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5)
2023(2146)
2022(1716)
2021(1674)
2020(1446)
2019(3149)
2018(3320)
2017(6556)
2016(3449)
2015(4326)
2014(4194)
2013(4325)
2012(4321)
2011(4191)
2010(4070)
2009(3836)
2008(3945)
2007(3553)
2006(3325)
2005(3332)
作者
(10382)
(8405)
(8302)
(8200)
(5572)
(4200)
(3938)
(3269)
(3257)
(3249)
(3161)
(2836)
(2812)
(2713)
(2665)
(2658)
(2620)
(2557)
(2419)
(2385)
(2326)
(2066)
(2010)
(2007)
(1954)
(1920)
(1903)
(1816)
(1808)
(1739)
学科
(11515)
经济(11510)
管理(11229)
图书(10079)
书馆(9582)
图书馆(9582)
工作(6590)
(5521)
方法(4943)
(4436)
数学(4423)
数学方法(4351)
中国(4318)
读者(3797)
(3406)
(3314)
企业(3314)
(2565)
(2558)
(2546)
(2534)
网络(2534)
(2478)
(2387)
图书馆学(2280)
自动(2242)
自动化(2241)
网络化(2230)
及其(2213)
财政(2117)
机构
大学(55024)
学院(48516)
图书(19759)
书馆(19295)
图书馆(19292)
管理(18878)
(17758)
经济(17162)
研究(15878)
理学(14892)
理学院(14678)
管理学(14366)
管理学院(14220)
中国(13582)
(11762)
科学(9557)
(9345)
(8563)
大学图书馆(8515)
师范(8460)
(8421)
中心(8219)
(7773)
(7743)
北京(7529)
财经(7022)
研究所(6931)
师范大学(6626)
(6574)
(6379)
基金
项目(30459)
研究(24022)
科学(22574)
基金(21674)
(18358)
国家(18219)
社会(15258)
科学基金(15023)
社会科(14409)
社会科学(14405)
成果(12141)
编号(12008)
基金项目(11210)
(10129)
教育(9772)
项目编号(8721)
(8719)
资助(8653)
(8252)
自然(8038)
自然科(7843)
自然科学(7841)
自然科学基金(7695)
研究成果(7102)
国家社会(6752)
(6677)
重点(6058)
之一(5939)
课题(5847)
教育部(5806)
期刊
图书(27087)
书馆(22282)
图书馆(22282)
(19491)
经济(19491)
研究(13769)
学报(10711)
中国(9721)
大学(7626)
(7314)
情报(6590)
(6206)
论坛(6206)
(5904)
金融(5904)
管理(5548)
科学(5520)
(5211)
学学(4934)
图书馆学(4553)
建设(4356)
财经(3861)
教育(3697)
(3612)
(3612)
杂志(3612)
工作(3584)
农业(3570)
经济研究(3480)
(3318)
共检索到89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海群  
近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标志着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正式步入法治轨道。《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公共图书馆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形态,并从管理、技术、道德3个层面规定了安全制度。现有关于图书馆安全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图书馆数据安全问题、图书馆员技能在保障图书馆安全方面的作用问题以及馆际间资源共享模式下的图书馆安全问题上加强。《公共图书馆法》在以下安全法治方面尚需完善:中国新安全观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法治实践的迫切需要和数据安全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之际,《图书馆》编辑部策划了"面向法治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主题征文活动,并推出《公共图书馆法》解读与研究系列专题,从不同侧面对《公共图书馆法》进行多角度研讨,为《公共图书馆法》的普及与践行贡献力量。为了更好地传播这一系列成果,《图书馆》编辑部精选其中的优秀文章汇编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导读·阐释·践行》一书,并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公共图书馆作出既体现国际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界定;指引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呼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要求;明确政府设立和保障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创新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确立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基本方针;明确国家图书馆的性质功能,完善出版单位出版物交存制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申晓娟  李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建立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法制框架,体现了一种立足当下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对公共图书馆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和2017年6月的3份公开征求意见稿,以及最终正式颁布的法律文本进行研读和比较,其中有关立法宗旨、法律调整对象、公共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等问题的条文变化,反映了立法过程中围绕这些关键问题的思想交锋,体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要的积极回应。但是,这部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丹  申晓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建立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基础法制框架,体现了一种立足当下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立法过程中,有关数字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政府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主体责任、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的条文变化,反映了有关方面围绕这些关键问题的思想交锋,深刻体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立法工作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需要的积极回应。但是,这部立法在推动公共图书馆考核评估制度改革、支持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专业化发展,以及保障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王云萍  梁向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第三章"运行"为政府主管部门、公共图书馆管理者以及参与管理的其他方面人士依法运行、科学管理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意见。《公共图书馆法》第三章共有10个条款,内容包括图书馆治理结构,文献信息的收集、处理(编目)、保存,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管理与安全防范,图书馆馆际合作,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燕辉  
"国家义务—公民权利"是现有公民国家关系的新表述,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赖于国家义务的履行。图书馆权利具有积极权利的属性,需要国家积极履行相关义务才能实现。根据图书馆权利的权能,可将相应的国家义务分为尊重义务、保护义务和给付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作为客观的法,是一种客观价值秩序,是国家对公民图书馆权益保护义务的履行;而给付义务则是国家直接履行物质给付、服务或程序给付等义务,给付义务的主要执行机构是行政机构(给付行政)。结合相关法条可见,对图书馆权利而言,国家的物质给付义务包括国家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建立图书馆馆舍、设立图书馆服务网点、为图书馆发展建设建立预算制度保证及时足额拨款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晓英  
图书馆法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立法的重新启动,引起了我国图书馆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文章从立法、执法和法律条文三个方面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卢云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现实价值体现在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定义、基本职能、主要任务、建设主体、服务对象以及建设方法和路径。从立法宗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基本回答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鲜明的立法特色、明确的问题导向和很强的时代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丽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从国家立法层面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将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提升至县级人民政府,明确了总分馆管理机制、建设目标和职能分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立法,在总分馆体系建设方面与后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高度一致,同时又具备了地方性图书馆立法的特点,更为具体和可行。在总分馆体系建设方面,一方面,国家层面应制定总分馆制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地方应制定和实施配套制度,为各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供多角度的支持和保障,以标准化促进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申晓娟  
1981年,高树榆在《图书馆学通讯》第一期上发文《试谈把图书馆办成一个社会事业》,提出制定图书馆法的建议。几乎同期,胡养儒在《河南图书馆季刊》上撰文《谈图书馆法》、乔新秋在《图书馆学通讯》上撰文《公共图书馆法制定的原则》,开启了对图书馆立法的研究。迄今为此,专门研究图书馆立法的学术论文已超过350篇,学术著作10余部,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极为重要且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研究领域,为图书馆法立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柯平  
《公共图书馆法》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体系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共图书馆法》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协同保障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化框架的基石。在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基层总分馆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诸方面,《公共图书馆法》都做了专门规定,提供了全面保障。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金武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构建了一系列基本制度,对于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类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基本制度,包括普遍均等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以人为本制度、底线保障制度等;第二类是落实政府主导责任的基本制度,包括政府保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人员保障制度、服务规范制度、服务网络制度、技术标准制度等;第三类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基本制度,包括扶持制度、税收优惠制度、冠名制度、志愿服务制度等;第四类是推进公共图书馆改革发展的基本制度,包括法人治理结构、总分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玉麟  闫毅  
长期的单一办馆主体理念,制约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公共文化阅读城乡不平等现象的实际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条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办馆主体的多元化。公共图书馆办馆主体多元化体制更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平等化目标的实现,能从根本上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公共阅读的需求。正确理解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多元化理念,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多种保障性制度和政策设计,有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跨越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