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5)
- 2023(4192)
- 2022(3465)
- 2021(2959)
- 2020(2297)
- 2019(5199)
- 2018(5022)
- 2017(8527)
- 2016(4190)
- 2015(4779)
- 2014(4745)
- 2013(4843)
- 2012(4840)
- 2011(4807)
- 2010(5060)
- 2009(4691)
- 2008(4361)
- 2007(3963)
- 2006(3961)
- 2005(3724)
- 学科
- 济(47096)
- 经济(47075)
- 地方(14090)
- 管理(11467)
- 地方经济(11415)
- 方法(10796)
- 数学(9683)
- 数学方法(9662)
- 中国(8441)
- 业(7541)
- 学(7214)
- 业经(7119)
- 经济学(5994)
- 企(5522)
- 企业(5522)
- 农(5260)
- 环境(5177)
- 发(4839)
- 融(4810)
- 金融(4810)
- 产业(4696)
- 制(4331)
- 和(4294)
- 体(4259)
- 总论(4148)
- 世界(4121)
- 资源(4042)
- 信息(3996)
- 财(3931)
- 农业(3911)
- 机构
- 大学(73867)
- 学院(73509)
- 济(44502)
- 经济(43820)
- 研究(30558)
- 管理(24690)
- 中国(22556)
- 理学(20450)
- 理学院(20199)
- 管理学(19983)
- 管理学院(19832)
- 财(17542)
- 经济学(15567)
- 科学(15257)
- 所(15177)
- 京(15085)
- 财经(13819)
- 经济学院(13592)
- 研究所(13492)
- 中心(12523)
- 经(12436)
- 江(11122)
- 院(10588)
- 财经大学(9999)
- 北京(9986)
- 社会(9741)
- 范(9606)
- 科学院(9574)
- 师范(9571)
- 经济研究(9230)
- 基金
- 项目(41389)
- 科学(32801)
- 研究(31995)
- 基金(30298)
- 家(25434)
- 国家(25241)
- 社会(23387)
- 社会科(22230)
- 社会科学(22224)
- 科学基金(21483)
- 省(15347)
- 基金项目(15134)
- 教育(13661)
- 资助(12407)
- 划(12266)
- 编号(11698)
- 济(11516)
- 经济(11419)
- 自然(10948)
- 发(10839)
- 自然科(10652)
- 自然科学(10650)
- 自然科学基金(10453)
- 国家社会(10361)
- 成果(10012)
- 发展(9652)
- 展(9534)
- 重点(9469)
- 部(9259)
- 课题(8709)
共检索到126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进国
该书作者龙多·卡海伦(Rondo Cameron)是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教授,并在欧美史学界担任多种重要职务,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史学家之一。 卡梅伦的《世界经济史》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89年,是目前国际最新的世界经济通史著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冬梅 秦嗣军 吕德国 付永平
以位于沈阳农业大学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内0~425cm深度土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种子萌发法,观察并分析每25cm土层中存有活力种子的萌发情况,以明确旧石器时代沈阳地区的气候、植被演化及人类活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遗址内0.68m~3土样中共发现萌发种子471粒,隶属2个纲,14个目,15个科,16个属,且均为草本植物。仅在0~200cm土层内存在具有萌发活力的种子,而在200~425cm土层内未发现有种子萌发情况,且各层萌发草种数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十字花科(Cruciferae)、禾本科(Gramineae)、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以及蔷薇科(Rosaceae)植株数量逐渐增加。仅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既存在于表层土壤也存在于175~200cm的深层土壤内。种子库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Pielou指数在各土层深度之间无差异。由此可知,沈阳旧石器时代0~200cm区域是以禾本科、蔷薇科和马齿苋科为主的典型草原;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气候逐渐由相对干旱变得湿润温暖,地表植被种类逐渐丰富,人类活动性加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毅
由宋则行教授、樊亢研究员主编的三卷本《世界经济史》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该书是国家“六五”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有关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联合攻关,协作完成。这部洋洋百万余言的宏篇巨著,以其在创建我国世界经济史学科的科学体系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史研究方面所进行的成功尝试,以及在学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无可争辩地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菁蔚
2015年8月3日至7日,第十七届世界经济史大会(ⅩⅦ_(TH)World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在日本西部城市京都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由国际经济史学会和日本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多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三千位经济史研究者,名家云集,盛况空前。一、大会议程当地时间8月3日上午9时,为期五天的第十七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在京都国际会议中心拉开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2012年7月9日到13日,第十六届世界经济史大会(XVI~(th) World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在南非小城Stellenbosch市召开。此次大会由南非经济史学会主办,Stellenbosch大学承办,汇聚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学者。虽然参加本届大会的学者略少于往届,但由于地利之便,来自非洲国家的学者数量明显增加。另外,中国学者组织的分组讨论会数目以及与会的大陆、香港、台湾及海外华人学者人数均超过往届。世界经济史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是全球经济史学者交流学术思想、把握研究前沿的重要平台,展现出国际经济史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及新的研究热点。笔者...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隋福民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发展也与世界紧密相关。一方面,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场景,当然世界作用于中国经济不只是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有着共同的律动,又有自己特色,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玉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殷才
我国经济科学的一项开拓性研究──评宋则行、樊亢主编的《世界经济史》武汉大学傅殷才经济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世界经济史》三卷本,是国家"六·五"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组织,著名经济学家宋则行教授、樊亢研究员任主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经济史计量分析大致有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量史学三大类方法。大数据时代来临,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以统计为基础的经济史计量研究比小数据样本加数量模型更有效,统计学派更加贴近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点,更符合时代要求。我们现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既要注意数量,使得规模尽可能大;又要抓好质量,要建设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库。经济史计量研究也可以帮助创立经济学的新的论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继宗
江南运河隋以前就有。秦始皇所开只是江南运河河口丹徒至镇江段驰道,与运河无关。丹徒镇有庆丰宅,又出土宜侯簋、余昧墓,证明周康王时吴国首都已迁至此地。武同举夫差开运河走孟河之说实受清《江南通志》的误导。夫差出兵中原百年前,寿梦已出兵中原,且当由邗沟进兵,证明江北与江南运河都是寿梦之前就已存在。泰伯渎证明泰伯时已有江南运河。"吴古故水道"因其关键一段是范蠡所凿,可以断定与周初便已存在的江南运河无关。《史记·河渠书》载治河事祖于大禹,所载开渠事也祖于大禹,其实都是大禹继承先民水利成绩,改堵为疏,取得了治水伟业。江南地区水运发达,治水经验丰富,其与稻作文明相匹配的"井田制"当是江南运河的真实起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卫宁
陕南汉江走廊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基本上分布在汉江及其主要支流所形成的平原台地和河谷阶地上。根据聚落的选址特点,可以将区域内的聚落分为平原台地型和河谷阶地型两种。文章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要依据对这一区域内聚落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微观个案研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聚落规模和文化层的堆积都有差别,聚落中居民的生产方式也不一样。这种比较研究充分阐述了新石器时代走廊内的人地关系。
关键词:
陕南汉江走廊 新石器时代 聚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家驹
研究经济史必须关注经济因子,即经济制度的影响及制度成本。比较中外经济发展史,经济史的演进,亦受到政治制度的演变影响,这在一个大国尤其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正
90年代开始,结束了东西方在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上长达四十余年的对抗,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后冷战时代.但是如何概括后冷战时代的特征,还须等待历史的进展.因为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些情况,一时难以判断其走向,某些可能只是过渡性现象,某些可能是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或有助于认识后冷战时代世界经济的特征.后冷战时代的来临,远比人们预料的要快.柏林墙拆毁后,加速了东欧旧体制的崩溃,随着1991年底叶利钦替代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瓦解,建立了松散的包括前十一个加盟共和国的独联体,俄罗斯走上了西方体制的道路.由于体制的变更并未经过一定时期的酝酿和培育,匆促地采纳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晏维龙
百年红色经济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连续史。百年红色经济史始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回顾百年红色经济史可知,建国前后根据地经济史与国家经济史是连续的,改革开放前后国家经济建构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是连续的,新时代前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与新时代是连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