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8)
- 2023(6570)
- 2022(5432)
- 2021(5286)
- 2020(4420)
- 2019(9936)
- 2018(9623)
- 2017(17080)
- 2016(9231)
- 2015(10687)
- 2014(10409)
- 2013(10568)
- 2012(10247)
- 2011(9467)
- 2010(9257)
- 2009(8748)
- 2008(8563)
- 2007(7460)
- 2006(6711)
- 2005(6303)
- 学科
- 济(44665)
- 经济(44636)
- 业(24245)
- 管理(23049)
- 方法(18165)
- 企(17917)
- 企业(17917)
- 数学(16534)
- 数学方法(16451)
- 中国(14737)
- 学(13016)
- 技术(12064)
- 农(11309)
- 贸(10899)
- 贸易(10891)
- 易(10700)
- 地方(7760)
- 农业(7755)
- 财(7559)
- 制(7214)
- 业经(7152)
- 银(6860)
- 环境(6829)
- 银行(6829)
- 技术管理(6716)
- 行(6676)
- 融(6650)
- 金融(6647)
- 出(6450)
- 关系(6270)
- 机构
- 大学(145456)
- 学院(140888)
- 济(67216)
- 经济(66282)
- 研究(61650)
- 管理(47792)
- 中国(46413)
- 理学(40544)
- 理学院(39972)
- 管理学(39356)
- 管理学院(39073)
- 科学(38175)
- 所(33087)
- 京(32886)
- 研究所(30632)
- 农(29055)
- 财(26189)
- 中心(26158)
- 业大(23482)
- 经济学(23082)
- 农业(23022)
- 院(22074)
- 北京(21719)
- 财经(21510)
- 经济学院(20771)
- 经(19957)
- 科学院(19893)
- 江(19644)
- 范(18461)
- 师范(18235)
- 基金
- 项目(97191)
- 科学(75041)
- 基金(72040)
- 研究(67007)
- 家(66848)
- 国家(66456)
- 科学基金(53427)
- 社会(43901)
- 社会科(41683)
- 社会科学(41672)
- 基金项目(37134)
- 自然(33892)
- 省(33808)
- 自然科(33093)
- 自然科学(33079)
- 自然科学基金(32530)
- 划(30603)
- 资助(30005)
- 教育(29553)
- 编号(23561)
- 重点(23366)
- 部(22680)
- 发(22027)
- 中国(21731)
- 创(20403)
- 国家社会(20390)
- 成果(19834)
- 创新(19497)
- 科研(18806)
- 教育部(18782)
共检索到21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俊清
松皮小蠹(Bark beetles)是世界性大害虫,是对森林危害十分严重的重大害虫类群之一。由于小蠹虫具有个体小、生活隐蔽、繁殖迅速、扩散蔓延快等特点,对其监测和有效防治一直是我国森林保护和害虫防治中的难题。研究寻求经济有效、生产适用、环境友好的防治小蠹虫新技术十分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伟强
削尾材小蠹是板栗上重要的蛀干害虫。该虫在浙江新昌 1a 1代 ,以成虫在杂草及枯枝落叶中越冬。成虫危害期 4月至 6月。主要危害距地高 40~ 1 50cm的主干和 2~ 4年生枝条。多雌一雄 ,雌雄比为 1 6 2 5∶1 ,1 0月中旬越冬。卵、幼虫和蛹在成虫修筑坑道内生活。用 50 %氧化乐果 1份加水 5份稀释 ,在树干基部括皮 (至韧皮部 )涂干 ,防效可达 95 7%。图 1表 1参 3
关键词:
削尾材小蠹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板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建英
Lepidosaphes pineti Borchesnius is a serious pest of pine tree. The pest is sexual dimirphism, one or two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Nanping, Fujian and overwinters as the second instar larval or fertilized adult. Its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 is very serious. The best time to control it is the perio...
关键词:
松小蛎蚧 生物学特性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立霞 李恂 王明旭 张占平 陈良昌
通过解剖萧氏松茎象虫害木的研究方法和林间的定期观察,可知该虫在湖南2年发生1代,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成虫为林间活动的高峰期,9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9月上旬到11中旬是人工捕虫的最佳时期。涂杆可减少30%萧氏松茎象入侵,药物注射可达95%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萧氏松茎象 生活史 生活习性 防治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振华 谭淑清
双钩异翅长蠹是橡胶树锯材及其制品的严重害虫。在海南岛1年完成二至三代,约有16种阔叶材被害。用新的水溶性木材防腐剂TWP进行防治试验的结果:①TWP在木材中保持量1.0kg/m~3,初龄幼虫死亡率100%;②新鲜橡胶树锯材用2%TWP真空加压或振荡加压法处理,药剂保持量不少于3.7kg/m~3,可获得长久的保护效力;③TWP不含氯化酚化合物,对人畜和环境十分安全。
关键词:
双钩异翅长蠹 橡胶木 水溶性防腐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秀军 王振亮
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 funingensis Zhou et Huang是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害虫.此虫在河北省抚宁县1年发生两代,以预蛹在地面越冬,有滞育现象.雌雄性比为1:0.61.产卵量平均为70粒,平均寿命4.7天,无孤雌生殖现象.幼虫5龄,喜食老叶,食叶量近400cm.抚宁吉松叶蜂有喜阴习性,在郁闭度较大的油松林中发生较重.天敌主要有平庸赘寄蝇、镶颚姬蜂、松毛虫狭颊寄蝇,寄生率50%左右.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抚宁吉松叶蜂 生物学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庆源 蔡国贵 林际朗 戴沿海
黑翅小斑螟是危害黑荆树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省华安一年发生6代,林间世代重叠,以幼虫在黑荆树或地被物上吐丝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陆续化蛹。幼虫5龄,吐丝缀叶结巢危害,幼虫历期16~24d,越冬幼虫历期117~148d。蛹期8~15d。成虫具趋光性,卵产于黑荆树嫩枝叶或旧虫巢上,每雌平均产卵103粒。大发生时用甲胺磷、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氰戊菊酯2000倍液,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洒3~5龄幼虫或结合抚育人工摘除虫巢集中烧毁,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黑翅小斑螟 生物学特性 防治 黑荆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宗顺 刘玉生 彭金福 沈光普 廖小平 赵修协
萧氏松茎象是严重蛀食国外松主干基部皮层的新害虫。该虫在江西吉安等地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出羽化孔活动,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开始孵化为幼虫,当年12月上旬幼虫越冬,至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复苏,8月中旬开始化蛹,9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并在蛹室内越冬。对该虫各虫态生活习性及其发生环境作了报道。成虫活动隐蔽,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主,营造杉松混交林,避免大面积栽种国外松纯林。虫少时,冬季人工清理虫害木;虫多时,采取人工清理虫源,4~5月成虫活动期施放白僵菌,1~3龄幼虫期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从俭 邵良玉 尹万珍
楸螟在河南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期及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5月),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1万倍液3次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4次(间隔5—10天),防治效果达100%;根埋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1—2年生幼林,每株用量25g,防治效果为97.87—98.1%。
关键词:
螟蛾科 防治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安
本研究选择湖北孝感地区为试验基地,采用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长绿飞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并在防治技术上作了初步探讨。长绿飞虱是危害茭白的重要害虫,在湖北孝感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茭白叶鞘里越冬,每年7~8月间的2、3代危害最重;成、若虫栖息于茭白叶片上,用口器刺吸汁液和产卵器产卵为害,有趋嫩绿性和群集性,卵主要产在叶背中肋组织内;农业防治是减轻危害的重要措施;药剂防治以2%叶蝉散粉杀虫效果最好;天敌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长绿飞虱,生物学,茭白,防治技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国良 程益鹏 楼君芳 王国杜 夏国华 陈建刚 章祖平
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sp.在浙江临安1年发生1代,4月上旬起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5月上中旬落地越夏越冬。在2005年危害期,选用喷雾和树干打孔滴药2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喷雾选用400 g.kg-1毒丝本乳油,300 g.kg-1乙酰甲胺磷乳油,300 g.kg-1吡虫啉乳油和500 g.kg-1潜蝇灵粉剂,分别以1∶500,1∶800,1∶1000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树干上打孔滴药选用300 g.kg-1乙酰甲胺磷乳油和300 g.kg-1吡虫啉乳油,分别以1∶0,1∶1和1∶2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2种防治方法的试验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德才 华正媛 胡建军 翁素红 邵宏军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关键词:
家扁天牛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古建筑房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淑芷 黄孝运 张真 王鸿斌 张培毅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在北京地区1a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周围的枯枝落叶层及松软的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冬。幼虫群集危害落叶松。卵和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10.4586和383.5258日度。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0℃。林缘及东南方向比林内及西北方向产卵多,分别为0.73、0.3块/枝。茧期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为83.23%。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寄生线虫及敌灭灵进行防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线虫防治室内效果达80%~100%,敌灭灵野外效果达98%~100%,而白僵菌效果为28%~52%,苏云金杆菌的2个亚种效果均不理想,分别为20....
关键词: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生物防治,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惠成 王建中 郭飞
落叶松叶蜂是危害华北落叶松的重要害虫,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预蛹在茧内越冬。林分郁闭度在0.6以上时,用烟雾剂0.75kg/mu防治2—3龄幼虫,效果达70.1—83.2%;25%灭幼脲Ⅲ号20—30g/mu低容量喷雾防治2—3龄幼虫,效果81.1—95.5%;人工搂树盘暴露越冬预蛹,效果95.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相富 陶华齐 王于荣 郑永祥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