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
- 大学(6)
- 信息(5)
- 信息管理(3)
- 管理(3)
- 中国(2)
- 书馆(2)
- 京(2)
- 南京(2)
- 南京大(2)
- 南京大学(2)
- 图书(2)
- 图书馆(2)
- 大学图书馆(2)
- 学院(2)
- 工程(2)
- 情报(2)
- 所(2)
- 研究(2)
- 研究所(2)
- 科技(2)
- 系(2)
- 210(1)
- 300402(1)
- 业大(1)
- 中国人(1)
- 中国人民(1)
- 人民(1)
- 公安(1)
- 公安大学(1)
- 关系(1)
共检索到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德辉 苏英杰
文章将"Intelligence Studies"定位于源于军事战争、基于国家情报体系、面向社会情报活动的情报学,其和公安情报学是一般和特殊、上位类与下位类、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公安情报学的学科属性界定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应用科学;研究对象是公安情报、公安情报机构以及公安情报活动;方法论是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业特色方法;理论基础在于警务哲学和情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驱动力是非传统安全挑战、公安情报部门的需求以及公安情报技术变革等因素。从公安情报理论、方法、技术、管理、应用5个层面构筑以公安情报活动为导向的公安情报学学科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宛玲
社会情报与SocialInteligence●宛玲(河北大学信息管理系河北071002)AbstractThearticleanalyzesthemultiplemeaningsofSocialInteligenceinmultipledisci-p...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昌火
Inteligence和我国的情报学研究包昌火(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信息工作称为情报工作,但我们对Inteligence的研究却明显地逊于对Infor-mation的研究,一些新近出版的情报学专著甚至干脆认为情报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昌火
值此《情报理论与实践》创刊45周年之际,从国际上出现的信息化和情报化两大潮流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我国情报学界和情报学研究存在的诸多弊端,本文提出了将该刊英文译名由Information Studies改为Intelligence Studies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Intelligence Studies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情报 情报学 学科发展 理论研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国立 苏新宁
现代情报学应是与国家新时代发展相关联、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够接受历史检验的情报学。文章提出迈向现代情报学的发展策略:构建以Intelligence为导向的情报学知识体系,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强化情报学研究的大数据思维,加强军民情报组织融合,重视情报历史研究等;并勾勒了情报学未来发展蓝图:成为统领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价值建构的智慧型学科,成为"指路人"和"智囊"角色的横断型学科,成为惠及上至政府下至普通民众的大众性学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小康
针对对公开源情报的认识、评价问题,以及西方情报界将其作为重要的情报类别之一予以广泛认同和积极实践,而国内相关研究还未深入的问题,重申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概念的观点,介绍公开源情报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以及国外政府、军事、执法、学术、商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现状,指出公开源情报的价值及其在我国开展的意义,并对其不足与相应对策做出简要阐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明敏
[目的/意义]厘清各界对情报失误概念的认识分歧,准确认识和界定情报失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推动学界在对情报失误的定义上达成共识,为进一步深化情报失误研究提供支撑。[方法/过程]通过对中英文主流文献的梳理,比较分析国内外对情报失误概念的基本认识,并对相关争议性问题予以针对性回应。[结果/结论]将情报失误定义为情报机构在情报生产与分发、反情报以及其他情报活动过程中的差错,更加符合其本质属性。决策者对情报的不当使用更多地属于决策问题,而非情报范畴,因而不宜归为情报失误。“intelligence Failure”不宜译为“情报失察”,直译为“情报失败”更为贴切。在能准确关照“intelligence Failure”与“情报失误”的细微差异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也可有选择地继续沿用“情报失误”这一译法。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路玮丽 刘强
[目的/意义]在一些情报学著述的汉译本中,英语术语intelligence除了被译作"智能"之外,大多被译作"情报",而不是根据语境和目标读者译作不同的汉语术语,从而导致汉语词义的不精准或歧义。其根本原因是英语intelligence与汉语"情报"语义内涵与外延的差异所致。这种汉译误区造成现实的贻害不小,必须认真对待并纠正。[方法/过程]功能对等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和路径。解析译文可能引起"情报"范畴扩大的误解,并建议根据上下文,在专业著述中将其分别译为"智能""情报""情报工作"或"情报活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忠军
与著名情报学家、原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缪其浩先生偶然一次的交流,谈起对中国情报学以及情报研究的看法,缪所长颇有感触,并最终促成了此次访谈。针对缪其浩先生提出的中国情报学研究需要进入"后Intelligence时代",我们向他提出了几个情报学者关心的诸如"为什么提出‘后Intelligence’的情报学研究","如何看待后Intelligence情报学研究",以及"如何看待当下的中国企业情报工作"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