19308)
(18302)
(17963)
(17731)
(17695)
(16992)
(16621)
(16307)
(16181)
(14250)
(14052)
(13735)
(12922)
(12726)
(12698)
(12588)
(12340)
(11432)
(11261)
学科
(102667)
经济(102563)
管理(67629)
(65634)
(53646)
企业(53646)
方法(45108)
数学(39259)
数学方法(38838)
中国(29279)
(28040)
(24247)
业经(22466)
(21136)
贸易(21127)
(20611)
(20599)
地方(20526)
(19366)
农业(18123)
(15828)
银行(15789)
(15706)
(15341)
技术(15330)
理论(15204)
(15164)
环境(15085)
(14977)
金融(14976)
机构
大学(345148)
学院(343098)
(148632)
经济(145734)
管理(137509)
研究(122027)
理学(118858)
理学院(117577)
管理学(115858)
管理学院(115242)
中国(91904)
(74373)
科学(72169)
(65572)
(60884)
研究所(55462)
中心(54223)
财经(52595)
(52345)
(48788)
业大(48091)
(48004)
北京(47885)
(45299)
经济学(45089)
师范(44946)
(44386)
农业(40798)
经济学院(40672)
(39234)
基金
项目(232249)
科学(183870)
研究(172809)
基金(170145)
(147426)
国家(146255)
科学基金(125606)
社会(110003)
社会科(104406)
社会科学(104381)
基金项目(89579)
(87598)
自然(80249)
教育(78379)
自然科(78361)
自然科学(78345)
自然科学基金(76977)
(74483)
资助(71146)
编号(69688)
成果(57449)
(52777)
重点(51840)
(50602)
课题(48164)
(47972)
教育部(45500)
国家社会(45489)
创新(44762)
人文(44185)
期刊
(162550)
经济(162550)
研究(107440)
中国(63036)
管理(51211)
学报(50117)
科学(48497)
(47542)
(46739)
大学(38439)
教育(36787)
学学(35969)
农业(33482)
(31487)
金融(31487)
技术(28752)
经济研究(27204)
财经(25594)
业经(25586)
(22068)
问题(21328)
(18511)
(17573)
图书(17458)
技术经济(17277)
理论(17078)
世界(16834)
国际(16449)
科技(16032)
现代(15903)
共检索到508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依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思路。从目前至2035年以至2050年,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主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性趋势是:2016—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初步推进期, 2020—2035年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快速变动期,2035年之后将进入有规律演变的相对稳定期。"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的有益经验,推进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转变,完善政策实施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取向: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二是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三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丽  陈迅  汪德辉  
本文利用动态CGE模型,通过投资动态机制与价格的内生化,并考虑资源限制及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先完成历史模型更新投入产出数据,然后构建基线模拟封闭准则,以逐年递归动态求解方式,进行2007-2012年我国17部门的产业结构预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迺武  
研究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性,旨在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与三次产业雏形形成的基础上,阐述三次产业理论的创立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社会)演进的规律,进而分析我国三次产业演进的特点以及我国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后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迺武  
研究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性,旨在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与三次产业雏形形成的基础上,阐述三次产业理论的创立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社会)演进的规律,进而分析我国三次产业演进的特点以及我国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后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永彬  王铮  
中国已进入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时期,同时产业升级也是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分部门跨期优化模型,以需求驱动和产业部门供给为基础,假设中国的消费偏好模式不断向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和日本)趋近,对消费偏好导向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及碳排放趋势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农业和衣食制造部门比重将呈下降趋势,其他服务业部门比重会不断提高。在中国当前消费偏好模式下,重工业、交通运输、化工和金属等高耗能部门的比重仍将增加,而转向美国消费偏好模式后,这些部门的比重都将下降。交通运输和化工部门比重在转向欧盟消费偏好模式后略有提高,转向日本偏好模式后交通运输部门比重将提高,而金属部门比重将下降。受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中国未来能源消费总量呈倒U型趋势:在中国、欧盟、日本和美国消费偏好模式驱动下,能源消费总量依次下降,对应的能源高峰在2810~2166 Mtoe之间,累积排放量在94~72.6 Gt C之间。美国的消费偏好模式由于倾向于低碳的服务业部门,因此更有利于节能减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京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是:扶植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速高新技术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灵活、高效和规范的投融资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宁凌  胡婷  滕达  
利用最新海洋统计数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我国海洋产业进行现状描述与趋势分析。研究发现,海洋产业总产值将不断增长;沿海各省市之间海洋产业分布不平衡,但有着多元、协调发展的趋势;"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但二产和三产差距较小,格局还不稳定;细分产业间差距将不断缩小;传统海洋产业比重持续下降,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洋产业整体集中度有所下降。总结出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雄锋  李良玉  
电力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阐明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机理及变化趋势对于科学制定国家能源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电力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计算方法,对我国电力消费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85—2007年间,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各产业电力使用效率的提供,其中工业电力消费强度的下降是总体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小龙  
工业化快速发展衍生出环境质量恶化与资源短缺等问题,节能减排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趋势下,支持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坚持建设公共财政改革方针,统筹利用税收、公共投资、贴息与转移支付等财税政策,构建产业升级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产业升级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小龙  
工业化快速发展衍生出环境质量恶化与资源短缺等问题,节能减排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趋势下,支持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坚持建设公共财政改革方针,统筹利用税收、公共投资、贴息与转移支付等财税政策,构建产业升级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产业升级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小龙  
工业化快速发展衍生出环境质量恶化与资源短缺等问题,节能减排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趋势下,支持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坚持建设公共财政改革方针,统筹利用税收、公共投资、贴息与转移支付等财税政策,构建产业升级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产业升级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